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2 / 2)
这是时隔十多年,他第二次看见他的太子堂哥。李棣回想起方才灯下一瞥,灯火明亮之处,他清清楚楚地瞧见了太子的容貌。
李棣看着繁华无双的登仙楼,心中却再不能平静。
第81章 疑证
侍人拨开珠帘, 陈翛弯着腰走进。两盏小荷灯悬在梁下,尾部系着的穗子自他面上轻轻扫过, 外间浆声灯影交融,一片奢靡之景。花舫内静坐着一人,神情严肃, 面前的梨木几案上摆满了案牍书章。
陈翛挥退下人, 笑的有些无奈:“王公如此敬职,八百年出一次大理寺的门,竟也要带着章程纸笔。”
大理寺卿王晌淡淡地瞧了他一眼,大约也是个听不出什么乐呵的脾性,只示意他落座。
灯火澄澈, 陈翛余光瞥见王晌眼下一圈青黑,心道这位官爷自“死而复生”之后怕是没睡过好觉,也就打趣了一句, “王公离了大理寺几月, 如今一朝回府, 反倒睡不习惯了么?”
王晌揉了揉眉心, 颇为厌憎地回话道:“隔壁那狗畜生近来时常夜吠, 扰的人不能安眠, 总有一日我得打了它做汤喝。”陈翛思及住在大理寺的那几月,却不曾听见张公家的宝贝儿子乱叫, 如此想来,他倒是好运气。
客气的场面话说完了,王晌沉默了一会儿, 方道:“从前我当你是个聪明人,可就你带着府中私兵远去壁州一事来看,事情做的是真蠢。”
陈翛微微皱了眉,却并不见恼,他自顾自地为两人切了盏茶。玄衣相烹茶的手艺并不好,这些礼仪向来是世家子打小就要学的,后天再怎么拾补,也总差了那么一点儿火候。
王晌拧着眉看他,说:“这些年,我虽不理朝中事,却也知道你的名声。早些年,你可不是这幅闲散样子。”
陈翛将茶盏推至王晌面前,终于开口道:“若依着早年的性子,一年前大理寺失火之时,王公撞到我手里,可还有命回去?”他顿了顿,倒多了几分真心实意,“并非我移了心性,只是我终于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些什么罢了。”
王晌并不信他这话,“这些年明里暗里帮衬着李家,就是你想要的?带着私兵救下壁州那些废人,也是你想要的?”他哂笑了一声,“但凡早个十年,你来与我说这话,兴许我还会信上几分。”
“十二年前,你扳倒恩师,踩着许家人的尸骨得了这相位,那时你什么都没有,尚且有胆量如此;如今,你手底下这么多的人和权可供任用,却说为了正道......陈述安,换做是你,你能信这话?”
陈翛淡笑了一声,王晌这番话说的不无道理,他自己都被辩进去了,一时间竟下意识地怀疑自己是习惯性的算计还是动了真心。待得反应过来,陈翛不禁暗道这大理寺卿竟是一只狐狸,一只嘴巴比心要毒辣的老狐狸。
“王公三十岁承下大理寺卿一职,至今已有二十余年,远离官场一心只为了判案辨忠奸,不纳妻妾不育后代,任旁人多少银两都买不到你一句假话。这事自然做不得假,可若放到朝堂上讲,大约并无多少人觉得可信。”他抬眼,“诸位同僚只会思忖着王公究竟想要个什么价码,究竟在等着什么样的贵人。”
“旁人自有旁人的看法和猜度,他们心中的成见我无法撼动,也无意去撼动。”陈翛手套上的锦纹在光下忽明忽暗,他漫不经心回着话:“说到底,我与王公一样,看遍了世间污浊是非,临了也只是想着守一处安宁地。旁人若不来沾惹,我自是安生;可假设有人不知好歹,碰了一丝一毫,王公觉得,依着我这样的好性子,会轻易答应么?” ↑返回顶部↑
李棣看着繁华无双的登仙楼,心中却再不能平静。
第81章 疑证
侍人拨开珠帘, 陈翛弯着腰走进。两盏小荷灯悬在梁下,尾部系着的穗子自他面上轻轻扫过, 外间浆声灯影交融,一片奢靡之景。花舫内静坐着一人,神情严肃, 面前的梨木几案上摆满了案牍书章。
陈翛挥退下人, 笑的有些无奈:“王公如此敬职,八百年出一次大理寺的门,竟也要带着章程纸笔。”
大理寺卿王晌淡淡地瞧了他一眼,大约也是个听不出什么乐呵的脾性,只示意他落座。
灯火澄澈, 陈翛余光瞥见王晌眼下一圈青黑,心道这位官爷自“死而复生”之后怕是没睡过好觉,也就打趣了一句, “王公离了大理寺几月, 如今一朝回府, 反倒睡不习惯了么?”
王晌揉了揉眉心, 颇为厌憎地回话道:“隔壁那狗畜生近来时常夜吠, 扰的人不能安眠, 总有一日我得打了它做汤喝。”陈翛思及住在大理寺的那几月,却不曾听见张公家的宝贝儿子乱叫, 如此想来,他倒是好运气。
客气的场面话说完了,王晌沉默了一会儿, 方道:“从前我当你是个聪明人,可就你带着府中私兵远去壁州一事来看,事情做的是真蠢。”
陈翛微微皱了眉,却并不见恼,他自顾自地为两人切了盏茶。玄衣相烹茶的手艺并不好,这些礼仪向来是世家子打小就要学的,后天再怎么拾补,也总差了那么一点儿火候。
王晌拧着眉看他,说:“这些年,我虽不理朝中事,却也知道你的名声。早些年,你可不是这幅闲散样子。”
陈翛将茶盏推至王晌面前,终于开口道:“若依着早年的性子,一年前大理寺失火之时,王公撞到我手里,可还有命回去?”他顿了顿,倒多了几分真心实意,“并非我移了心性,只是我终于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些什么罢了。”
王晌并不信他这话,“这些年明里暗里帮衬着李家,就是你想要的?带着私兵救下壁州那些废人,也是你想要的?”他哂笑了一声,“但凡早个十年,你来与我说这话,兴许我还会信上几分。”
“十二年前,你扳倒恩师,踩着许家人的尸骨得了这相位,那时你什么都没有,尚且有胆量如此;如今,你手底下这么多的人和权可供任用,却说为了正道......陈述安,换做是你,你能信这话?”
陈翛淡笑了一声,王晌这番话说的不无道理,他自己都被辩进去了,一时间竟下意识地怀疑自己是习惯性的算计还是动了真心。待得反应过来,陈翛不禁暗道这大理寺卿竟是一只狐狸,一只嘴巴比心要毒辣的老狐狸。
“王公三十岁承下大理寺卿一职,至今已有二十余年,远离官场一心只为了判案辨忠奸,不纳妻妾不育后代,任旁人多少银两都买不到你一句假话。这事自然做不得假,可若放到朝堂上讲,大约并无多少人觉得可信。”他抬眼,“诸位同僚只会思忖着王公究竟想要个什么价码,究竟在等着什么样的贵人。”
“旁人自有旁人的看法和猜度,他们心中的成见我无法撼动,也无意去撼动。”陈翛手套上的锦纹在光下忽明忽暗,他漫不经心回着话:“说到底,我与王公一样,看遍了世间污浊是非,临了也只是想着守一处安宁地。旁人若不来沾惹,我自是安生;可假设有人不知好歹,碰了一丝一毫,王公觉得,依着我这样的好性子,会轻易答应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