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1 / 3)
说完之后垂泪低头,望着怀里的婴儿小声啜泣。一番巧舌如簧的辩解,可以说是有理有据,振振有词,说得众大臣们连连颔首,表示赞同。
冷相愤愤地道:“简直强词夺理!据我府上姨娘所言,我儿从胎气发动到遇害总共也不过是一个多时辰。这就叫难产?八个月的婴儿,体型并不大,也能难产?
庄子里都是你皓王妃的人,还不是你说如何便是如何?薛姨娘三番五次恳求进去看我女儿一眼,你都不肯,并且命人将她捆绑,以权势威逼一个当娘的说出什么舍大保小之类的话。
说起我儿清骄坠马,他在昏迷之前听得清清楚楚,乃是有人估意设下绊马索,害他撞到了石头之上。你想推脱一个干净,也要看我相府是否答应!”
皓王妃舌灿如莲:“动机呢?好端端的,我府上下人又与贵府公子素不相识,为何要加害他?莫不是他那日打赏农户露了钱财,引起歹人注意,想要谋财害命吧?”
“清骄前去农庄之时,我儿清瑶还心思清明,安然无恙,隔了一日再去,清瑶便神志不清,整个人都疯了。你敢说你没有亏心之事?昨日若非我两儿命大,只怕全都双双殒命,死在你皓王妃的手里!”
二人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皇帝老爷子一时间沉吟不语。
于私,肯定向着自家儿媳妇,觉得她当机立断,舍大保小没做错。漫说是相府一个小小的庶女,宫里无论哪个妃嫔分娩,危急关头,必先保住皇嗣,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于公呢,老爷子肯定又偏心冷相,他乃是国家的肱股之臣,长安的繁荣昌盛他功不可没。
无论此事什么缘由,人家冷家的确是受了委屈,必须要好好安抚,不能寒了老相爷的心,也不能让朝堂之上这些大臣们觉得自己偏心。
所以,皇帝老爷子一点也没护短,对皓王妃怒声道:“冷相好好的一个女儿,嫁入皓王府,如今落得这幅样子,无论怎么说,也是你这王妃没有照顾好她,难逃责任。
是非公道,朕不能坐视不管,此事必须要查一个清楚明白,不会冤枉你,也不会纵容你,寒了这些为长安的江山社稷鞠躬尽瘁的臣子的心。”
皓王妃低垂下头,恭声应是:“妾身相信,父皇一定能秉公而断,愿意听从父皇决断。”
皇帝老爷子对于这个儿媳的深明大义也很满意,点点头:“就冷相所言,皓王妃加害相府二公子冷清骄,侧妃冷清瑶一事,”
他顿了顿,想起一个茬儿来,冷相的大舅子,好像就在大理寺,那么这个案子交给大理寺不行。
作为京兆尹的沈临风,又掺和了这件事情,屁股偏向了相府,也不行。
刑部呢,听说冷相的那个二公子就在刑部当差,混得还挺不错。刑部的天牢,那都快成她冷清欢开的了。
这三堂会审,好像被团灭了。
交给谁审问呢?
他轻咳一声,扭脸对禄公公道:“此事你就辛苦辛苦,让大理寺协同你,尽快查个水落石出。”
禄公公一愣,长安律法有规定,太监不得干政,皇帝老爷子却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来办,分明是有用意。
他就是老爷子肚子里的蛔虫,略一思忖,就明白了,受宠若惊地领旨。
老爷子这才沉声下旨:“来人呐!将皓王妃打入天牢,等候审讯。命太医院院正,即刻前往相府,为皓王府侧妃诊治疯疾。”
第813章
皓王妃这事儿,在朝堂上没有纠结多长时间,老爷子就散了朝,他急着看皇孙了。
皓王妃将婴儿抱来朝堂之上,成功地让皇帝老爷子的心偏了一分。等散朝之后,便将孩子抱给皇帝老爷子瞧。
老爷子急不可耐地搓搓手,上前去接,可把脸往跟前一凑,这手就缩回来了。
新出生的孩子一般都不太好看,更何况是八月早产儿。孩子的脸上干巴巴的,连点肉肉都没有,皮肤也是红色的,皱皱巴巴,还带着一层细密的胎毛,就跟一只小猴子似的。哭起来那声调,赖乎乎的,像小猫。
老爷子当时就没兴趣了,朕的孙子怎么能这么丑?他比起云澈那只小老虎来,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其中,就有一种血缘关系在作怪。不是亲生的,眼瞅着,稀罕不起来。相反,有血缘关系者,往往一见面,就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说不清道不明。 ↑返回顶部↑
冷相愤愤地道:“简直强词夺理!据我府上姨娘所言,我儿从胎气发动到遇害总共也不过是一个多时辰。这就叫难产?八个月的婴儿,体型并不大,也能难产?
