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1 / 3)
一则,这回生病,刘据什么话都在他爹跟前说了,倒不怕外头那些传闻。
二则,刘据一直不能忘记病中他爹不甚清醒时说的那句话,还有他似乎看破生死的表现,这些不对劲刘据尚且不得解。
所以,刘据并不打算怎么慎重的对待皇帝陛下,他想更加随意些,以此来验证他的猜测。
不过这些话没办法同母亲说,刘据只要让她安心就够了。
刘据笑着安抚道:“阿母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刘沅亦笑道:“阿母不必担心,据儿也不是小孩儿了,您瞧这些年,阿翁哪有挑过据儿的错处,可见阿弟事事都是极妥帖的。”
“嗯。”卫子夫拍拍儿子的手,话中带了心疼,“据儿素来懂事。”
刘沅见状又道:“往常七八月间阿翁鲜少在未央宫待着,上林苑有山有水,很是凉爽,倒也适宜避暑,偏阿翁这会儿回来,想必是为了替据儿伸张呢。”
卫子夫一想,的确,皇帝陛下是个爱享受的人,能让他在七月回到未央宫,除了军政大事,从前再没别的,如今皇帝陛下都不惧酷暑了,可见他对据儿的重视。
“到底是沅儿比阿母强,我也是老了,脑子不中用了。”卫子夫笑道。
刘据忙笑道:“阿母说这种话,多少人要无地自容了,你这会儿跟阿姊出去,让那不认识你们的人瞧瞧,定会说你们是姊妹!”
刘沅附和道:“正是,我瞧着阿母与我像是一般年纪呢。”
虽则知晓这些话是掺了水分的,但不妨碍卫子夫眉开眼笑,她摆摆手:“哎哟,你们可别说了,传出去才是要让人笑话。阿母再不说这种话,你们也不许说了。”
刘据笑道:“我跟阿姊是实话实说。”
“就是,阿母,我们再真心不过了。”刘沅亦笑道。
这边正笑着,外头进来宫人回禀:“陛下请太子殿下去宣室殿。”
卫子夫忙道:“据儿快去罢,别让陛下久等。”
刘据应了一声,又过去捏了捏晗儿的小脸:“舅舅走了,下次再陪你玩。”
刘沅忙将小孩儿拉过来,笑道:“你快别逗他,不然不让你走了。”
“那我跑了。”说着话,不等小孩儿反应过来,刘据就踮起脚尖来跑走了。
卫子夫失笑:“他也成孩子了。”
……
宣室殿中,皇帝陛下很是不满:“只惦记着你阿母,怎么不见你惦记朕?今日除了一早过来问安,你来瞧过朕吗?”
刘据:“……”
刘据努力心平气和地同他讲道理:“阿翁,我每日只两次去向阿母问安,其余的时间不是在读书,就是随您听政和听您教导,不管怎么算,我同您一起都是超过陪阿母的。”
刘彻不跟他讲道理:“朕问你,太子,在你心里头,是阿母占首位,还是阿翁占首位?”
刘据扶额:“阿翁,我们不建议跟孩子问这种问题,会破坏团结,还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不肯说,那就是……”
抢在皇帝陛下前,刘据道:“大汉的江山社稷,阿翁,在我心里,大汉排在首位。”
这个回答未免太标准太正确,皇帝陛下一时竟无言以对,懊恼半晌,他又道:“谁是第二位?” ↑返回顶部↑
二则,刘据一直不能忘记病中他爹不甚清醒时说的那句话,还有他似乎看破生死的表现,这些不对劲刘据尚且不得解。
所以,刘据并不打算怎么慎重的对待皇帝陛下,他想更加随意些,以此来验证他的猜测。
不过这些话没办法同母亲说,刘据只要让她安心就够了。
刘据笑着安抚道:“阿母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刘沅亦笑道:“阿母不必担心,据儿也不是小孩儿了,您瞧这些年,阿翁哪有挑过据儿的错处,可见阿弟事事都是极妥帖的。”
“嗯。”卫子夫拍拍儿子的手,话中带了心疼,“据儿素来懂事。”
刘沅见状又道:“往常七八月间阿翁鲜少在未央宫待着,上林苑有山有水,很是凉爽,倒也适宜避暑,偏阿翁这会儿回来,想必是为了替据儿伸张呢。”
卫子夫一想,的确,皇帝陛下是个爱享受的人,能让他在七月回到未央宫,除了军政大事,从前再没别的,如今皇帝陛下都不惧酷暑了,可见他对据儿的重视。
“到底是沅儿比阿母强,我也是老了,脑子不中用了。”卫子夫笑道。
刘据忙笑道:“阿母说这种话,多少人要无地自容了,你这会儿跟阿姊出去,让那不认识你们的人瞧瞧,定会说你们是姊妹!”
刘沅附和道:“正是,我瞧着阿母与我像是一般年纪呢。”
虽则知晓这些话是掺了水分的,但不妨碍卫子夫眉开眼笑,她摆摆手:“哎哟,你们可别说了,传出去才是要让人笑话。阿母再不说这种话,你们也不许说了。”
刘据笑道:“我跟阿姊是实话实说。”
“就是,阿母,我们再真心不过了。”刘沅亦笑道。
这边正笑着,外头进来宫人回禀:“陛下请太子殿下去宣室殿。”
卫子夫忙道:“据儿快去罢,别让陛下久等。”
刘据应了一声,又过去捏了捏晗儿的小脸:“舅舅走了,下次再陪你玩。”
刘沅忙将小孩儿拉过来,笑道:“你快别逗他,不然不让你走了。”
“那我跑了。”说着话,不等小孩儿反应过来,刘据就踮起脚尖来跑走了。
卫子夫失笑:“他也成孩子了。”
……
宣室殿中,皇帝陛下很是不满:“只惦记着你阿母,怎么不见你惦记朕?今日除了一早过来问安,你来瞧过朕吗?”
刘据:“……”
刘据努力心平气和地同他讲道理:“阿翁,我每日只两次去向阿母问安,其余的时间不是在读书,就是随您听政和听您教导,不管怎么算,我同您一起都是超过陪阿母的。”
刘彻不跟他讲道理:“朕问你,太子,在你心里头,是阿母占首位,还是阿翁占首位?”
刘据扶额:“阿翁,我们不建议跟孩子问这种问题,会破坏团结,还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不肯说,那就是……”
抢在皇帝陛下前,刘据道:“大汉的江山社稷,阿翁,在我心里,大汉排在首位。”
这个回答未免太标准太正确,皇帝陛下一时竟无言以对,懊恼半晌,他又道:“谁是第二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