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又过一旬日,礼部派人护送各地秀女的父兄回原籍,京都东西二城门车马旌旗如云相连属。
  夏季五行属火,人心浮躁,祸事频发。
  山西大旱,黑鞑入侵潼关,高丽丞相许占白鸩杀高丽王李剡金、私立李剡金幼子李恪为王。
  三件事几乎同时,朝野震惊,临时加开数次大朝,文臣武将同殿商议对策。
  “……敕令岳常不日动身出使高丽助其平乱,大将军裴多在边境三面扎营,若高丽有反意,仿太祖故事杀到城下焚烧宫殿,再带几个质子回京便是。蕞尔小国,不必用诸位爱卿的阴谋诡计。”
  傅润负手踱步,边念边看侧殿的刀笔太监,眸含冷意。
  那太监自然不敢违逆圣意,虽然两股战战,还是立刻动笔如实记录。
  刚刚说了一通什么“循循善诱,大国先以仁相劝,最下动兵”云云的陶先脸色很不好看。
  历朝历代开国太祖太宗好武功,继任者则该守成、施行文治仁政,像当朝陛下这样一心“出征讨伐”绝不“求和安抚”的皇帝……习惯了太平盛世纯打嘴皮子仗的文臣不适应,且不支持。
  李相暗暗叹气,并未出声搭救,心道傅润这小子与赵坼那老匹夫在打仗方面真是“一拍即合”。
  何况国库充盈。反驳恐怕是站不住脚的。
  三年前户部大改税收——原是为今天的局面。
  哈,真真好一笔埋伏!
  李相一向轻视傅润,便想当然把这招“深谋远虑”的账算在了太傅江修夔头上,冷冷瞥一眼他。
  江修夔会错意,赶紧出列表明自己的立场,“高丽屡有反意,我朝为上国,当出师讨之。”
  “太傅此言差矣。岂有……我朝……不可……”
  “是矣。一旦……”
  “惟恐……”
  “望陛下三思!”
  傅润见底下交头接耳炸了油锅般,且那些李党仍有“良言”要上书,微微一叹,态度强硬地说:
  “既出兵,户部今年征商税从三十五取一加到三十取一罢,黑鞑所到之处皆废墟,山西赈灾也缺米粮,都缺银钞。孤想‘取用于民’,江浙、福广再各加收两百八十万两田丝税。再者,兵部彻查各地军户,有逃籍者,夺产黥字。
  “唔……既如此,孤以为选秀女一事暂罢,可好?我朝男儿在外征战,妻离子散、无妻无子者过半,孤不欲与民争。有皇后足矣。”
  呵呵。原来您知道啊。
  前几日勾圈选定的那些女孩儿和农妇有何区别!
  众人里打算反驳的,想至此处,生怕到头来后宫妃嫔全是不识字的“傻大姐”,也只能沉默。
  至于宫里头一个“傻大姐”皇后的生父赵坼……
  老将军在京都憋得浑身不痛快,听傅润说想打仗,心思早飞到旧部裴多如何排兵布阵上面了。
  下了朝,赵坼抱拳与群聚寒暄的武将们匆匆道了个不是,跑出宫门翻身上马往裴府去。
  他的亲兵一左一右数十人牵枣红马小跑跟来,笑嘻嘻凑身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