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176节(3 / 4)
薛瑜不禁看过来。
林知了叫伙计把酱搬到偏房空屋子里,给二哥结了钱,叫伙计架车陪薛瑜回去拿衣服。
薛瑜:“我去二哥家?!”
林知了:“绣架带上!”
薛瑜的笑容凝固,又不敢使性子说不去。只因她敢说,林知了就敢回“不去就不去。”绝不会劝她哄她。
如今的她眼里只有生意, 连亲弟弟林飞奴都懒得哄。
薛瑜走后,林知了把二哥叫到店里,告诉他陈氏如今在礼部侍郎府上。
薛二哥在京师大半年,早已弄清楚尚书、侍郎是几品, 哪个衙门管钱哪个衙门破案。闻言他同林知了一样惊到失声。
脑海里全是“三品大员竟然看得上她?不可能!不可能!”
林知了先前给洗碗工钱,薛瑜在屋里睡觉,没听见她拜托洗碗工的事。林知了担心她嘴快回头告诉二嫂,叫众人先瞒着她。
林知了:“鱼儿还不知道。这事你知道就行了。二嫂知道了更不吃下饭。”
“她怎么那么有门路啊?”薛二哥神色万分复杂。
林知了:“礼部倒是不用担心。我只怕她去恶心你。平日里在村里多留意一下。”
“这么冷的天她不会出城。”估计陈文君也瞧不上他,懒得同他和刘丽娘来往,“只怕她隔三差五来你这里吃饭。就算什么都不做,看见她也心烦。”
林知了估计暂时不会看到陈文君。
陈文君没过完八月十五就被瓷器商人撵出来,瓷器商人不可能不说为何不要她。但凡提一句“你不该挑衅林掌柜”,陈文君就不敢再给她添堵。
若是她肚子争气,日后给那个赵大人添个儿女可就不好说了。但也是一年以后的事。
林知了为了叫二哥安心:“我有法子!再说了,我还可以拜托给魏公公。”
薛二哥想起仁和楼的东家是太子:“倒是我多虑了。她哪敢来仁和楼挑事。”
林知了闻言想说,因为太子被废过一次,在很多文臣武将眼中太子的储君之位不稳,虽不敢到他面前挑衅,但给他门人添堵的胆量还是有的。
林知了嘴上附和:“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你不用担心我们。也不用着急把鱼儿送过来。”
“路上可以行车了,再把她送过来。”刘丽娘跟两房奴仆无话可聊,也不爱出去串门子,薛二哥因此希望薛瑜多待两日陪陪她。
担心午后下大雪,薛瑜从家里回来,薛二哥就和她出城。
薛瑜走后,林知了叫厨房加大骨头萝卜汤。看着那么多猪肉,她又决定今日加一道锅包肉。
这个时节的京师蔬菜极少,茄子豆角黄瓜全没了,韭菜也没了,比两个月前少了七八道菜,只是加一道锅包肉,林知了觉得少。
考虑到有了萝卜汤,再加萝卜菜就重了。家家户户都会备萝卜,店里加萝卜菜估计也没有多少人吃,林知了盯上白菜。虽然关中百姓冬日里也会准备许多白菜,可他们是水煮白菜或者白菜煮面。林知了要做的是醋溜白菜。
这两道菜林知了亲自掌勺。
多亏了在丹阳干三年,勺子铲子在林知了手里就像将军的红缨枪,做起菜来没有一丝凝滞感。又因为伙计厨子是她一手调/教的,没有一个老厨子,是以没人发现林知了其实是半路出家。
至于林知了的刀工,是不如十年八年的老厨子,因为她以前是卖饼卖面的,刀工不好实属正常。而仁和楼的面食在京师确实称得上第一!
林知了叫厨子和伙计们尝尝这两道菜,厨子和伙计一致认为可以端上桌。林知了叫爱做菜的厨子练练手,回头给大家当午饭。 ↑返回顶部↑
林知了叫伙计把酱搬到偏房空屋子里,给二哥结了钱,叫伙计架车陪薛瑜回去拿衣服。
薛瑜:“我去二哥家?!”
林知了:“绣架带上!”
薛瑜的笑容凝固,又不敢使性子说不去。只因她敢说,林知了就敢回“不去就不去。”绝不会劝她哄她。
如今的她眼里只有生意, 连亲弟弟林飞奴都懒得哄。
薛瑜走后,林知了把二哥叫到店里,告诉他陈氏如今在礼部侍郎府上。
薛二哥在京师大半年,早已弄清楚尚书、侍郎是几品, 哪个衙门管钱哪个衙门破案。闻言他同林知了一样惊到失声。
脑海里全是“三品大员竟然看得上她?不可能!不可能!”
林知了先前给洗碗工钱,薛瑜在屋里睡觉,没听见她拜托洗碗工的事。林知了担心她嘴快回头告诉二嫂,叫众人先瞒着她。
林知了:“鱼儿还不知道。这事你知道就行了。二嫂知道了更不吃下饭。”
“她怎么那么有门路啊?”薛二哥神色万分复杂。
林知了:“礼部倒是不用担心。我只怕她去恶心你。平日里在村里多留意一下。”
“这么冷的天她不会出城。”估计陈文君也瞧不上他,懒得同他和刘丽娘来往,“只怕她隔三差五来你这里吃饭。就算什么都不做,看见她也心烦。”
林知了估计暂时不会看到陈文君。
陈文君没过完八月十五就被瓷器商人撵出来,瓷器商人不可能不说为何不要她。但凡提一句“你不该挑衅林掌柜”,陈文君就不敢再给她添堵。
若是她肚子争气,日后给那个赵大人添个儿女可就不好说了。但也是一年以后的事。
林知了为了叫二哥安心:“我有法子!再说了,我还可以拜托给魏公公。”
薛二哥想起仁和楼的东家是太子:“倒是我多虑了。她哪敢来仁和楼挑事。”
林知了闻言想说,因为太子被废过一次,在很多文臣武将眼中太子的储君之位不稳,虽不敢到他面前挑衅,但给他门人添堵的胆量还是有的。
林知了嘴上附和:“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你不用担心我们。也不用着急把鱼儿送过来。”
“路上可以行车了,再把她送过来。”刘丽娘跟两房奴仆无话可聊,也不爱出去串门子,薛二哥因此希望薛瑜多待两日陪陪她。
担心午后下大雪,薛瑜从家里回来,薛二哥就和她出城。
薛瑜走后,林知了叫厨房加大骨头萝卜汤。看着那么多猪肉,她又决定今日加一道锅包肉。
这个时节的京师蔬菜极少,茄子豆角黄瓜全没了,韭菜也没了,比两个月前少了七八道菜,只是加一道锅包肉,林知了觉得少。
考虑到有了萝卜汤,再加萝卜菜就重了。家家户户都会备萝卜,店里加萝卜菜估计也没有多少人吃,林知了盯上白菜。虽然关中百姓冬日里也会准备许多白菜,可他们是水煮白菜或者白菜煮面。林知了要做的是醋溜白菜。
这两道菜林知了亲自掌勺。
多亏了在丹阳干三年,勺子铲子在林知了手里就像将军的红缨枪,做起菜来没有一丝凝滞感。又因为伙计厨子是她一手调/教的,没有一个老厨子,是以没人发现林知了其实是半路出家。
至于林知了的刀工,是不如十年八年的老厨子,因为她以前是卖饼卖面的,刀工不好实属正常。而仁和楼的面食在京师确实称得上第一!
林知了叫厨子和伙计们尝尝这两道菜,厨子和伙计一致认为可以端上桌。林知了叫爱做菜的厨子练练手,回头给大家当午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