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3)
阿兄要准备殿试了,他在信中可谓是踌躇满志。
信到家时,其实自阿兄写信已经过去许久了。江之禾阿娘这几天一直心心念念着江寒朔的消息。
这天,天朗气清,风和日丽,像往常一样平静,江之禾平静的像往常一样,将上山采来的东西规整好,坐在院中帮着阿娘绣花。
院门江之禾关着了,娘俩坐在檐下手上动作不停。
一只喜鹊突然衔枝飞过檐下,扑扑索索带来一阵春意,江之禾指着那只喜鹊,惊喜地跟阿娘说:“阿娘,有喜鹊在咱家筑巢了。”
人们一直把喜鹊筑巢视为吉祥的征兆,江之禾看到这只黑白相间的喜鹊甚是喜欢。
江之禾盯着喜鹊飞来飞去好几圈,思绪忍不住拉远,就在她已经飘到小时候跟阿兄下河抓鱼上树抓知了的时候,外面一阵喧闹将她拉了出来。
江之禾是个爱凑热闹的主,放下手里的针线起身打开门往外探头,想看看发生了什么。
然后她看到一群人敲锣打鼓走过来,最前面的人她没见过,远远看去,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个卷轴,而本地的县令低头弯腰跟在他身后,态度谦卑。
这个人不简单,这事也不简单。
江之禾深知普通热闹可以凑,涉及大人物还是明哲保身为好。
江之禾轻轻关上门,没再继续看下去,返身回了檐下。
江之禾拿起针线,就有人敲响了门,声音欣喜热切。
“江老兄,快开门啊,你家有好事了!”
江之禾和她阿爹阿娘一对视,一时没意识出来人所说的好事谓何。
江之禾再次起身,再次打开了门。
只见她刚刚见到的那群人正直溜溜站在门口,都是一脸喜气,好像有天大的喜事发生一样。
领头的官员打开了手中江之禾方才看到的卷轴。
“江寒朔接旨——”
江之禾一听,忙拉着拄着拐过来的阿爹和身边的阿娘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古之英豪,皆由科举而登青云。今朕览天下英才,见尔江寒朔,才情出众,学识渊博,于科举之中,高中探花,实乃国家之栋梁,社稷之奇才也。朕心甚慰,特赐尔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之职,以彰其才,以显其能。望尔能继续秉持初心,勤勉好学,不负朕之厚望,不负国家之栽培。为国家献策,以安百姓,以定乾坤。特此诏示,天下咸知。钦此。”?
那人合上圣旨,江之禾阿爹接过圣旨,看着像一时被大运砸在头上,还没反应过来,心情激动,手还在抖着。
“谢主隆恩。”
那官员笑着扶起江之禾阿爹,说:“恭喜贵府公子金榜题名啊,前途可谓无量,朝廷对江探花寄予厚望。”
江之禾阿爹连连道谢:“多谢大人吉言。”
他们简单又说了几句,江之禾没听进去,满脑子都是阿兄考上了探花郎的冲击。
那官员带着一众人,呼呼啦啦来,又呼呼啦啦走了。家门外只留那些闻讯而来的乡亲们。各个喜气洋洋,村里出了一个探花,那可是能聊好久的谈资,在外还能说上一句“我们村可是出过探花郎的!”。
江之禾的衣角被几个邻家小孩儿拽住了,他们问她:“阿禾阿禾,发生什么事了呀,探花郎是什么,可以吃吗?是好事吗?上一次有人敲锣打鼓来的时候伯伯给我们分了糖块,今天也是,我们会有糖块吃嘛?”
几句童言童语把江之禾逗笑了,江之禾摸摸他们的头,觉得跟逗猫儿似的。
“有,都有。” ↑返回顶部↑
信到家时,其实自阿兄写信已经过去许久了。江之禾阿娘这几天一直心心念念着江寒朔的消息。
这天,天朗气清,风和日丽,像往常一样平静,江之禾平静的像往常一样,将上山采来的东西规整好,坐在院中帮着阿娘绣花。
院门江之禾关着了,娘俩坐在檐下手上动作不停。
一只喜鹊突然衔枝飞过檐下,扑扑索索带来一阵春意,江之禾指着那只喜鹊,惊喜地跟阿娘说:“阿娘,有喜鹊在咱家筑巢了。”
人们一直把喜鹊筑巢视为吉祥的征兆,江之禾看到这只黑白相间的喜鹊甚是喜欢。
江之禾盯着喜鹊飞来飞去好几圈,思绪忍不住拉远,就在她已经飘到小时候跟阿兄下河抓鱼上树抓知了的时候,外面一阵喧闹将她拉了出来。
江之禾是个爱凑热闹的主,放下手里的针线起身打开门往外探头,想看看发生了什么。
然后她看到一群人敲锣打鼓走过来,最前面的人她没见过,远远看去,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个卷轴,而本地的县令低头弯腰跟在他身后,态度谦卑。
这个人不简单,这事也不简单。
江之禾深知普通热闹可以凑,涉及大人物还是明哲保身为好。
江之禾轻轻关上门,没再继续看下去,返身回了檐下。
江之禾拿起针线,就有人敲响了门,声音欣喜热切。
“江老兄,快开门啊,你家有好事了!”
江之禾和她阿爹阿娘一对视,一时没意识出来人所说的好事谓何。
江之禾再次起身,再次打开了门。
只见她刚刚见到的那群人正直溜溜站在门口,都是一脸喜气,好像有天大的喜事发生一样。
领头的官员打开了手中江之禾方才看到的卷轴。
“江寒朔接旨——”
江之禾一听,忙拉着拄着拐过来的阿爹和身边的阿娘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古之英豪,皆由科举而登青云。今朕览天下英才,见尔江寒朔,才情出众,学识渊博,于科举之中,高中探花,实乃国家之栋梁,社稷之奇才也。朕心甚慰,特赐尔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之职,以彰其才,以显其能。望尔能继续秉持初心,勤勉好学,不负朕之厚望,不负国家之栽培。为国家献策,以安百姓,以定乾坤。特此诏示,天下咸知。钦此。”?
那人合上圣旨,江之禾阿爹接过圣旨,看着像一时被大运砸在头上,还没反应过来,心情激动,手还在抖着。
“谢主隆恩。”
那官员笑着扶起江之禾阿爹,说:“恭喜贵府公子金榜题名啊,前途可谓无量,朝廷对江探花寄予厚望。”
江之禾阿爹连连道谢:“多谢大人吉言。”
他们简单又说了几句,江之禾没听进去,满脑子都是阿兄考上了探花郎的冲击。
那官员带着一众人,呼呼啦啦来,又呼呼啦啦走了。家门外只留那些闻讯而来的乡亲们。各个喜气洋洋,村里出了一个探花,那可是能聊好久的谈资,在外还能说上一句“我们村可是出过探花郎的!”。
江之禾的衣角被几个邻家小孩儿拽住了,他们问她:“阿禾阿禾,发生什么事了呀,探花郎是什么,可以吃吗?是好事吗?上一次有人敲锣打鼓来的时候伯伯给我们分了糖块,今天也是,我们会有糖块吃嘛?”
几句童言童语把江之禾逗笑了,江之禾摸摸他们的头,觉得跟逗猫儿似的。
“有,都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