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据鹿衡玉外祖父对他的疼爱程度,她不大相信其外祖父会写这封信,置对方于生死险境。
  来的没有信,只有他外祖父染血的一截发冠。你是知其外祖父于他而言是何等重要,所以鹿衡玉压根没有第二种选择。沈砚不忍的叹息,可鹿衡玉不知,早在他外祖父不肯下笔写信时,就遭了世家军的戕害。
  顿了顿,他声音低了许多,全家老小,没有活口。
  陈今昭怔忡了好长时间,抬袖用力擦把脸。
  泊简兄,时间不早,我得抓紧时间去上书房面禀。
  沈砚点头,保重。
  保重。
  望着陈今昭疾步而去,越来越远的身影,沈砚移开视线,抬眼望着殿脊上空,
  宛如压城的乌云。
  一朝宫变,近乎半数人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
  他不知他的抉择是对还是错,但内心深处没来由就有种,世家成不了事的预感。
  所以在分叉路上,他到底决绝的投了摄政王,并说服了此刻在淮南随父亲投湘的幼弟,由他作为内应,暗中传递消息,以求能立下功劳,来换取沈家年轻一辈活命的机会。
  摄政王向他保证了,会派人接应他幼弟入江南。
  他也暗暗祈祷,但愿幼弟能顺利离开淮南,逃出生天。
  第85章
  陈今昭持令牌一路畅通无阻,直抵上书房。
  宫监趋步进殿通禀她将令牌收好,双手持着笏,低头恭谨的候在殿前。上书房内,姬寅礼与公孙桓正围在沙盘前,商议着对湘的最后部署。刘顺在稍远处候立着,听完宫监的禀告后,就附耳过去迅速低语两句。待那宫监匆匆退出殿,他依旧静候着,直待沙盘周围的两人议完事,方趁机上前禀了此事。
  姬寅礼犹似未闻,看向公孙桓笑道,文佑,你此行跟去也无妨。
  刘顺躬了身,无声退回原处。
  公孙桓闻言,纠结不已。
  他自是想随殿下去亲眼见证这一役,但又放不下京中这一块,唯恐他们一走,那些宵小就会趁机作乱。
  似是知他纠结所在,姬寅礼就解慰道,京中留了人坐镇,出不了大乱。就算退一步讲,这京都吾等能打下一回,就能打下第二回 。
  顿,他叹道,我刚得了密报,江莫在江南遭到了暗杀,当时逃脱不及致使后背中了一箭。不过你也莫要担心,他现在性命无忧,已被暗卫转到安全地方养伤。
  公孙桓脸色都变了,再难维持平日时智珠在握般的稳重。
  姬寅礼伸手拍下公孙桓的肩,宽慰道,此番南下,我会多带些擅治外伤的太医,必不使其留患。你大抵还不知,江莫他立了大功,不仅搜集到七分铁证,还获取到了完整名录,远超孤的预期!待吾等南下,孤会为他亲笔赐封,给他封侯。
  公孙桓始料未及,不免惊道:殿下,这般重赏如何使得!他还这般年轻
  勋绩不分年齿。姬寅礼抬手,文佑,跟着一道南下罢。怕你不去亲眼看看,纵是你留在京中,也是坐立难安。
  公孙桓不再迟疑,告了退就火急火燎的出了殿。
  行军在即,他得赶紧回府准备,主要是收拾些捎给江莫的东西。
  殿外,陈今昭拒绝了那宫监让她去偏殿坐等的提议,一直在外头候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虽她面上不显,但心中万分焦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