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更别提,他还要被迫当着汉朝臣子的面跳什么舞,左右贤王、还有被俘虏来的相国、王子等都参与了这场表演。
  舞蹈有粗犷和柔美之分,一群草原上来的汉子要跳舞,自然得是跳粗犷的、充满野性美的舞蹈。
  凭良心讲,大汉上至皇帝陛下,下到寻常朝臣,都对匈奴君臣的表演十分满意。
  至于匈奴君臣心里的感受,不好意思,这里没人关心呢。
  欣赏完舞蹈,心情愉快的皇帝陛下照例给了赏赐,伊稚斜那张脸都要笑僵了,还是得谢恩。
  末了皇帝陛下还十分遗憾:“可惜,这样的舞蹈,朕以后看不到了。”
  伊稚斜眉毛一跳,大汉皇帝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然后他就听到太子殿下十分孝顺地建议道:“阿翁既然这样喜爱伊稚斜单于,不如咱们留他多住些日子,单于,你看呢,你喜欢我阿翁吗?”
  伊稚斜:“……”
  他不喜欢,给他一把刀,现在他就能和汉朝皇帝同归于尽。
  伊稚斜的汉话说得很熟练,并不需要人翻译:“多谢太子殿下好意,只是臣回到草原上,才能更好为陛下效力,恐怕不能长久留在长安。”
  太子天真地说道:“可我瞧你们匈奴这些人呢,不差你一个,单于,不如你让位给他们,留在长安城多好,我听舅舅和表兄说,草原上可不如长安好。”
  伊稚斜脸色青一块紫一块,别提多好看了,刘彻看够了,方慢悠悠开口:“太子年岁小,口无遮拦,可他是真心为单于好,朕想,单于能理解太子的好意,是吗?”
  伊稚斜打落牙齿活血吞,忍气吞声道:“是。”
  皇帝陛下不是爱落井下石的人,但太祖的白登之围以及高皇后当年所受的屈辱,他总得找回来,方才不负先人。
  在伊稚斜度日如年的等待中,皇帝陛下终于开了尊口:“如此,单于择日回草原罢。”
  伊稚斜那颗心终于落回了原位,只要能回到草原,他就有大仇得报的机会。
  在伊稚斜的预想中,就像汉朝皇帝一样,他们匈奴人也会世代不忘这个深仇大恨,有朝一日,他的后人定会一雪前耻!
  伊稚斜不知道的是,当汉匈之间不再有战争,当汉匈的平民百姓开始交往通商开始婚嫁,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朝的文化会慢慢传入草原,匈奴的文化也会影响汉人,他们互相融合,再也不分彼此。
  ……
  伊稚斜很快离开了长安,跟随他回去的有一部分他的属下,更多的则是留在了大汉,成为了汉朝的将士和臣子。
  在他们走后,刘彻带着刘据去拜祭长陵、霸陵和阳陵,也就是汉太祖刘邦、汉文帝刘恒以及汉景帝刘启。
  从辈分算,第一个祭拜的肯定是大汉的老祖宗刘邦,也就是被皇帝陛下惦记了许久,白登之围的受害者。
  而文帝的霸陵与亲爹隔了一条渭河,刘据跟他爹还得颠颠跑到那边再跑回来,因为景帝的阳陵跟长陵同在渭河这边。
  刘据想了想,西汉的皇帝中,渭河那边有两处陵寝,分别是汉文帝的霸陵和汉宣帝的杜陵——两个由朝臣推举而非先帝认定的皇帝。
  而他爹的茂陵和祖父的阳陵在渭河这一边相隔最远的距离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汉景帝当年苛待了这个儿子,以至于汉武帝选陵寝时都要离他爹远远的。
  但其实……他爹就是看风水而已。
  刘据托着下巴思索着,刘彻戳了戳儿子的脸颊,问道:“据儿,想什么呢,也不说话。”
  刘据下意识道:“想我以后得和阿翁埋近点儿。”
  刘彻顿了顿,到底没敲儿子的头,毕竟身后事,确实得活着的时候开始打算,尤其是对于皇帝来说,陵寝都是登基就开始建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