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明白。”
  “什么?”傅润看赵彗之将薄荷香囊拆开闻了闻气味,猜测他有些胸闷气短,欲言又止。
  “我明白陛下……陛下谁也不喜欢。车内是我……”
  “什么?”傅润心神恍惚,瞟了一眼候在阶下的刘福,再问一遍:“你、说什么?”
  赵彗之将香囊收入袖袋,微微挑眉,额头贴着青年的额头,半晌低叹道:“是我情不自禁。”
  傅润哑然,发觉赵彗之比暮春初见的时候高了两寸,俯身迁就他时像一头伺机而动的凶兽。
  他面颊发烫,嗓子渴得冒烟,以为是伤风着凉的缘故,一阵胡思乱想,绷着脸面无表情地问:
  “你有什么情?”
  “这个么。”
  傅润手心发汗,待赵彗之张口要说话,连忙后退两步,瞥见天灯大亮,不由松了一口气。
  雅乐骤起,乐人齐唱:
  [天垂风露兮……祥风生……氤氲气合兮……尽安康。]
  祭桑坛是从祭之礼,皇后只须按女官指引祈愿桑神庇佑,祝求来年风调雨顺,最后坐在织机前略推两把丝线即可。养蚕在春夏季,眼下只有一些未能羽化的蚕茧。淡黄色,不破不立。
  傅润乐得清闲,独自站在东南角的缫丝池边,望着热腾腾上升的水雾垂眸想心事。
  一双苍老枯皱的手颤巍巍地把纺锤递过来时,他很吓了一跳。
  “陛下。”着淑人命妇服的老妇欠身行礼。
  耳垂宽厚,眼明齿齐,当是有福长寿之相。
  傅润认识她,暂且搁置烦闷猜疑,亲自扶她到一旁歇息,笑道:“淑人近来如何?”
  老妇也微笑,“老身明年八十初度,尚能吃两碗粥,还请陛下派天使来程府观礼吃汤饼。”
  程氏,京都最有声望的贵妇人,年轻守寡,长子、次子俱高中状元,凭儿孙们的官职和请封晋三品淑人,女儿们业已儿孙满堂。她自幼博学善辩,婚后寡居,五十岁那年长孙出世,这才兴办诗社邀男女诗人吟咏山水,此外兼任大臣家的闺秀的塾师,其中便包括姚妃。
  姚述与发妻只这么一个女儿,年纪轻轻才貌闻名京都,到头来落了个难产血崩的恶结局。
  作为教了姚妃几年诗文的女先生,程氏待姚妃如亲生女儿,乍闻姚妃死讯,大病一场,几死。
  往事兵荒马乱,傅润语气飘忽:“唔……淑人的生辰是十二月初八?”
  程氏笑眯眯谢恩,听了很是受用,发现傅润不时望向皇后,联想早逝的“学生”,慈祥地说:
  “陛下既与娘娘举案齐眉,何不行一饮之欢?娘娘如今的身子应是很强健的。不会错。”
  合卺、破瓠、饮欢,无论说得文雅不文雅,实是同一件事。
  傅润一噎,旁人敢这样讲、他早甩脸色了,扶额道:“这、这个么……”
  当初他放纵宫人传递禁宫消息以便引小人上钩,不想如今钓到自己身上来,钩出旖旎风月。
  真是自食恶果。
  程氏惋惜道:“陛下过了年,将二十有三了,再后继无人可怎么好?社稷江山总要有人守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