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2 / 3)
按照张骞的遗愿,他最终被安葬在了他的家乡,他阔别多年的故土。
长安的丧仪毕,刘据代表皇帝陛下,送护送他灵柩回乡的家人出了长安城。
回来时,刘彻正坐在宣室殿前,眺望远方的天空。
建元二年,刘彻登基的第二年,张骞第一次奉命出使西域,自那以后,他离开长安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留在长安的时间。
这些年间,朝中来往诸多公卿权贵,很少能有人在皇帝陛下心中留下痕迹,毕竟想要为他效命的人数不胜数。
但张骞,他是不一样的。纵然他留在长安留在刘彻身边的时间是如此短暂,然而他所做的事在刘彻心里掀起了巨大的风浪。
大汉之外的国度,广阔的世界,人生的短暂,种种感受,让很有文学修养的皇帝陛下很是有些郁郁。
“阿翁,你听过一个传说吗,死去的人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刘据在父亲身边坐下,“现在,博望侯可以看到天下的每一个角落了。”
刘彻垂了垂眼睛:“朕记得,你向来不信这些传说。”
刘据望着蔚蓝的天空:“有时候,我想相信。”
刘彻抬手揉了揉他的头,惋惜地叹道:“张子文呐。”
“阿翁。”过了一会儿,刘据又道,“明天我带轻越来陪您,好吗?”
“嗯?”刘彻愣了愣,笑道,“好啊,多让朕的小孙儿见见朕。”
刘据亦笑道:“也可能是小孙女,阿翁,我们要做两手准备。”
刘彻便不笑了。
刘据拍拍他的背:“阿翁,我是怕您失望嘛,就……如果您做好了是小孙女的准备,到时候给您个孙儿,岂不是意外之喜?”
刘彻没撑住笑了一声,道:“巧言令色!你分明是安慰朕,还不肯顺着朕说话!”
“那我也不能顾头不顾腚啊,这会儿安慰好您了,将来您再失望,我可就……”刘据的话并没有能说完,他的头就被人敲了一记。
“阿翁,你怎么打我?”刘据委屈巴巴道。
刘彻虎着脸道:“真是什么话都说,我堂堂大汉太子,说什么顾头不顾……成何体统!”
刘据茫然道:“这话怎么了吗?要不我说顾头不顾臀……哎哟!”又挨了一记的刘据忙求饶,“不说了不说了,阿翁,我不说了!”
刘彻哼道:“朕瞧你这么没个顾忌的样子,定然教养不好朕的孙儿,将来皇孙就由朕来教,女孙送到椒房殿,皇后素来是会教孩子的。”
刘彻对卫子夫的感情已经被他忘在了过去,但身为皇帝,他肯定皇后的能力。
刘据忙道:“皇孙肯定交给您啊,阿翁,您教出来的孩子是最好的!不过女孙就不必麻烦阿母了,她阿母会教的,轻越多好啊,她会教孩子。”
作为有皇位继承的天子,皇帝陛下很重男轻女,因此对于将来女孙的教养很容易松口,但皇孙关乎社稷,见太子不打磕绊的就同意了,刘彻倒有些疑虑:“你这么轻易就把儿子交给朕教导了?”
刘据眨眨眼睛,很是疑惑道:“阿翁,我的孩子不就是您的孙儿么,教给您教导,不是理所当然吗?我为什么不愿意?”
刘彻想了想,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你这么痛快就愿意,朕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你不会又在偷偷打算什么坏主意了吧?”
刘据哀怨地看着他爹:“阿翁,原来在你眼里,我是这样的人,唉,我真伤心。”
刘彻抚着下巴道:“这就对了。”
刘据:“……” ↑返回顶部↑
长安的丧仪毕,刘据代表皇帝陛下,送护送他灵柩回乡的家人出了长安城。
回来时,刘彻正坐在宣室殿前,眺望远方的天空。
建元二年,刘彻登基的第二年,张骞第一次奉命出使西域,自那以后,他离开长安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留在长安的时间。
这些年间,朝中来往诸多公卿权贵,很少能有人在皇帝陛下心中留下痕迹,毕竟想要为他效命的人数不胜数。
但张骞,他是不一样的。纵然他留在长安留在刘彻身边的时间是如此短暂,然而他所做的事在刘彻心里掀起了巨大的风浪。
大汉之外的国度,广阔的世界,人生的短暂,种种感受,让很有文学修养的皇帝陛下很是有些郁郁。
“阿翁,你听过一个传说吗,死去的人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刘据在父亲身边坐下,“现在,博望侯可以看到天下的每一个角落了。”
刘彻垂了垂眼睛:“朕记得,你向来不信这些传说。”
刘据望着蔚蓝的天空:“有时候,我想相信。”
刘彻抬手揉了揉他的头,惋惜地叹道:“张子文呐。”
“阿翁。”过了一会儿,刘据又道,“明天我带轻越来陪您,好吗?”
“嗯?”刘彻愣了愣,笑道,“好啊,多让朕的小孙儿见见朕。”
刘据亦笑道:“也可能是小孙女,阿翁,我们要做两手准备。”
刘彻便不笑了。
刘据拍拍他的背:“阿翁,我是怕您失望嘛,就……如果您做好了是小孙女的准备,到时候给您个孙儿,岂不是意外之喜?”
刘彻没撑住笑了一声,道:“巧言令色!你分明是安慰朕,还不肯顺着朕说话!”
“那我也不能顾头不顾腚啊,这会儿安慰好您了,将来您再失望,我可就……”刘据的话并没有能说完,他的头就被人敲了一记。
“阿翁,你怎么打我?”刘据委屈巴巴道。
刘彻虎着脸道:“真是什么话都说,我堂堂大汉太子,说什么顾头不顾……成何体统!”
刘据茫然道:“这话怎么了吗?要不我说顾头不顾臀……哎哟!”又挨了一记的刘据忙求饶,“不说了不说了,阿翁,我不说了!”
刘彻哼道:“朕瞧你这么没个顾忌的样子,定然教养不好朕的孙儿,将来皇孙就由朕来教,女孙送到椒房殿,皇后素来是会教孩子的。”
刘彻对卫子夫的感情已经被他忘在了过去,但身为皇帝,他肯定皇后的能力。
刘据忙道:“皇孙肯定交给您啊,阿翁,您教出来的孩子是最好的!不过女孙就不必麻烦阿母了,她阿母会教的,轻越多好啊,她会教孩子。”
作为有皇位继承的天子,皇帝陛下很重男轻女,因此对于将来女孙的教养很容易松口,但皇孙关乎社稷,见太子不打磕绊的就同意了,刘彻倒有些疑虑:“你这么轻易就把儿子交给朕教导了?”
刘据眨眨眼睛,很是疑惑道:“阿翁,我的孩子不就是您的孙儿么,教给您教导,不是理所当然吗?我为什么不愿意?”
刘彻想了想,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你这么痛快就愿意,朕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你不会又在偷偷打算什么坏主意了吧?”
刘据哀怨地看着他爹:“阿翁,原来在你眼里,我是这样的人,唉,我真伤心。”
刘彻抚着下巴道:“这就对了。”
刘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