第18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75章
  秋日的京城,风里已带着几分凛冽的寒意。甄贵妃病倒的消息如同这冷风一般,迅速席卷了整个皇城。
  "娘娘,您多少用些粥吧。"宫女灵儿捧着青瓷碗,跪在榻前,声音里带着哭腔。
  甄贵妃倚在绣金靠枕上,原本丰润的脸颊已凹陷下去,一双凤眼黯淡无神。她微微摇头,锦被下的手指紧紧攥着一封已被揉皱的家书。
  "信王呢?"她的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出原本的柔美。
  宫女低下头:"回娘娘,信王殿下被皇上禁足在王府里,已有大半个月不得出入了。"
  甄贵妃闭上眼睛,一滴泪从眼角滑落。她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却没想到来得这样快,这样狠。兄长甄应嘉被押解回京途中遇袭下落不明,紧接着信王被禁足,顺王孤立无援,甄家一系的官员接连被贬——这一切,分明是要将甄家连根拔起。
  "去告诉顺王,"甄贵妃突然睁开眼,声音虽弱却带着决绝,"让他不要再为甄家说话了。保全自己要紧。"
  宫女惊愕抬头:"娘娘!"
  "快去!"甄贵妃厉声道,随即剧烈咳嗽起来,一口鲜血喷在锦被上,如红梅绽放在雪地。
  与此同时,宁国公府内却是一片宁静。秋阳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襄宁长公主正坐在暖阁里,手捧一盏清茶,神色若有所思。
  "祖母。"一道清朗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襄宁长公主抬头,看见贾琤一袭月白长衫,正恭敬地站在门外。他面色仍有些苍白,右腿行动问偶有迟缓,显然是伤势未愈。
  "进来吧。"襄宁长公主放下茶盏,示意侍女添座,"伤好些了?"
  贾琤缓步入内,行礼后坐下:"托祖母的福,已无大碍。"
  襄宁长公主细细打量这个孙儿。以往琤儿都在京中,有本宫和宁国公府在,事事顺畅的同时也被困在了舒适圈,未曾见识到朝堂的险恶,这一趟却是见识到了,吃一堑长一智,希望琤儿日后事事三思而后行。此次他在扬州查案立下大功,却也险些丧命,让她又惊又怒。
  "甄家的事听说了?"襄宁长公主开门见山。
  贾琤点头:"孙儿正是为此而来。如今朝中风声鹤唳,甄家一系官员人人自危,信王被禁足,顺王独木难支。孙儿担心..."
  "担心这把火会烧到宁国公府头上?"襄宁长公主冷笑一声,"你倒是敏锐。"
  贾琤不卑不亢:"祖母明鉴。甄应嘉遇袭一事太过蹊跷,押解途中竟有山匪敢劫朝廷命官?这背后必有隐情。"
  襄宁长公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说说你的看法。"
  "孙儿以为,此事绝非意外。"贾琤压低声音,"看谁得利最大,谁嫌疑便最重。如今信王失势,其他几位王爷自然渔翁得利。"
  襄宁长公主轻抚茶盏边缘:"你觉得是哪位王爷所为?"
  贾琤沉吟片刻:"不好说。五皇子定王、七皇子恭王向来低调,三皇子诚王与甄家素有嫌隙,八皇子景王为人圆滑,四皇子雍王表面与世无争实则深藏不露...甚至可能是他们联手。"
  "你漏了一个人。"襄宁长公主忽然道。
  贾琤一怔:"祖母是说...陛下?"
  襄宁长公主不置可否,只是意味深长地说:"甄应嘉贪污的银子,当真是他甄家用了?怕不见得。这背后想来有甄贵妃或者信王顺王的影子!皇兄啊,有些时候颇为重情,甄贵妃是甄家老太太培养出来的,那位老太太照顾皇兄多年,对皇兄非常了解。而且甄贵妃是照着元后培养的,元后在皇兄心中的地位很重要,当初太子谋反,看在元后的份上皇兄也没想杀他,只是后来……皇兄移情到了甄贵妃母子身上。"
  贾琤瞳孔微缩。他没想到事情竟牵涉颇多。
  "祖母,您是说...这次袭击..."
  "甄家刺杀你,害你受伤,本宫确实恨甄应嘉。"襄宁长公主冷冷道,"但若要他死,也会让他死在京城,死在众目睽睽之下,而非荒郊野外。这半路劫杀,太过粗糙,反倒像是要掩盖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