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3 / 3)
刘据摇摇头,道:“没什么,张廷尉,我只是忽然有些好奇,你有几个儿子?”
张汤显然不大相信刘据的搪塞,但他又不能向太子追根究底,只好如实答道:“臣有两个儿子。”
刘据又问道:“年龄几何?可曾入仕了?是在做郎官吗?”
张汤道:“臣之长子年方十三岁,次子更年幼,尚在读书,并未入仕。”
“哦。”刘据便道,“张廷尉,你好生为陛下做事,唯陛下命是从,将来你两个儿子前程都差不了。”
张汤虽不明所以,还是顺着太子的话道:“臣向来如此。”
他又没做什么违拗陛下意思的事,陛下没必要让太子来敲打他,太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太子真的很奇怪,张汤想,但太子并不像无的放矢的人,难道自己当真有什么疏失吗?
张汤斟酌片刻,决定还是要好生自省反思下。
刘据也只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对于皇帝陛下来说,臣子得证明自己是有用的,而且得是他需要的作用。
张汤之死的直接原因是丞相之争,但归根到底还是他得罪了太多人,皇帝陛下要用他的命平众怒,就像推恩令后主父偃必须要死。
如果张汤能让皇帝陛下认为他还有除死之外的可用之处,暂时是别人代替不了的,那他就能多活几年。
但究竟是几年,刘据也不能保证。
就像李蔡一样,他们暂时都还会为皇帝陛下所用,但何时他们会被舍弃,那要看在皇帝陛下眼中,他们何时无用,或者说何时他们的死比他们活着更加有用。
这是汉武大帝的用人策略,刘据一直试图效仿父亲,但……他的眼光与能力当然是及不上父亲的,那就成东施效颦了。
在张汤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一路上刘据也进行了切实的反思。
刘据只是当了两千多年的鬼,就算知道再多后来的历史,但智商这个东西显然是没法靠时间提升的,不过好在能力是可以锻炼的。
刘据算了算,他爹还能活三十多年,自己学习的时间肯定是有的,只要他不跟父亲如上辈子那般生疏。
上辈子刘据活了不到四十年,他及冠后有几年还常听父亲教诲,但后来他们就渐行渐远了。
可能是觉得自己长大了?刘据已经不大能想起来自己那时候的想法了。
果然,刘据想,我还是得去找扶苏讨论一下如何长久的维持和父亲亲近的关系。 ↑返回顶部↑
张汤显然不大相信刘据的搪塞,但他又不能向太子追根究底,只好如实答道:“臣有两个儿子。”
刘据又问道:“年龄几何?可曾入仕了?是在做郎官吗?”
张汤道:“臣之长子年方十三岁,次子更年幼,尚在读书,并未入仕。”
“哦。”刘据便道,“张廷尉,你好生为陛下做事,唯陛下命是从,将来你两个儿子前程都差不了。”
张汤虽不明所以,还是顺着太子的话道:“臣向来如此。”
他又没做什么违拗陛下意思的事,陛下没必要让太子来敲打他,太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太子真的很奇怪,张汤想,但太子并不像无的放矢的人,难道自己当真有什么疏失吗?
张汤斟酌片刻,决定还是要好生自省反思下。
刘据也只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对于皇帝陛下来说,臣子得证明自己是有用的,而且得是他需要的作用。
张汤之死的直接原因是丞相之争,但归根到底还是他得罪了太多人,皇帝陛下要用他的命平众怒,就像推恩令后主父偃必须要死。
如果张汤能让皇帝陛下认为他还有除死之外的可用之处,暂时是别人代替不了的,那他就能多活几年。
但究竟是几年,刘据也不能保证。
就像李蔡一样,他们暂时都还会为皇帝陛下所用,但何时他们会被舍弃,那要看在皇帝陛下眼中,他们何时无用,或者说何时他们的死比他们活着更加有用。
这是汉武大帝的用人策略,刘据一直试图效仿父亲,但……他的眼光与能力当然是及不上父亲的,那就成东施效颦了。
在张汤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一路上刘据也进行了切实的反思。
刘据只是当了两千多年的鬼,就算知道再多后来的历史,但智商这个东西显然是没法靠时间提升的,不过好在能力是可以锻炼的。
刘据算了算,他爹还能活三十多年,自己学习的时间肯定是有的,只要他不跟父亲如上辈子那般生疏。
上辈子刘据活了不到四十年,他及冠后有几年还常听父亲教诲,但后来他们就渐行渐远了。
可能是觉得自己长大了?刘据已经不大能想起来自己那时候的想法了。
果然,刘据想,我还是得去找扶苏讨论一下如何长久的维持和父亲亲近的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