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陛下本就有意清算世家,这时候若有人将证据递上去,陛下岂不是瞌睡遇上枕头,他绝不可能错过如此良机。
  至于知道秘密的李彻……
  等出了大牢,再让他来个意外身亡不算难事。
  可王次辅不知,眼前的李彻已然换了个芯,他是前世四十三岁的李彻,是位居一品的内阁首辅,王次辅打的什么主意,他用脚趾头都能猜到。
  他又告诉王次辅,他还知道,王家早与岐王勾结,除了侵占土地,还在暗中走.私盐铁,串通琉球,所图甚大。
  王次辅闻言不再是震惊那般简单,李彻字字句句直切要害,令他大为震撼,也生出了忌惮。
  面上却哂笑道,“污蔑朝廷命官,可是要罪加一等的。”
  “王阁老不会杀我,虽然阁老对在下不感兴趣,但在下如何知晓这许多秘密,阁老一定非常好奇。”
  李彻也笑,胸有成竹道,“只要阁老网开一面,在下定能助阁老、助岐王殿下一臂之力。”
  为彰显诚意,李彻还告诉他,这一年税法变革,即便再遇天灾,陛下也会出其不意对浙江几个富裕的州县征税,以试行新政成效。
  “……阁老不妨提前囤积大量白银,待新政实行,到了要征税的关口,岐王,王家,还能从中获益,有利可图。”
  上一世,赵怀义不在,只有张淮虚苦苦支撑新政的推行,新政虽好,却仍有不足,就譬如征税改用折银之法,虽省去了中间的诸多反锁,一定程度避免了底下官员贪腐,却未考虑到白银的稀缺。
  白银历来掌握在商贾和官府手里,若要交税,百姓还得拿自己的粮食向他们置换白银,这就给了世家牟利钻空子的机会。
  只要世家提前垄断白银,置换时,多少粮食才能换取一锭白银,就由持有白银者说了算,这其中的利益可想而知。
  王次辅再次骇然,新政条例已出,可具体如何施行,尚未对外宣扬,他自己都不知道征税的事,更不知朝廷只收白银。
  不过想想也合乎情理,毕竟粮食等物入库运输相对繁琐,不如白银方便,不单粮食,一切税目皆可折银。
  “大梁自身不产白银,大量囤积需靠海市,如此大张旗鼓,不可能瞒过朝廷耳目。”王次辅姑且信他一回,说出了心中的忧虑。
  李彻勾起唇角,“这有何难?寻个替罪羊不就成了。”
  他恰好知道,孟家商船不久前从浙江出发,运了一*批丝绸出海,回来时商船定然是满载而归,王家大可来一招偷梁换柱,利用孟家商船走.私白银,之后再推孟家去当替罪羊,而走.私的白银尽数抄没,最后同样能回到官府手里。
  “赵怀义如此坚定支持新政,皆因妻族富贵,影响不了他,可若妻族倒了,赵怀义缺钱了,他还会真心实意继续支持新政吗?新政迫害的,是所有世家大族的利益。”
  当赵怀义自身的利益受损,临阵倒戈是人之常情。
  此计不可谓不恶毒,值得尝试。
  王次辅心动了,再看李彻,眼睛里添了一份赞赏。
  至此,李彻算是成功自救,待他离开牢房,他会将失去的一切重新抢回来,让错乱的轨迹回到正途。
  李彻深吸口气,慢慢平复胸中的激荡。
  甬道口,响起狱卒恭敬的见礼声,“县主。”
  赵清仪的出现,像是往这沉闷死寂的牢房投入一抹绚烂的晚霞,一路走去,满身的珠光宝气,灼灼耀目。
  李彻听着脚步声的靠近,缓缓撩开眼皮,只一眼,心脏深处仿佛被一只大手攥住,疼,却也跳得鲜活。
  他眼底的灰暗的阴霾一点点散去,看着赵清仪的眸子亮亮的。
  这张脸,他也有许多年不曾见过了,上回见到这般秾丽张扬的她,是在十八年前?还是……二十年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