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1 / 3)
尽管扶苏说得头头是道,但他也不过是初次实践,他们可以互相分享交流经验。
至于李承乾,刘据发誓,他肯定会窥屏。
……
丞相李蔡之子侵占先帝园寝一事引起了皇帝陛下勃然大怒,他下令廷尉府依法严办,但鉴于丞相主动带儿子自首请罪,他儿子虽小命不保,李蔡却能保住他的丞相之位,只是削了他身为乐安侯的食邑作为处罚。
此外,因为此事带来的连带效应,皇帝陛下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严查违法乱占地一事,并将此事全权交给太子主理,由廷尉张汤协理。
初秋天气渐渐凉爽,但听到皇帝陛下诏令的公卿权贵们却出了一身又一身汗,张汤就是皇帝陛下的一条狗,皇帝让他咬谁他咬谁,这下定然是皇帝陛下又来折腾他们了!
还有太子!天家父子倒是一条心的紧,权贵公卿们却只觉得儿孙们的前程一片昏暗。
但刘据是不管这些议论的,得到旨意后,他立刻让张汤派人到各地严查。
张汤办事向来是雷厉风行的,他手底下的人也不遑多让,一时之间,各地豪强权贵噤若寒蝉,但廷尉府在民间的名声却出人意料的好了起来。
相比于朝堂之上人人恨不得生吞了张汤,民间因为廷尉府严查占地一事而夺回自己田地的老百姓,都对廷尉府感念不已。
当然,因太子主办,他的命令传到各地,也让大汉的老百姓第二次听到了太子二字。
上次还是陛下嘉奖太子仁孝,这次则是为民做主,太子自然在民间得了个好名声。
另一边,失去了儿子的李蔡颓丧了好些时日,直到丞相府中的长史来告诉他,丞相,你再不干活,陛下就会发现,有没有丞相都不耽误大汉一天比一天强盛,那你可就彻底完啦!
李蔡当即惊出一身冷汗,他打起精神观察几日,发现在他随意应付公事的这段日子里,没有一个人受到影响,大汉更是……有他没他一个样。
李蔡:“……”
我竟然这么无足轻重吗?
两道重击之下,李蔡没有如长史预料的那般振作起来,而是直接一病不起了。
——李蔡不知道,大司马为他分担了多少工作,他其实真的挺重要。可惜,没有人能读懂李蔡的心声,也就没有人去向他解释。
刘据听说李蔡病重时,已经是九月中旬,又到了一年一度诸侯王朝觐的日子。
在这个时候,皇帝陛下下令,恢复了之前被废除的齐国和燕国,并将江都国改名为广陵国。
除太子外,皇帝陛下还有三子,这道旨意一出,众人都知道,这是有意分封其余三位皇子的意思。
不过诸侯王们并不关心这些,他们看着传闻中重病过一场的皇帝陛下跟以前一样神采奕奕,纷纷在心里咒骂传言不实。
李蔡从孝文皇帝时就已经入仕了,岁数要长皇帝陛下许多,这一病眼瞧着就起不来了。
皇帝陛下并没有在这时候落井下石,反而遣人去瞧了他的病,又让他好生养病,丞相之位留着等他康复。
然而刘彻并不知道李蔡的病因,他好心的安慰起了反作用,他派人过去李家的当天晚上,李蔡就咽气了。
次日一早,天家父子刚用过膳,丞相府就来报丧了。
刘彻:“……”
刘据:“……”
刘彻揉揉鼻梁,难得自我怀疑了:“朕昨日没让人传什么刺激他的话吧?朕不是让他好生养病吗?”
刘据忙道:“阿翁,这就是个巧合,跟您无关,天底下巧合多了去了,我今天过来还险些跌了一跤呢,总不能怪李丞相吧?” ↑返回顶部↑
至于李承乾,刘据发誓,他肯定会窥屏。
……
丞相李蔡之子侵占先帝园寝一事引起了皇帝陛下勃然大怒,他下令廷尉府依法严办,但鉴于丞相主动带儿子自首请罪,他儿子虽小命不保,李蔡却能保住他的丞相之位,只是削了他身为乐安侯的食邑作为处罚。
此外,因为此事带来的连带效应,皇帝陛下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严查违法乱占地一事,并将此事全权交给太子主理,由廷尉张汤协理。
初秋天气渐渐凉爽,但听到皇帝陛下诏令的公卿权贵们却出了一身又一身汗,张汤就是皇帝陛下的一条狗,皇帝让他咬谁他咬谁,这下定然是皇帝陛下又来折腾他们了!
还有太子!天家父子倒是一条心的紧,权贵公卿们却只觉得儿孙们的前程一片昏暗。
但刘据是不管这些议论的,得到旨意后,他立刻让张汤派人到各地严查。
张汤办事向来是雷厉风行的,他手底下的人也不遑多让,一时之间,各地豪强权贵噤若寒蝉,但廷尉府在民间的名声却出人意料的好了起来。
相比于朝堂之上人人恨不得生吞了张汤,民间因为廷尉府严查占地一事而夺回自己田地的老百姓,都对廷尉府感念不已。
当然,因太子主办,他的命令传到各地,也让大汉的老百姓第二次听到了太子二字。
上次还是陛下嘉奖太子仁孝,这次则是为民做主,太子自然在民间得了个好名声。
另一边,失去了儿子的李蔡颓丧了好些时日,直到丞相府中的长史来告诉他,丞相,你再不干活,陛下就会发现,有没有丞相都不耽误大汉一天比一天强盛,那你可就彻底完啦!
李蔡当即惊出一身冷汗,他打起精神观察几日,发现在他随意应付公事的这段日子里,没有一个人受到影响,大汉更是……有他没他一个样。
李蔡:“……”
我竟然这么无足轻重吗?
两道重击之下,李蔡没有如长史预料的那般振作起来,而是直接一病不起了。
——李蔡不知道,大司马为他分担了多少工作,他其实真的挺重要。可惜,没有人能读懂李蔡的心声,也就没有人去向他解释。
刘据听说李蔡病重时,已经是九月中旬,又到了一年一度诸侯王朝觐的日子。
在这个时候,皇帝陛下下令,恢复了之前被废除的齐国和燕国,并将江都国改名为广陵国。
除太子外,皇帝陛下还有三子,这道旨意一出,众人都知道,这是有意分封其余三位皇子的意思。
不过诸侯王们并不关心这些,他们看着传闻中重病过一场的皇帝陛下跟以前一样神采奕奕,纷纷在心里咒骂传言不实。
李蔡从孝文皇帝时就已经入仕了,岁数要长皇帝陛下许多,这一病眼瞧着就起不来了。
皇帝陛下并没有在这时候落井下石,反而遣人去瞧了他的病,又让他好生养病,丞相之位留着等他康复。
然而刘彻并不知道李蔡的病因,他好心的安慰起了反作用,他派人过去李家的当天晚上,李蔡就咽气了。
次日一早,天家父子刚用过膳,丞相府就来报丧了。
刘彻:“……”
刘据:“……”
刘彻揉揉鼻梁,难得自我怀疑了:“朕昨日没让人传什么刺激他的话吧?朕不是让他好生养病吗?”
刘据忙道:“阿翁,这就是个巧合,跟您无关,天底下巧合多了去了,我今天过来还险些跌了一跤呢,总不能怪李丞相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