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前面人的步子骤然停在窗前十几步远处。
  陈今昭随之止步,忙再次持笏躬身,殿下,请听臣一言,国朝正值用人之际,与其杀之枉费才,何不留其戴罪立功、以报王恩?臣愿以乌纱帽担保,经此一事,他与世家必是不死不休,正与殿下欲行的政策相合,或能做殿下的急先锋!
  行走间铁甲的铿锵声再起,前面之人停在了窗前,一把推开了福扇窗。
  外面的秋风吹了进来,带来了些清凉,却吹不散陈今昭心中的焦灼。
  她再次趋步跟了上来,深深作揖,臣此后亦愿效忠殿下,唯殿下马首是瞻,替殿下出谋划策。
  似听到了极为好笑的事情,他笑了下,偏眸看过来。
  你说说看。
  臣私以为,殿下荡平八王之乱、定鼎皇都之安,功盖寰宇,理当承大统。臣虽驽钝,却也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辅弼殿下正位宸极!
  陈今昭手指抓紧笏板,眼眸朝下盯着金玉石砖的纹路,如今殿下威德已隆,唯缺天时人和。微臣不才,有一拙策,愿献殿下。
  姬寅礼无声看着她。
  她低着双眸,继续将话说完,幼主临朝,全仗殿下鼎力扶持。殿下既为皇叔,又担托孤重任,与圣上情谊殊深。臣窃以为,殿下或可封皇父摄政王。
  来日幼主退位,他登顶至尊时,便能名正言顺许多。
  她还有句话未说的是,既然湘王檄文布告天下,天下人皆知其叔嫂暗通之事那他何不将事情坐实了,转暗为明,让太后下嫁于他。如此一来,他日后登基就更能名正言顺了。
  至于名声如何挽回,相信他身边不乏为此出谋划策的人。
  譬如她亦有一策,或可由平帝来当恶人,向天下百姓编一曲横刀夺爱的戏码。计策虽粗浅,却应也能在民间为他稍稍挽回些名声。
  她的话虽只落了一半,但听者又如何不能闻弦知雅意。
  姬寅礼低声笑了起来,可视着她的眸光却寒意慑人,那股威压似要生生将她的脊背压弯三分。
  当真是好计。士别三日,你也着实令孤刮目相看。
  他嗓音低沉的笑道,抬手凌空点点她,你还是做你的直臣罢,阴诡之计,不适合你。面上的笑缓慢收拢,漆黑的凤眸不带任何温度,况且,孤亦不缺儿子。
  语罢,收回眸光,疾步朝御案处走去。他踏步的声响沉雷般,伴随着甲胄相击声,锐响似重重击在她紧绷的心弦上。
  感受到这些声响中似乎挟裹着的怒意,陈今昭这方恍然惊觉到,或许她刚才那番话说的不对,惹对方不悦生怒了。
  后背骤然泛起了冷汗,顾不上去想具体缘由,她赶忙抓着笏直起身又追上去。
  不敢再提上个话题,她赶忙补救道,殿下,天下世家垄断国朝经济命脉,一靠田一靠纺织业,臣还另有两计,或可解殿下之忧!
  她知道在江南的税收无法正常收取后,这一年的国库已经是空虚之态,赈灾、打仗等要用的银两,都是西北之地反哺过来。但天下何其大也,只一地反哺九州,迟早一日,西北也要被重重拖垮。
  于经济一道上,要与天下世家进行博弈,任重而道远。
  但若能釜底抽薪,从田地与纺织两项精准打击,或许可直取要害,打断世家对经济的垄断。
  她先提了纺织业,提出或可改进纺织机,打断世家的技术垄断。虽她对纺织机并无研究,也暂无改进之策,但不妨碍她提出这一策略。
  在这个朝代,布匹是可等同于银钱来用的。只要有增大产能的新型纺织机问世,官府就能降低成本,增大产量,从而能增加与世家博弈的竞争力,继而加强对纺织业的管控。
  姬寅礼不作声的听着,没有表态,只在案前倒满凉茶,端碗饮尽。
  臣曾听闻,在岭南一代曾有人研究出了水转大纺车,但不知是因产能效率问题抑或为人阻止等情况,并未在南方一带流行开来,这水转纺车也很快销声匿迹。臣请命负责探查此事,或可寻得一二契机,再造新型纺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