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2 / 3)
不过皇帝陛下并未因为有了新欢就立刻忘了旧爱,王夫人那里得到的恩宠虽不免减少了,但陛下眼里还是有她的。
父亲后宫的事刘据肯定不好打听,他也就是偶尔听到人八卦两声,并不放在心上。
还是那句话,刘据的敌人从来不是这些人,就算李夫人有个叫李广利的兄弟,就算李广利心里有不少小九九,但他们谁能玩得过皇帝陛下?
试图算计皇帝陛下的人,谁得到好下场了?
何况,李广利冒头的时候还早着呢,即便要对付他,刘据也并不着急。
再者,刘据将印刷术献给皇帝陛下后,印刷术带来的震惊可比纸张高上太多了,而皇帝陛下想到的事情就更加多了,因此,他竟然暂且没心思召见后宫的新爱旧欢了。
李夫人的盛宠维持的时间有点短,虽然后头皇帝陛下想起来她肯定还会风光无限,但这一时半刻的宫里没人能预知未来,刘据怕李夫人被势利眼小人怠慢,等他爹想起来会怪罪皇后,因此特地提醒母亲照应下李夫人。
——就算是给平阳公主面子也行,将来皇帝陛下说不定还得赞两句皇后管理后宫有方,他们也来个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汉武大帝和秦始皇帝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印刷术好,所以它得是绝密,这个手艺只能交给被严密监守的匠人,而监守他们的,更得是皇帝陛下心腹中的心腹,还要再三令五申才行。
刘据完全理解封建帝王有关于这方便的恐惧,人才是越多越好的,但读书人是不需要太多的,底层老百姓是不需要识字读书的。
封建王朝需要一批种地交税服徭役的人,他们必须不能问为什么,这样封建帝王才能顺利统治他们。
忙完印刷术的事,征匈奴的两支大军就要出发了,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和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各带一支,剑锋直指匈奴腹地漠北。
皇帝陛下带着太子亲自将大军送到城外,直到大军远去,他才伸手牵住太子的手,道:“回宫。”
刘据仰头看了看父亲紧绷的脸色,轻声道:“阿翁,舅舅和表兄一定会凯旋的。”
刘彻垂眸,眼中是一片肃然:“我大将军、骠骑将军,向来战无不胜。”
刘据重*重点头。
这一次和上辈子一样,皇帝陛下将原本计划的霍去病出定襄,改成了卫青,因为他听闻单于东去,霍去病这一次是奔着单于而去的。
这或许是匈奴的阴谋,难道伊稚斜认为大将军比骠骑将军更好对付吗?
刘据不这么认为,鉴于匈奴人在大将军身上吃的亏可不比在骠骑将军身上吃的亏少。
但不论因由是什么,总归皇帝陛下得到了这个消息,而刘据没办法证明它是假的,因此他就没有理由说服父亲改变主意。
而刘据其实也觉得没有必要改变主意,霍去病仍旧去封狼居胥,或者能取得更多的战果,而卫青……他未必就不会改变上一次让伊稚斜逃脱的结局。
风沙漫天时,望远镜或许没什么作用,但指南针的作用可就很重要了,即便李广和赵食其拿着指南针还是要迷路,但卫青有这么一个得力的辅助工具,就有很大的机会能够追上伊稚斜。
没道理上辈子让伊稚斜给跑了,这辈子装备更加精良的汉军还能再让伊稚斜跑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次还是让伊稚斜跑了,就算伊稚斜运气就是这么好,但大汉又不是只有这一次机会了。
因为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刘据一定会阻止霍去病两年之后的死亡,只要年轻的冠军侯仍在,什么匈奴单于,他算什么东西!
李映忍了又忍,到底没说丧气话,只是道:“那,殿下,你再去瞧瞧青霉素,就算做一点出来呢,到时候给冠军侯用是能救命的。”
刘据难得赞同了李映,当即去催正在制作大蒜素的那群方士去了。
大军出征后,未央宫的气氛沉寂了许多,谁都知道皇帝陛下的心如今在千里之外的草原大漠上,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大幅动作的,唯恐惹了皇帝陛下不悦,丢了小命。
除了打匈奴,未央宫中当然还有许多别的事做,比如说,耽搁了一年的棉花种植。
尚未到四月,就要开始忙棉花的事,而这件事需要皇帝、皇后、太子三个人出马,一时之间,倒引得宫内宫外诸多人侧目。 ↑返回顶部↑
父亲后宫的事刘据肯定不好打听,他也就是偶尔听到人八卦两声,并不放在心上。
还是那句话,刘据的敌人从来不是这些人,就算李夫人有个叫李广利的兄弟,就算李广利心里有不少小九九,但他们谁能玩得过皇帝陛下?
