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17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京城有擅农者,培育出绿色的葡萄,吃起来脆甜,但我总觉得少了点葡萄的味儿。”谭燕临又捏了一颗葡萄塞到嘴里。
  “等回头挖几颗野葡萄送到京城去,让九哥先帮着找地方种下,这样等你回来就可以吃了,嘿嘿,到时候我也该去京城玩玩了。”
  俞红豆一张嘴就给远在京城比旺旺都忙的谭蒙骜找了个活。
  偏偏谭燕临一点都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还特别贴心的想到俞家兄妹进京怕是抢不到好宅子好庄子,暗中把这事儿记下,打算回头给安和帝写信点一点“救命之恩”的事儿。
  他们吃了两串葡萄,逗弄了两个孩子一会儿,徐达就派人来请了。
  “这个祠堂是村里人共用的?”俞红豆跟着表哥和小姑姑往祠堂走,好奇的追问了一句。
  她前世出生的地方,虽然有族人同村,但基本没有“宗”的概念,家里供奉的老祖宗牌位,也只供近亲三代的。
  桃源村就更别提了,大多都是因为逃难聚集在一起的,好些人都跟俞老爷子一样。将来去了才是家里的第一任祖宗。
  而茨沟村……它的前身是西峰寨啊,四个当家各不同姓,加上一个外来的徐茂岭,所以这个祠堂到底是谁家的祠堂。
  “是茨沟村的祠堂,也是西峰寨的。”曹谷给小表妹解惑。
  其实祠堂只是对外的叫法,以前这个地方叫“聚义厅”。
  有“身家”的土匪窝里都有这么个地方,早先是为了给死去的兄弟们点灯立牌和议论大事的地方。
  后来西峰寨金盆洗手,几位当家的分道扬镳,这里就成了村里人扎堆聚集讨论事儿的地方。
  “祠堂里最早供奉的是长林真人,这是徐茂岭的要求,后来又添了徐茂岭和陈氏,因为他们才有了四个大当家的造化。”
  曹谷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祠堂的事儿讲给俞红豆他们听。
  “这倒也是事实,后来四个大当家各奔东西,那他们……”俞红豆点头,确实,他们应该感激长林真人。
  “后来也给设了牌位,到底是西峰寨的当家,村里人能安居乐业下来,都是靠他们。”曹谷点头,即便四个当家不是好人,但村里确实是得了好处。
  俞红豆没再追问,而是把目光放到路边的灯柱上,大概是跟着武安县学的,茨沟村的主路两旁,隔开一段就竖起了一根高高的木杆,木杆上吊着一盏气死风灯,倒是很有“路灯”的感觉。
  俞红豆关注到这个,并不是因为它有什么不同,而是某一个灯柱下,坐着一个绣花的老太太。
  老太太的头顶,明晃晃的顶着一道绿光,把她老人家一头的白发衬得有点发绿。
  有了前面的好处,俞红豆现在对人形签到地点十分敏感,因为那代表着好东西。
  她脚下一拐,顺势就蹭到了老太太的跟前,在看向绿色的签到名字之前,俞红豆先看了老太太手里的绣花。
  这一看,惊为天人。
  老太太手上是一条大红色的缎面布料,而今她正在往缎面布料上绣花,绣得是龙凤和鸣,凤羽龙髯根根分明,眼睛、身躯和爪子的角度让龙凤真的活过来一般逼真。
  这样鲜亮的花色配上颜色,一看就是在帮着谁绣嫁衣,试问哪个姑娘家拥有这样一套精致的嫁衣,能不成为一个快乐的女孩子!
  “四奶奶,该吃饭啦~今天有客,祠堂那边热闹的很呢。”
  曹谷的注意力一直就在小表妹身上,见她凑过去,便也跟着走过来,召唤了一声聚精会神绣花的老太太。
  “哎哟~哦,小谷啊,吓我一跳,这是你……表妹?”
  全神贯注的老太太被曹谷的喊声吓了一跳,抬眼一看,发现除了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外,还有个小姑娘,老太太转念一想就知这小姑娘是谁了。
  “是俞家的女娃娃吧,早就听说你要来,村里人都盼着呢。”被称之为四奶奶的老太太眯着眼睛看向俞红豆的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