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 / 3)
“是吗?”赵清仪专门哪壶不开提哪壶,“不得不说,你这孩子来得真及时,是你的福气,也是夫君的福气啊。”
说话时她就差没笑出声来,一句话,愣是弄得对面两个人都不愉快,一个惴惴不安,一个疑神疑鬼。
回赵家的路上,赵清仪与李骄同乘一辆马车,里头依旧装满了年礼,容不下第三个人,李彻只好与赵漫仪落在后头的马车里。
到了赵家,两辆马车便分开了,赵清仪停在正门,先下马车,赵漫仪在后头也准备下来,被管家拦下,要将她引到后门去。
站在门口迎接女儿的孟氏冷哼,同赵清仪解释,“你祖母回来了,这是你祖母的意思。”
赵漫仪勾.引姐夫,自奔为妾,又闹出下药争宠的腌臜事,已被赵家除名,没资格回娘家省亲,但看在二房的面子上,赵老夫人松了口,只允许赵漫仪从后门低调进府,不许在人前漏脸。
赵澜俨轻啐,“那是她活该。”
赵清仪心想,这才哪儿到哪儿,还有更劲爆的事没抖出来呢。
不过眼下要紧的还是家人,“怎么只见母亲与弟弟,父亲呢?”
“年前那场暴雪导致山东浙江各地地受灾,你父亲一早被召进宫里,正在内阁商议赈灾一事,估摸得到晌午才能回来。”说到天灾,孟氏颇为唏嘘。
说话间,赵澜俨拉着李骄去玩儿了,孟氏便带赵清仪先去见赵老夫人,上次回门赵老夫人外出礼佛去了,这还是重生之后,祖孙俩第一次见面。
一见大孙女来了,赵老夫人两眼泛起泪光,“祖母不在,倒让你受委屈了。”
赵清仪知道她说的是李彻纳妾之事,便握住赵老夫人的手温声安慰,直到晌午赵怀义从宫里回来,祖孙四代人挤在老夫人院里,热热闹闹用完午膳。
待伺候赵老夫人午睡,赵怀义冲赵清仪招手,父女俩去了外间单独说话。
“上回你让檀月送来的书信为父看过了,确实是极佳的救灾之策,只是为父有一点想不通,你是如何提前知晓此事的?”
这些疑问盘桓在他心头多日,直到此刻,总算有机会问出口。
赵清仪便真假惨半诌了借口,“……女儿察觉婆母的账目有异,便派人去了桐乡,却发现桐乡暴雪遭难,情况竟比上京还要严峻,只是当地官府对此并未上心,女儿想着防患于未然,便将思索出来的救灾之策传给父亲,好让父亲早做准备。”
赵怀义捋着长须,良久颔首,“难为你了,一个深宅妇人还要操心朝堂之事,那些地方官员大不如你,此事为父会一五一十上报陛下,至于这救灾之策,倘若有用,为父也会为你请功。”
“不用。”赵清仪拒绝,她告诉父亲这些是不想便宜李彻,又不想耽误百姓,况且这功劳落在父亲头上,远比落在她头上有用。
“父亲既已决心与张阁□□推新政,帝王的恩宠自是要争的,您越是得脸,越利于新政推行,否则一旦君心动摇,您与张阁老便会沦为众矢之的,墙倒众人推啊。”
赵怀义便不再推辞,对这个女儿是愈发满意。
赵清仪又提醒父亲,大可借此次天灾顺势清丈田亩,彻查土地兼并之事。
赵怀义一怔,旋即笑开,“你这主意,倒是与陛下想到一块了,陛下决定派遣心腹前往灾地,只是这人选未定,有待商榷。”
这却出乎赵清仪的预料,前世,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罢了,或许是重来一世,父亲活着,导致朝堂局势有了变化,陛下的决策有所改变也正常。
与此同时,罗氏在家中焦躁不安地等候消息。
上回借出的两万两快到期了,罗氏估计那帮商人不会回来,便让罗贵去打探买家,好将那批压在老宅的丝绸珠宝换成真金白银,如今已过半日。
案上摆着算盘还有一叠私账,以及一只装钱的木匣,罗氏来回抚摸匣子,心中祈祷一切顺利。
终于在她将要坐不住的时候,罗贵回来了。
但他脸上没有喜色,反而脚下慌乱,跌跌撞撞跑到罗氏跟前,跪地大哭,“姐,咱们被骗了!” ↑返回顶部↑
说话时她就差没笑出声来,一句话,愣是弄得对面两个人都不愉快,一个惴惴不安,一个疑神疑鬼。
回赵家的路上,赵清仪与李骄同乘一辆马车,里头依旧装满了年礼,容不下第三个人,李彻只好与赵漫仪落在后头的马车里。
到了赵家,两辆马车便分开了,赵清仪停在正门,先下马车,赵漫仪在后头也准备下来,被管家拦下,要将她引到后门去。
站在门口迎接女儿的孟氏冷哼,同赵清仪解释,“你祖母回来了,这是你祖母的意思。”
赵漫仪勾.引姐夫,自奔为妾,又闹出下药争宠的腌臜事,已被赵家除名,没资格回娘家省亲,但看在二房的面子上,赵老夫人松了口,只允许赵漫仪从后门低调进府,不许在人前漏脸。
赵澜俨轻啐,“那是她活该。”
赵清仪心想,这才哪儿到哪儿,还有更劲爆的事没抖出来呢。
不过眼下要紧的还是家人,“怎么只见母亲与弟弟,父亲呢?”
