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眼睛募得一圆,食指指尖点了点霜雪刀柄。
  中原第一呀。
  梁祈春唏嘘:“可惜姑娘晚生了二十多年。”
  魏危:“这人已经老了?”
  梁祈春还是叹气:“若只是老了就好了。”
  梁祈春说:“他叫徐安期,是如今儒宗掌门的师弟,已经失踪了二十年了。”
  魏危的指尖一顿。
  失踪?
  梁祈春想起故人,一时也心驰神往:“姑娘若是早生个二十多年,就能与他切磋一番。”
  “徐安期二十一岁时灭心灯三十一盏,儒宗虽不入江湖排名,他却是当时公认的江湖第一。”
  前朝董国相封儒宗孔圣为“素王”,意为有帝王之德而无帝王之位的人。
  那段时间,江湖间也开玩笑给徐安期封了一个“素冠”,指的就是他虽不参加江湖排名,却从无败绩的成绩。
  魏危细问这人怎么失踪的,但梁祈春只是叹息,说是一件伤心事,又和魏危说不要在掌门徐潜山面前提起这件事:“我师兄虽然表面上看着冷静,实际上徐师弟失踪这件事在他心里一直是根刺,只要提起他,他面上都会有几分触动。”
  魏危压根没见过徐潜山,这位儒宗的掌门神秘的像是云中的神仙,比百越十二尸祝还难见。
  魏危想了想,摸了摸腰上的刀:“陆临渊师父的功夫怎么样?”
  梁祈春一眼就瞧出魏危眼中精光,不由讪讪:“魏姑娘可别想着和他打。”
  魏危好奇:“怎么?”
  梁祈春目视远方,似乎在回忆:“师兄……师兄身为儒宗掌门,年纪比我还年长一些,当年他少年时,其实也是轻狂的性子,他当年与友人一起游历江湖,到头来只回来了他一个,因此性子疏落许多。后来继承了掌门之位,久不出门,刀剑也许久没有动过。”
  梁祈春挠了挠头,怕自己说得过于隐晦,就举了个例子:“就比如百越巫祝,也不会亲自出来和人打架切磋吧!哈哈!”
  “……”
  百越巫祝本人看了憨憨的梁祈春一眼,不是很想说话。
  梁祈春欣慰开口:“好在陆临渊是个好苗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天赋远在我之上。就算是我如他一般刻苦,也成不了他这样的功夫。”
  魏危感觉有些莫名,陆临渊一天到晚不知道在干什么,哪里是刻苦修行的样子。
  不过每天起得倒是很早。
  梁祈春见魏危面露疑惑,不由问道:“姑娘不知道?”
  魏危问:“知道什么?”
  梁祈春:“自然是陆临渊如此厉害的秘籍了。”
  魏危颇有兴致地哦了一声。
  梁祈春板着脸,见四下无人,才一掌抵唇,凑近了一些:“虽然不曾见过,但是江湖上有传言说,儒宗有一块试剑石。”
  魏危挑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