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johnnyrita是瓦赫宁根大学的客座讲师。
  静雾在第一学年结束后通过学校内推进入的实习机构也是johnnyrita的设计机构。
  john了她的老板。
  瓦大的毕业流程强调自主性和实践性,所以第二学年静
  的毕业。
  。
  johnnyrita说:“eira,我需要去睡一觉倒时差,你可以自由活动,尤其是去见你的那个他。”
  johnnyrita知道孟晏珩,因为这两年孟晏珩时常飞荷兰,而他的车时常停在johnnyrita的工作室楼下。
  那些老外也是很八卦的,也会趴到玻璃窗上吃瓜。
  johnnyrita回卧室休息后,静雾仍旧坐在客厅地毯上对着电脑敲敲打打。
  johnnyrita是非常精益求精且严谨的老板,而欧洲的大学又是著名的宽进严出,临近毕业的最后这半个学年,静雾超级超级忙,几乎所有精力都扑在学校和设计机构里。
  她在新的人生锚点上开启了新的航行,找到了方向,找到了成就感,找到了自我价值。
  但回首走来的这一路,从静雾跟孟晏珩说想出国读书起,后来的每一步都很不容易。
  在静雾所学的领域,瓦大是最难申请的学校,除了对文化成绩,语言成绩,作品集,简历等有极高要求,国外的知名大学都讲求推荐信。
  大四寒假,孟晏珩送静雾去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课程项目,拿到了一封极具含金量的推荐信。
  而能够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是一回事,执行起来是又另一回事,能坚持下来更是另一回事。
  到后来真正入学,离开国内,静雾应对起来都说不上完美,甚至磕磕绊绊。
  她度过了好长一段适应期,要每天晚上和孟晏珩打着视频,听着他给她讲故事抱着小熊才能睡着。
  情绪时不时反复脆弱,不知道哭过多少回。
  她一哭,孟晏珩就放心不下,等她一醒来,孟晏珩就到她身边了。
  她抱着他嚎啕大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静雾不需要心理医生,她只需要孟晏珩。
  孟晏珩陪她最久的一次是她刚入学第一周就迎来了她的第一个独立项目。
  静雾压力超级大,怕做得不好,怕失败,怕别人对她流露出失望的眼神。
  她的思维还局限在亚洲人的体系中,还没有适应西式教育对过程与结果,成功与失败完全不一样的定义。
  孟晏珩如定海神针般在荷兰待了一周,直到她的第一次课程项目结束。
  虽然孟家完全有实力让她走一条更轻松的路,但孟晏珩并没有干预。
  每一步都是静雾自己踩出来的,她才踏实和有底气。
  三年走过来,每一步的印记都是清晰的,有没有进步,有没有变好,静雾心里完全清楚。
  不止孟晏珩看到她成长会感到开心,静雾自己也高兴,越来越自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