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3)
孟静摇摇头:“还是算了!左右几天才轮动一次,太后的病总不会一直不见好吧!”
第二天起床,孟静早膳还没吃完,就迎来了寿康宫的口谕,太后今日还是点了自己侍疾。
孟静:太后这是一定要拿自己出气啊!
叹了口气,只好跟着寿康宫里的人去见太后。
到了寿康宫孟静才知道,太后已经通知敬妃不用来了,所以今日只召了她一人。
孟静:装病是个很好的主意,她要好好的考虑下。
就这样,孟静又被太后折腾了一天,让她没想到的是,晚饭前太后竟然还不让回去,拿出了一本经书让她抄写。
看着这么厚一本经书,估计天亮都抄写不完,孟静无奈的坐下拿起笔,暗暗祈祷着太子爷能早点来解救自己。
胤礽回到永寿宫才知道,孟静今日竟然又被太后叫到了寿康宫,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弘晞这么长时间没见到自己的额娘,两眼哭的通红,胤礽抱在怀里还眼泪汪汪的,看的他直心疼。
让苏培盛去打听了才知道,敬妃没去,今日太后竟然只召了孟静一人侍疾。
胤礽神色微寒:太后这是把对自己的不满发泄到孟静身上,故意折腾她。
起身把弘晞交给奶娘,他倒要看看太后到底想干什么?
胤礽到寿康宫的时候,孟静正坐在桌案前抄写经书。旁边也已经摆了一摞纸张,看见他眼睛都亮了。
胤礽朝她露出一个安抚的眼神,又扭头看向太后说道:“皇额娘这是做什么?都这个时候了也不让贤妃回去。”
太后啪的一声放下手里的东西,呵斥道:“皇上一来到哀家这里就这种语气与哀家说话,是在为贤妃不平吗?”
看了一眼孟静又接着说道:“哀家让她抄写些经书供在佛前,又有什么不对的?”
胤礽看着太后,忽然扭头对孟静说道:“你先回去,弘晞看不到你一直哭闹不停的,朕留下来还有些话要和皇额娘说。”
孟静明白胤礽的意思,接下来说的话不适宜自己听。
又听到弘晞在永寿宫还正哭着,再也顾不上什么,起身给太后行了一礼就匆匆的离开了寿康宫。
太后冷笑一声:“这就是你宠着的人,一点规矩也没有。”
胤礽:“贤妃只是慈母心肠,若听到孩子哭泣还无动于衷,朕才会感到寒心,毕竟要是没有一个慈母,才是做儿子的悲哀。”
太后:“皇帝是想说哀家不慈吗?”
胤礽:“毕竟儿子从小就是在佟佳皇后膝下长大,就算长到十一岁回到您的身边,但也没真正得到过疼爱,皇额娘眼里心里全都是老十四不是吗?”
太后:“皇帝以为哀家愿意把自己的亲儿子送给别人养吗?当时哀家寄人篱下,又能有什么办法?”
“再说你回来时已经那么大了,又冷心冷情的,与哀家也不亲近,哀家能怎么办?”
胤礽:“皇额娘说自己寄人篱下,儿子又何尝不是呐!养母不亲,生母还不疼爱,皇额娘是以为一切都是儿子的错吗?”
太后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胤礽接着说道:“皇额娘说的也没错,朕以前确实冷心冷情的,那是因为没有人对儿子用情,”
“儿子心仪贤妃,刚好贤妃也喜欢儿子,儿子难得真心喜欢上一个人,所以还望皇额娘能体谅儿子,不要为难贤妃。” ↑返回顶部↑
第二天起床,孟静早膳还没吃完,就迎来了寿康宫的口谕,太后今日还是点了自己侍疾。
孟静:太后这是一定要拿自己出气啊!
叹了口气,只好跟着寿康宫里的人去见太后。
到了寿康宫孟静才知道,太后已经通知敬妃不用来了,所以今日只召了她一人。
孟静:装病是个很好的主意,她要好好的考虑下。
就这样,孟静又被太后折腾了一天,让她没想到的是,晚饭前太后竟然还不让回去,拿出了一本经书让她抄写。
看着这么厚一本经书,估计天亮都抄写不完,孟静无奈的坐下拿起笔,暗暗祈祷着太子爷能早点来解救自己。
胤礽回到永寿宫才知道,孟静今日竟然又被太后叫到了寿康宫,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弘晞这么长时间没见到自己的额娘,两眼哭的通红,胤礽抱在怀里还眼泪汪汪的,看的他直心疼。
让苏培盛去打听了才知道,敬妃没去,今日太后竟然只召了孟静一人侍疾。
胤礽神色微寒:太后这是把对自己的不满发泄到孟静身上,故意折腾她。
起身把弘晞交给奶娘,他倒要看看太后到底想干什么?
胤礽到寿康宫的时候,孟静正坐在桌案前抄写经书。旁边也已经摆了一摞纸张,看见他眼睛都亮了。
胤礽朝她露出一个安抚的眼神,又扭头看向太后说道:“皇额娘这是做什么?都这个时候了也不让贤妃回去。”
太后啪的一声放下手里的东西,呵斥道:“皇上一来到哀家这里就这种语气与哀家说话,是在为贤妃不平吗?”
看了一眼孟静又接着说道:“哀家让她抄写些经书供在佛前,又有什么不对的?”
胤礽看着太后,忽然扭头对孟静说道:“你先回去,弘晞看不到你一直哭闹不停的,朕留下来还有些话要和皇额娘说。”
孟静明白胤礽的意思,接下来说的话不适宜自己听。
又听到弘晞在永寿宫还正哭着,再也顾不上什么,起身给太后行了一礼就匆匆的离开了寿康宫。
太后冷笑一声:“这就是你宠着的人,一点规矩也没有。”
胤礽:“贤妃只是慈母心肠,若听到孩子哭泣还无动于衷,朕才会感到寒心,毕竟要是没有一个慈母,才是做儿子的悲哀。”
太后:“皇帝是想说哀家不慈吗?”
胤礽:“毕竟儿子从小就是在佟佳皇后膝下长大,就算长到十一岁回到您的身边,但也没真正得到过疼爱,皇额娘眼里心里全都是老十四不是吗?”
太后:“皇帝以为哀家愿意把自己的亲儿子送给别人养吗?当时哀家寄人篱下,又能有什么办法?”
“再说你回来时已经那么大了,又冷心冷情的,与哀家也不亲近,哀家能怎么办?”
胤礽:“皇额娘说自己寄人篱下,儿子又何尝不是呐!养母不亲,生母还不疼爱,皇额娘是以为一切都是儿子的错吗?”
太后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胤礽接着说道:“皇额娘说的也没错,朕以前确实冷心冷情的,那是因为没有人对儿子用情,”
“儿子心仪贤妃,刚好贤妃也喜欢儿子,儿子难得真心喜欢上一个人,所以还望皇额娘能体谅儿子,不要为难贤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