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元谚坐在床上看着公文,腿上盖着被子,见她来了,一时有些慌乱:“音音怎么来了。”
  音音站在屋内,拧着手绢,眼看就要哭出来。
  “我听人说你受了父皇责罚,是不是真的?”
  元谚面露窘色:“哪里听来的?我还特意让萧将军瞒着你。”
  哥哥受了伤,这么大的事,她居然是从旁人嘴里听到的。
  “为什么要瞒着我。”音音红着眼眶:“叫我知道又不会如何,我早些来看你不好吗?”
  元谚掀开被子,作势要下床:“都好多了,你大病初愈,怕你惦记。”
  元谚扶着床沿站起来,艰难走了两步之后又坐了回去。
  见他走的吃力,音音越发难过了,泪珠子簌簌往下掉,走过去搀着哥哥。
  从前父亲虽漠视她,但对元谚还是很用心的,元谚毕竟是男孩,人又聪慧,自然得宣文帝器重。
  可眼见着哥哥也受了罚,音音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哥哥……”音音说不出话,只呜呜的哭着。
  元谚叹了口气:“都已经嫁做人妇了,不可动不动就掉眼泪了。”
  音音侧头看他:“哥哥,父皇也不在意你了吗?”跪在宣德殿前,来来往往的臣子宫人那么多,岂不是故意让他受辱?
  想到这,音音更难受了。
  元谚轻笑,摆摆手让下人出去,随后对着自己这个妹妹说道:“父皇是君,我是臣,何来在不在意一说?”
  音音憋着嘴:“可他到底是父亲……”
  元谚摸摸她的头顶,亦如幼时那般:“这么多年了,音音还放不下?”宣文帝谁都不在乎,元谚早就知道这件事。
  元谚年长她四岁,又早慧,比同龄人更成熟些,有时他说些话,以音音的心智很难听懂。
  音音不理解哥哥的话,不管谁说了什么,她都还是在意父亲的。
  她问:“哥哥为什么受罚?”
  回忆起缘由,元谚皱眉道:“我这些日子在大理寺任职,不知谁将前朝程家造反的公文放在我书桌上,有人以此为由,说我意图给程家翻案。”
  音音眨眨眼,疑惑道:“程家?”
  元谚环顾四下,见无人才说道:“七八年前的事了,程家原本是武将世家,有意造反,在家中祠堂中搜出了谋反檄文,证据确凿被先皇*满门抄斩。”
  当年之事众说纷纭,朝中当时就有人所程家蒙冤,只是数年过去,先皇已逝,程家之事早已经无从查证。
  可诬陷之人就是拿住了这其中的要害。
  陛下不是先皇所出,若元谚又要调查当年有争论的案子,岂不是对先皇不敬?
  音音不明白这些事里面的关窍,只关切地问元谚:“父皇很生气吗?”
  元谚语气轻松了些:“罚过了就没事了。”
  元谚辩白说自己是受了陷害,可公文出现在他桌上,他确实没有证据也不知道是谁做的,而今让他跪在宣德殿前三天也是做样子给那些大臣看,罚过了,此事也就过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