“年前那场暴雪导致山东浙江各地地受灾,你父亲一早被召进宫里,正在内阁商议赈灾一事,估摸得到晌午才能回来。”说到天灾,孟氏颇为唏嘘。
说话间,赵澜俨拉着李骄去玩儿了,孟氏便带赵清仪先去见赵老夫人,上次回门赵老夫人外出礼佛去了,这还是重生之后,祖孙俩第一次见面。
一见大孙女来了,赵老夫人两眼泛起泪光,“祖母不在,倒让你受委屈了。”
赵清仪知道她说的是李彻纳妾之事,便握住赵老夫人的手温声安慰,直到晌午赵怀义从宫里回来,祖孙四代人挤在老夫人院里,热热闹闹用完午膳。
待伺候赵老夫人午睡,赵怀义冲赵清仪招手,父女俩去了外间单独说话。
“上回你让檀月送来的书信为父看过了,确实是极佳的救灾之策,只是为父有一点想不通,你是如何提前知晓此事的?”
这些疑问盘桓在他心头多日,直到此刻,总算有机会问出口。
赵清仪便真假惨半诌了借口,“……女儿察觉婆母的账目有异,便派人去了桐乡,却发现桐乡暴雪遭难,情况竟比上京还要严峻,只是当地官府对此并未上心,女儿想着防患于未然,便将思索出来的救灾之策传给父亲,好让父亲早做准备。”
赵怀义捋着长须,良久颔首,“难为你了,一个深宅妇人还要操心朝堂之事,那些地方官员大不如你,此事为父会一五一十上报陛下,至于这救灾之策,倘若有用,为父也会为你请功。”
“不用。”赵清仪拒绝,她告诉父亲这些是不想便宜李彻,又不想耽误百姓,况且这功劳落在父亲头上,远比落在她头上有用。
“父亲既已决心与张阁□□推新政,帝王的恩宠自是要争的,您越是得脸,越利于新政推行,否则一旦君心动摇,您与张阁老便会沦为众矢之的,墙倒众人推啊。”
赵怀义便不再推辞,对这个女儿是愈发满意。
赵清仪又提醒父亲,大可借此次天灾顺势清丈田亩,彻查土地兼并之事。
赵怀义一怔,旋即笑开,“你这主意,倒是与陛下想到一块了,陛下决定派遣心腹前往灾地,只是这人选未定,有待商榷。”
这却出乎赵清仪的预料,前世,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罢了,或许是重来一世,父亲活着,导致朝堂局势有了变化,陛下的决策有所改变也正常。
与此同时,罗氏在家中焦躁不安地等候消息。
上回借出的两万两快到期了,罗氏估计那帮商人不会回来,便让罗贵去打探买家,好将那批压在老宅的丝绸珠宝换成真金白银,如今已过半日。
案上摆着算盘还有一叠私账,以及一只装钱的木匣,罗氏来回抚摸匣子,心中祈祷一切顺利。
终于在她将要坐不住的时候,罗贵回来了。
但他脸上没有喜色,反而脚下慌乱,跌跌撞撞跑到罗氏跟前,跪地大哭,“姐,咱们被骗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