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1 / 3)
李斯……他与父亲的步调真的很一致,只除了最后矫诏那件事。
虽然分地是扶苏提出来的,但按人头分地却是嬴政的主意,不过他没打算主动提,而是想看看朝臣们的反应。
嬴政将奏本收回来,单独搁在一处,笑道:“李斯的确很不错,你这会儿开始喜欢他了么?”
扶苏迟疑片刻,道:“李廷尉,让人不得不喜欢他。”
嬴政听这话音不对,扭头看向扶苏,揉揉他的头,诧异道:“嗯?李斯这么不招人喜欢吗?让你这么委屈?”
扶苏没忍住笑了一声:“阿父,李廷尉的能力我清楚,你放心,我不会因为私情左右朝政大事的。”
“大事固然要紧,但你……”嬴政想了想,问道,“还是因为前年的梦吗?”
父亲忽然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这让扶苏默默叹了一口气,他这是一朝被蛇蛟,十年怕井绳,其中原因真的没法说给父亲听。
扶苏只好道:“阿父,我并不是不喜欢李廷尉,我……我没有喜欢他,也没有不喜欢他。”
嬴政揣摩了下长子的意思,点头道:“这倒也不错。”
君王对待臣下,过于偏爱过于不喜,其实都不好。如扶苏这般,只看重能力,倒能称上一句不偏不倚了。
秦王陛下甚是满意。
扶苏想要尽快略过去李斯的话题,便又道:“阿父,我还有一个想法一直都想说。”
嬴政问道:“是什么?”
“韩国有侵占黔首土地之事,我们秦国只怕也有,当……”扶苏的话未说完,就被他爹捂住了嘴。
嬴政用空着的那只手敲敲长子的额头,瞪着眼睛道:“傻小子,你还嫌自己得罪的人少,是吗?”
之前给黔首分地这件事,嬴政就不同意由扶苏在朝议上提出,因为这明显就是一件开罪满朝文武的事。
身为秦王,嬴政比谁都清楚,满朝公卿,口口声声都是为了秦国为了大王,但其实多少人心里都只是盘算着为自己为子孙为家族谋利益谋前程,动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扯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反对。
驾驭群臣,许之以利——无论是权利、名声、金钱,都是利益,这是嬴政多年的心得。
动摇他们的利益,就是在动摇他们追随秦国的心。
而恰巧,这也是扶苏要做提议的那个人原因所在。
扶苏不过是秦国的大公子,秦国真正掌权的是他爹,他做出些让朝臣们反对的事并没有关系,只要掌舵的人在朝臣们眼中还是能给他们利益的人,他们就不会动摇。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扶苏故意提出一个他们绝对不会同意的提案,嬴政再出面做调停冲突的人,这样不只达成了分地给韩国黔首的目的,还能让朝臣们意识到,大王其实并不是无理由偏向大公子,可谓一举两得。
而扶苏,如果他想要收拢人心,往后还会有很多机会——况且,他还并不在意。
出于大局考虑,嬴政认为此计甚妙,但就私心而言,他并不想他的长子遭到针对。
然而扶苏却是表里如一的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还想着再火上浇油,反倒显得嬴政这番忧心很像是吃饱了撑的瞎操心。
扶苏扒开父亲的手,笑道:“阿父,我是在为天下人谋福祉,是在为秦国谋未来,怎么是傻呢,我分明是高瞻远瞩。”
嬴政哼一声,道:“寡人是这个意思吗?不许模糊寡人的重点。”
“哦。”扶苏瘪嘴道,“那……就不提啦?” ↑返回顶部↑
虽然分地是扶苏提出来的,但按人头分地却是嬴政的主意,不过他没打算主动提,而是想看看朝臣们的反应。
嬴政将奏本收回来,单独搁在一处,笑道:“李斯的确很不错,你这会儿开始喜欢他了么?”
扶苏迟疑片刻,道:“李廷尉,让人不得不喜欢他。”
嬴政听这话音不对,扭头看向扶苏,揉揉他的头,诧异道:“嗯?李斯这么不招人喜欢吗?让你这么委屈?”
扶苏没忍住笑了一声:“阿父,李廷尉的能力我清楚,你放心,我不会因为私情左右朝政大事的。”
“大事固然要紧,但你……”嬴政想了想,问道,“还是因为前年的梦吗?”
父亲忽然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这让扶苏默默叹了一口气,他这是一朝被蛇蛟,十年怕井绳,其中原因真的没法说给父亲听。
扶苏只好道:“阿父,我并不是不喜欢李廷尉,我……我没有喜欢他,也没有不喜欢他。”
嬴政揣摩了下长子的意思,点头道:“这倒也不错。”
君王对待臣下,过于偏爱过于不喜,其实都不好。如扶苏这般,只看重能力,倒能称上一句不偏不倚了。
秦王陛下甚是满意。
扶苏想要尽快略过去李斯的话题,便又道:“阿父,我还有一个想法一直都想说。”
嬴政问道:“是什么?”
“韩国有侵占黔首土地之事,我们秦国只怕也有,当……”扶苏的话未说完,就被他爹捂住了嘴。
嬴政用空着的那只手敲敲长子的额头,瞪着眼睛道:“傻小子,你还嫌自己得罪的人少,是吗?”
之前给黔首分地这件事,嬴政就不同意由扶苏在朝议上提出,因为这明显就是一件开罪满朝文武的事。
身为秦王,嬴政比谁都清楚,满朝公卿,口口声声都是为了秦国为了大王,但其实多少人心里都只是盘算着为自己为子孙为家族谋利益谋前程,动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扯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反对。
驾驭群臣,许之以利——无论是权利、名声、金钱,都是利益,这是嬴政多年的心得。
动摇他们的利益,就是在动摇他们追随秦国的心。
而恰巧,这也是扶苏要做提议的那个人原因所在。
扶苏不过是秦国的大公子,秦国真正掌权的是他爹,他做出些让朝臣们反对的事并没有关系,只要掌舵的人在朝臣们眼中还是能给他们利益的人,他们就不会动摇。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扶苏故意提出一个他们绝对不会同意的提案,嬴政再出面做调停冲突的人,这样不只达成了分地给韩国黔首的目的,还能让朝臣们意识到,大王其实并不是无理由偏向大公子,可谓一举两得。
而扶苏,如果他想要收拢人心,往后还会有很多机会——况且,他还并不在意。
出于大局考虑,嬴政认为此计甚妙,但就私心而言,他并不想他的长子遭到针对。
然而扶苏却是表里如一的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还想着再火上浇油,反倒显得嬴政这番忧心很像是吃饱了撑的瞎操心。
扶苏扒开父亲的手,笑道:“阿父,我是在为天下人谋福祉,是在为秦国谋未来,怎么是傻呢,我分明是高瞻远瞩。”
嬴政哼一声,道:“寡人是这个意思吗?不许模糊寡人的重点。”
“哦。”扶苏瘪嘴道,“那……就不提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