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2 / 3)
人群里越说越来劲儿,还有说赵清仪是什么祸国殃民的妖孽转世,传得有鼻子有眼。
一切来得太快,赵清仪才从狼狈中脱离,把身上的脏灰擦干净,就听到寺庙里喊起口号,逼她去死。
赵清仪都快气笑了,要说这香炉没端倪,狗都不信。
俏月叉腰大骂,“放肆!竟敢非议县主,信不信派人把你们这些乱嚼舌根的通通抓进大牢里!”
除了几个带头的,其余香客还是避讳赵清仪的身份,噤声后远远躲开,只有几个书生打扮的年轻公子,气势汹汹站在前头。
看穿着,多半是和李彻出身相近的寒门士子,这帮读书人有脑子的占少数,大多长个朽木脑袋,除了之乎者也,就是抨击这个,抨击那个,且最擅长见风使舵,落井下石。
当初捐银赈灾时,个个夸赞赵清仪仙女下凡,菩萨心肠,现在她做了违背世俗之举,又成了他们口诛笔伐大做文章,用来显示自身才气的对象。
民间非议她的流言大多就出自这帮士子之口。
赵清仪懒得同这些人讲道理,她倒要看看什么人害自己。
推开婢子与赵温仪,她行至香炉前,几个小沙弥搬起香炉,被她制止,“都别动,就放这儿。”
若真有人在香炉里动了手脚,他们搬走了就什么都查不到了。
小沙弥们犹豫,赵清仪声音冷下,“怎么,要等锦衣卫还是大理寺的人来了,你们才肯放下?”
小沙弥这才作罢,退后几步。
炸开的香炉不大,是个半人高的紫铜鎏金炉,檀月俏月护着赵清仪上前,用树枝拨弄其中的香灰,果然发现了异常,竟是硫磺硝石残留的痕迹。
什么触怒神明,子虚乌有罢了。
赵清仪冷笑,是有人要针对她,但思来想去,上辈子祸害她的诸如罗氏李彻之流,已经被她收拾得差不多了,如今针对她造谣生事的,无非想逼她离开赵家,逼她去死。
她回到赵家,害了谁的利益,谁便是那幕后黑手。
赵清仪把所有面孔在脑中过了一遍,仍无头绪,直到一个赵家的嬷嬷急匆匆跑到相国寺,“县主不好了!老夫人病重昏迷了!”
赵清仪猛然回神,即刻打道回府。
赵温仪路上就急哭了,说起老夫人的情况,这几个月老夫人一直身子虚弱,但还算调理得当,除了人容易疲惫,大多时候是好的,从未出现过突然病重昏迷的情况。
她一路哭,赵清仪的心也揪起来,前世这个时候,祖母大限已至,这一世……
不,不会的,这一世父母弟弟都在,老夫人不会忧思成疾,不会轻易倒下的。
姐妹俩各怀心思,马车到了赵家,正好碰上刚从轿子里出来的两人,一大一小。
“姑姑,文吟表妹。”有人来了,赵温仪赶紧擦去眼泪,勉强挤出笑脸应对。
站在前头的是个相貌秀美的妇人,三十出头的年纪,穿着金边菊纹团花衫,配素色水纹八宝裙,衣着素雅,却难掩通体的清贵气质,是赵清仪唯一的嫡亲姑姑,老夫人最小的女儿,亦是永宁侯府萧家的继室夫人赵怀淑。
她旁边牵着的小姑娘,八.九岁的样子,梳着双螺髻,正是侯府嫡女萧文吟,也是赵清仪几人的表妹,算是一众表亲里年纪最小的一个。
“表姐!”
