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141节(3 / 4)
此话令众人想起六部衙门户部最富有。虽然同级别官员俸禄、补贴钱一样,发的物品种类也一样,但户部的物品是最好的。
若是工部发两斤油,兴许是菜籽油。户部的油定然是芝麻香油。
外请的两个伙计不懂,从东宫出来的这些人不止一次听人提过户部七品小官都富得流油。是以众人相信林知了看不上店里的仨瓜俩枣。
林知了见众人信了她的话,问:“卤味如何?”
儿时吃够了猪下水的宫女点点头,跟她幼时吃到的完全不同。即使是猪肝,也不如她记忆中的猪肝又干又噎。
林知了:“今日买的有点多,放在锅里,明早盛出泡在卤水里可以放到下午。下午把卤味捞出,卤水里的残渣过滤出来,加点水和香料,还可以再卤一锅。”
厨子灵光一闪:“掌柜的,传说中的百年老卤就是这样天天用用了百年,不是一瓶老卤存了百年?”
林知了无语。
刘丽娘好笑:“放一个夏天就臭了!”
厨子又问:“一直这样用,几年后我也可以说我有老卤啊?”
林知了点头。
厨子顿时有些兴奋。
林知了看向满嘴油光的两小只,“吃饱了吗?”
薛瑜:“回去再吃!”
林知了和他们去洗脸洗手。
薛二哥架着小毛驴拉着他俩,林知了和刘丽娘走路回去。
薛瑜还想吃手擀面,到家就和面。以前林知了教过她。小鸽子也没吃饱,找出早上买的菜在院子里洗菜。薛二哥坐在院里看着他俩忙碌。
薛理回到家中就看到他二哥跟监工似的,心说等你和二嫂搬出去,我看你还怎么舒坦。
想到搬出去,临睡前,薛理问林知了要不要他休沐日出城看看。
林知了:“木匠和泥瓦匠今日应该在城外买砖和木材。他们明日过来我再问问吧。”
翌日早饭后,林知了回到后院,在院里和泥的泥瓦匠就告诉林知了,帮她问了他家周围没人卖地。他妻子说闲下来就去村头问问。若是整个村里都没有,就去前后村问问。
林知了见他们把此事放在心上,就宽慰他们不着急。
今日午饭后,薛二哥只买六个猪蹄和一副猪下水。木匠看到了很是稀奇,从屋里出来问:“林掌柜,你们城里人还吃下水?”
林知了:“用香料煮挺好吃。”
木匠满脸不赞同:“有钱买香料不如买一斤羊肉。”
林知了:“天天做羊肉牛肉只是闻着味就够了。”
木匠和泥瓦匠晌午在店里买着吃的。他们看到只是炸蛋就有上百个,想想一个上午炸那么多,确实吃不下去,反倒能理解。
林知了叫二嫂留下,她带着采买和二哥去官家钱庄存钱。
回到店里把所有存票找出来,林知了越看越满意。
四月初,房子装修好,剩了一些木块,林知了叫木匠做几个小方桌,给伙计厨子用。此时泥瓦匠也帮林知了找到一片地和一处房子,在其中一位泥瓦匠岳父的妹妹村里,离城不到十里,京城小官置办的家业。 ↑返回顶部↑
若是工部发两斤油,兴许是菜籽油。户部的油定然是芝麻香油。
外请的两个伙计不懂,从东宫出来的这些人不止一次听人提过户部七品小官都富得流油。是以众人相信林知了看不上店里的仨瓜俩枣。
林知了见众人信了她的话,问:“卤味如何?”
儿时吃够了猪下水的宫女点点头,跟她幼时吃到的完全不同。即使是猪肝,也不如她记忆中的猪肝又干又噎。
林知了:“今日买的有点多,放在锅里,明早盛出泡在卤水里可以放到下午。下午把卤味捞出,卤水里的残渣过滤出来,加点水和香料,还可以再卤一锅。”
厨子灵光一闪:“掌柜的,传说中的百年老卤就是这样天天用用了百年,不是一瓶老卤存了百年?”
林知了无语。
刘丽娘好笑:“放一个夏天就臭了!”
厨子又问:“一直这样用,几年后我也可以说我有老卤啊?”
林知了点头。
厨子顿时有些兴奋。
林知了看向满嘴油光的两小只,“吃饱了吗?”
薛瑜:“回去再吃!”
林知了和他们去洗脸洗手。
薛二哥架着小毛驴拉着他俩,林知了和刘丽娘走路回去。
薛瑜还想吃手擀面,到家就和面。以前林知了教过她。小鸽子也没吃饱,找出早上买的菜在院子里洗菜。薛二哥坐在院里看着他俩忙碌。
薛理回到家中就看到他二哥跟监工似的,心说等你和二嫂搬出去,我看你还怎么舒坦。
想到搬出去,临睡前,薛理问林知了要不要他休沐日出城看看。
林知了:“木匠和泥瓦匠今日应该在城外买砖和木材。他们明日过来我再问问吧。”
翌日早饭后,林知了回到后院,在院里和泥的泥瓦匠就告诉林知了,帮她问了他家周围没人卖地。他妻子说闲下来就去村头问问。若是整个村里都没有,就去前后村问问。
林知了见他们把此事放在心上,就宽慰他们不着急。
今日午饭后,薛二哥只买六个猪蹄和一副猪下水。木匠看到了很是稀奇,从屋里出来问:“林掌柜,你们城里人还吃下水?”
林知了:“用香料煮挺好吃。”
木匠满脸不赞同:“有钱买香料不如买一斤羊肉。”
林知了:“天天做羊肉牛肉只是闻着味就够了。”
木匠和泥瓦匠晌午在店里买着吃的。他们看到只是炸蛋就有上百个,想想一个上午炸那么多,确实吃不下去,反倒能理解。
林知了叫二嫂留下,她带着采买和二哥去官家钱庄存钱。
回到店里把所有存票找出来,林知了越看越满意。
四月初,房子装修好,剩了一些木块,林知了叫木匠做几个小方桌,给伙计厨子用。此时泥瓦匠也帮林知了找到一片地和一处房子,在其中一位泥瓦匠岳父的妹妹村里,离城不到十里,京城小官置办的家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