试图算计皇帝陛下的人,谁得到好下场了?
何况,李广利冒头的时候还早着呢,即便要对付他,刘据也并不着急。
再者,刘据将印刷术献给皇帝陛下后,印刷术带来的震惊可比纸张高上太多了,而皇帝陛下想到的事情就更加多了,因此,他竟然暂且没心思召见后宫的新爱旧欢了。
李夫人的盛宠维持的时间有点短,虽然后头皇帝陛下想起来她肯定还会风光无限,但这一时半刻的宫里没人能预知未来,刘据怕李夫人被势利眼小人怠慢,等他爹想起来会怪罪皇后,因此特地提醒母亲照应下李夫人。
——就算是给平阳公主面子也行,将来皇帝陛下说不定还得赞两句皇后管理后宫有方,他们也来个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汉武大帝和秦始皇帝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印刷术好,所以它得是绝密,这个手艺只能交给被严密监守的匠人,而监守他们的,更得是皇帝陛下心腹中的心腹,还要再三令五申才行。
刘据完全理解封建帝王有关于这方便的恐惧,人才是越多越好的,但读书人是不需要太多的,底层老百姓是不需要识字读书的。
封建王朝需要一批种地交税服徭役的人,他们必须不能问为什么,这样封建帝王才能顺利统治他们。
忙完印刷术的事,征匈奴的两支大军就要出发了,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和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各带一支,剑锋直指匈奴腹地漠北。
皇帝陛下带着太子亲自将大军送到城外,直到大军远去,他才伸手牵住太子的手,道:“回宫。”
刘据仰头看了看父亲紧绷的脸色,轻声道:“阿翁,舅舅和表兄一定会凯旋的。”
刘彻垂眸,眼中是一片肃然:“我大将军、骠骑将军,向来战无不胜。”
刘据重*重点头。
这一次和上辈子一样,皇帝陛下将原本计划的霍去病出定襄,改成了卫青,因为他听闻单于东去,霍去病这一次是奔着单于而去的。
这或许是匈奴的阴谋,难道伊稚斜认为大将军比骠骑将军更好对付吗?
刘据不这么认为,鉴于匈奴人在大将军身上吃的亏可不比在骠骑将军身上吃的亏少。
但不论因由是什么,总归皇帝陛下得到了这个消息,而刘据没办法证明它是假的,因此他就没有理由说服父亲改变主意。
而刘据其实也觉得没有必要改变主意,霍去病仍旧去封狼居胥,或者能取得更多的战果,而卫青……他未必就不会改变上一次让伊稚斜逃脱的结局。
风沙漫天时,望远镜或许没什么作用,但指南针的作用可就很重要了,即便李广和赵食其拿着指南针还是要迷路,但卫青有这么一个得力的辅助工具,就有很大的机会能够追上伊稚斜。
没道理上辈子让伊稚斜给跑了,这辈子装备更加精良的汉军还能再让伊稚斜跑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次还是让伊稚斜跑了,就算伊稚斜运气就是这么好,但大汉又不是只有这一次机会了。
因为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刘据一定会阻止霍去病两年之后的死亡,只要年轻的冠军侯仍在,什么匈奴单于,他算什么东西!
李映忍了又忍,到底没说丧气话,只是道:“那,殿下,你再去瞧瞧青霉素,就算做一点出来呢,到时候给冠军侯用是能救命的。”
刘据难得赞同了李映,当即去催正在制作大蒜素的那群方士去了。
大军出征后,未央宫的气氛沉寂了许多,谁都知道皇帝陛下的心如今在千里之外的草原大漠上,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大幅动作的,唯恐惹了皇帝陛下不悦,丢了小命。
除了打匈奴,未央宫中当然还有许多别的事做,比如说,耽搁了一年的棉花种植。
尚未到四月,就要开始忙棉花的事,而这件事需要皇帝、皇后、太子三个人出马,一时之间,倒引得宫内宫外诸多人侧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