萧文吟还是小姑娘,见了亲戚欢欢喜喜的打招呼。
赵清仪对她们还是比较陌生的,毕竟于她而言,这些人仿佛与她隔了二十几年,只冲她们母女二人略一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赵怀淑心系母亲的身子,没有啰嗦,“快些进府看看老夫人吧。” ↑返回顶部↑
一切来得太快,赵清仪才从狼狈中脱离,把身上的脏灰擦干净,就听到寺庙里喊起口号,逼她去死。
赵清仪都快气笑了,要说这香炉没端倪,狗都不信。
俏月叉腰大骂,“放肆!竟敢非议县主,信不信派人把你们这些乱嚼舌根的通通抓进大牢里!”
除了几个带头的,其余香客还是避讳赵清仪的身份,噤声后远远躲开,只有几个书生打扮的年轻公子,气势汹汹站在前头。
看穿着,多半是和李彻出身相近的寒门士子,这帮读书人有脑子的占少数,大多长个朽木脑袋,除了之乎者也,就是抨击这个,抨击那个,且最擅长见风使舵,落井下石。
当初捐银赈灾时,个个夸赞赵清仪仙女下凡,菩萨心肠,现在她做了违背世俗之举,又成了他们口诛笔伐大做文章,用来显示自身才气的对象。
民间非议她的流言大多就出自这帮士子之口。
赵清仪懒得同这些人讲道理,她倒要看看什么人害自己。
推开婢子与赵温仪,她行至香炉前,几个小沙弥搬起香炉,被她制止,“都别动,就放这儿。”
若真有人在香炉里动了手脚,他们搬走了就什么都查不到了。
小沙弥们犹豫,赵清仪声音冷下,“怎么,要等锦衣卫还是大理寺的人来了,你们才肯放下?”
小沙弥这才作罢,退后几步。
炸开的香炉不大,是个半人高的紫铜鎏金炉,檀月俏月护着赵清仪上前,用树枝拨弄其中的香灰,果然发现了异常,竟是硫磺硝石残留的痕迹。
什么触怒神明,子虚乌有罢了。
赵清仪冷笑,是有人要针对她,但思来想去,上辈子祸害她的诸如罗氏李彻之流,已经被她收拾得差不多了,如今针对她造谣生事的,无非想逼她离开赵家,逼她去死。
她回到赵家,害了谁的利益,谁便是那幕后黑手。
赵清仪把所有面孔在脑中过了一遍,仍无头绪,直到一个赵家的嬷嬷急匆匆跑到相国寺,“县主不好了!老夫人病重昏迷了!”
赵清仪猛然回神,即刻打道回府。
赵温仪路上就急哭了,说起老夫人的情况,这几个月老夫人一直身子虚弱,但还算调理得当,除了人容易疲惫,大多时候是好的,从未出现过突然病重昏迷的情况。
她一路哭,赵清仪的心也揪起来,前世这个时候,祖母大限已至,这一世……
不,不会的,这一世父母弟弟都在,老夫人不会忧思成疾,不会轻易倒下的。
姐妹俩各怀心思,马车到了赵家,正好碰上刚从轿子里出来的两人,一大一小。
“姑姑,文吟表妹。”有人来了,赵温仪赶紧擦去眼泪,勉强挤出笑脸应对。
站在前头的是个相貌秀美的妇人,三十出头的年纪,穿着金边菊纹团花衫,配素色水纹八宝裙,衣着素雅,却难掩通体的清贵气质,是赵清仪唯一的嫡亲姑姑,老夫人最小的女儿,亦是永宁侯府萧家的继室夫人赵怀淑。
她旁边牵着的小姑娘,八.九岁的样子,梳着双螺髻,正是侯府嫡女萧文吟,也是赵清仪几人的表妹,算是一众表亲里年纪最小的一个。
“表姐!”
萧文吟还是小姑娘,见了亲戚欢欢喜喜的打招呼。
赵清仪对她们还是比较陌生的,毕竟于她而言,这些人仿佛与她隔了二十几年,只冲她们母女二人略一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赵怀淑心系母亲的身子,没有啰嗦,“快些进府看看老夫人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