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 / 3)
这样一来,里头人的一举一动,皆在罗氏眼皮子底下。
赵漫仪对此无所谓,回府的马车上,她扶着平坦小腹冷笑。
她果然命不该绝,还真真要感谢这肚皮足够争气,为她赢来翻身之机。
消息传到揽月阁,是除夕前夜了,这日赵漫仪悄然回府,为照顾好她腹中胎儿,罗氏特意买了两个婢子过去伺候。
玉袖彻底坐不住,挺着大肚子去找赵清仪,“大奶奶,这赵姨娘恐怕来者不善。”
她这段时日一直在院中安胎,鲜少出门,这次还忘了披件头蓬,肩头发丝飘落了不少雪星子,可见出来匆忙。
赵清仪瞥了眼,吩咐檀月灌只汤婆子给她。
玉袖感激过后,忧心忡忡,“大爷如今的情况,您也知道,往后怕是难有子嗣,都怪我这一胎不争气,怀的是个女儿……”
前段时日廖院判来府上,给她诊过脉,说她腹中的大概率是个女儿,如若不然,哪里轮得到赵漫仪风光。
“不急,一个孩子而已。”赵漫仪倒了杯安神茶递过去,“左右是个贱妾所出的庶子,如何比得上骄儿?”
她知道玉袖担心什么,无非是怕赵漫仪再次母凭子贵,留在李家给她们添堵,继而影响李骄的地位。
但赵清仪疑心的却是那个孩子的来历。
当初李彻频繁想与她圆房,多亏楚元河点醒,让她萌生出永绝后患的念头,所以算计赵漫仪与李彻时,她并未留手。
李彻日日饮用的鹿血酒里可掺了好东西,早在廖院判诊断出他不举之前,李彻就已经失去了生育孩子的能力。
那赵漫仪腹中的孩子……
思及此,赵清仪蓦地轻笑出声。
事情倒是发展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玉袖心急如焚,看她还能笑,不免疑惑,“大奶奶,您就不担心那赵姨娘回来搅事吗?”
她敢搅事,那就是作死。
赵清仪安抚玉袖放宽心,之后让婢子取来府中账册,开始交代一些中馈之事。
不交也不行了,赵清仪早晚要和离,可她认了骄儿这孩子,不能和离后就撒手不管,总得为这孩子铺垫后路,况且她如今的心思都扑在外头的铺子上,实在打理不过来,索性将部分中馈权交给玉袖,让她搭把手,也好消减她的忧虑。
省得她每日闲着没事做,想东想西。
玉袖受宠若惊,“大奶奶,这中馈权向来在主母手里,妾身怎敢逾越?”
“我忙着挣钱开销,实在没多余的精力打理后宅,你是骄儿的生母,将来等骄儿长大独立开府了,你自是要替他操持后宅的,如今学学,不是坏事,就当时替我分担了。”
赵清仪连借口都替她想好了,玉袖便不好推辞,认真学了起来,这半年多她跟在主母身边,旁观许多,学起来不算费劲。
赵清仪干脆把准备除夕家宴的事也交给她,事实证明,玉袖上手很快。
家宴当日,赵清仪看着桌上陈设的菜色,夸赞了玉袖几句。
刻薄如罗氏也难得面露喜色,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李骄回来了。
“骄儿读书辛苦,瞧着人都清减了,快多吃些。”为了和李骄拉近关系,罗氏刻意把李骄安排到身边来。
过完年,李骄八岁了,是知事的年纪,尽管不喜罗氏,他还是挤出笑容,“多谢祖母。” ↑返回顶部↑
赵漫仪对此无所谓,回府的马车上,她扶着平坦小腹冷笑。
她果然命不该绝,还真真要感谢这肚皮足够争气,为她赢来翻身之机。
消息传到揽月阁,是除夕前夜了,这日赵漫仪悄然回府,为照顾好她腹中胎儿,罗氏特意买了两个婢子过去伺候。
玉袖彻底坐不住,挺着大肚子去找赵清仪,“大奶奶,这赵姨娘恐怕来者不善。”
她这段时日一直在院中安胎,鲜少出门,这次还忘了披件头蓬,肩头发丝飘落了不少雪星子,可见出来匆忙。
赵清仪瞥了眼,吩咐檀月灌只汤婆子给她。
玉袖感激过后,忧心忡忡,“大爷如今的情况,您也知道,往后怕是难有子嗣,都怪我这一胎不争气,怀的是个女儿……”
前段时日廖院判来府上,给她诊过脉,说她腹中的大概率是个女儿,如若不然,哪里轮得到赵漫仪风光。
“不急,一个孩子而已。”赵漫仪倒了杯安神茶递过去,“左右是个贱妾所出的庶子,如何比得上骄儿?”
她知道玉袖担心什么,无非是怕赵漫仪再次母凭子贵,留在李家给她们添堵,继而影响李骄的地位。
但赵清仪疑心的却是那个孩子的来历。
当初李彻频繁想与她圆房,多亏楚元河点醒,让她萌生出永绝后患的念头,所以算计赵漫仪与李彻时,她并未留手。
李彻日日饮用的鹿血酒里可掺了好东西,早在廖院判诊断出他不举之前,李彻就已经失去了生育孩子的能力。
那赵漫仪腹中的孩子……
思及此,赵清仪蓦地轻笑出声。
事情倒是发展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玉袖心急如焚,看她还能笑,不免疑惑,“大奶奶,您就不担心那赵姨娘回来搅事吗?”
她敢搅事,那就是作死。
赵清仪安抚玉袖放宽心,之后让婢子取来府中账册,开始交代一些中馈之事。
不交也不行了,赵清仪早晚要和离,可她认了骄儿这孩子,不能和离后就撒手不管,总得为这孩子铺垫后路,况且她如今的心思都扑在外头的铺子上,实在打理不过来,索性将部分中馈权交给玉袖,让她搭把手,也好消减她的忧虑。
省得她每日闲着没事做,想东想西。
玉袖受宠若惊,“大奶奶,这中馈权向来在主母手里,妾身怎敢逾越?”
“我忙着挣钱开销,实在没多余的精力打理后宅,你是骄儿的生母,将来等骄儿长大独立开府了,你自是要替他操持后宅的,如今学学,不是坏事,就当时替我分担了。”
赵清仪连借口都替她想好了,玉袖便不好推辞,认真学了起来,这半年多她跟在主母身边,旁观许多,学起来不算费劲。
赵清仪干脆把准备除夕家宴的事也交给她,事实证明,玉袖上手很快。
家宴当日,赵清仪看着桌上陈设的菜色,夸赞了玉袖几句。
刻薄如罗氏也难得面露喜色,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李骄回来了。
“骄儿读书辛苦,瞧着人都清减了,快多吃些。”为了和李骄拉近关系,罗氏刻意把李骄安排到身边来。
过完年,李骄八岁了,是知事的年纪,尽管不喜罗氏,他还是挤出笑容,“多谢祖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