庄子里都是你皓王妃的人,还不是你说如何便是如何?薛姨娘三番五次恳求进去看我女儿一眼,你都不肯,并且命人将她捆绑,以权势威逼一个当娘的说出什么舍大保小之类的话。
说起我儿清骄坠马,他在昏迷之前听得清清楚楚,乃是有人估意设下绊马索,害他撞到了石头之上。你想推脱一个干净,也要看我相府是否答应!”
皓王妃舌灿如莲:“动机呢?好端端的,我府上下人又与贵府公子素不相识,为何要加害他?莫不是他那日打赏农户露了钱财,引起歹人注意,想要谋财害命吧?”
“清骄前去农庄之时,我儿清瑶还心思清明,安然无恙,隔了一日再去,清瑶便神志不清,整个人都疯了。你敢说你没有亏心之事?昨日若非我两儿命大,只怕全都双双殒命,死在你皓王妃的手里!”
二人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皇帝老爷子一时间沉吟不语。
于私,肯定向着自家儿媳妇,觉得她当机立断,舍大保小没做错。漫说是相府一个小小的庶女,宫里无论哪个妃嫔分娩,危急关头,必先保住皇嗣,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于公呢,老爷子肯定又偏心冷相,他乃是国家的肱股之臣,长安的繁荣昌盛他功不可没。
无论此事什么缘由,人家冷家的确是受了委屈,必须要好好安抚,不能寒了老相爷的心,也不能让朝堂之上这些大臣们觉得自己偏心。
所以,皇帝老爷子一点也没护短,对皓王妃怒声道:“冷相好好的一个女儿,嫁入皓王府,如今落得这幅样子,无论怎么说,也是你这王妃没有照顾好她,难逃责任。
是非公道,朕不能坐视不管,此事必须要查一个清楚明白,不会冤枉你,也不会纵容你,寒了这些为长安的江山社稷鞠躬尽瘁的臣子的心。”
皓王妃低垂下头,恭声应是:“妾身相信,父皇一定能秉公而断,愿意听从父皇决断。”
皇帝老爷子对于这个儿媳的深明大义也很满意,点点头:“就冷相所言,皓王妃加害相府二公子冷清骄,侧妃冷清瑶一事,”
他顿了顿,想起一个茬儿来,冷相的大舅子,好像就在大理寺,那么这个案子交给大理寺不行。
作为京兆尹的沈临风,又掺和了这件事情,屁股偏向了相府,也不行。
刑部呢,听说冷相的那个二公子就在刑部当差,混得还挺不错。刑部的天牢,那都快成她冷清欢开的了。
这三堂会审,好像被团灭了。
交给谁审问呢?
他轻咳一声,扭脸对禄公公道:“此事你就辛苦辛苦,让大理寺协同你,尽快查个水落石出。”
禄公公一愣,长安律法有规定,太监不得干政,皇帝老爷子却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来办,分明是有用意。
他就是老爷子肚子里的蛔虫,略一思忖,就明白了,受宠若惊地领旨。
老爷子这才沉声下旨:“来人呐!将皓王妃打入天牢,等候审讯。命太医院院正,即刻前往相府,为皓王府侧妃诊治疯疾。”
第813章
皓王妃这事儿,在朝堂上没有纠结多长时间,老爷子就散了朝,他急着看皇孙了。
皓王妃将婴儿抱来朝堂之上,成功地让皇帝老爷子的心偏了一分。等散朝之后,便将孩子抱给皇帝老爷子瞧。
老爷子急不可耐地搓搓手,上前去接,可把脸往跟前一凑,这手就缩回来了。
新出生的孩子一般都不太好看,更何况是八月早产儿。孩子的脸上干巴巴的,连点肉肉都没有,皮肤也是红色的,皱皱巴巴,还带着一层细密的胎毛,就跟一只小猴子似的。哭起来那声调,赖乎乎的,像小猫。
老爷子当时就没兴趣了,朕的孙子怎么能这么丑?他比起云澈那只小老虎来,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其中,就有一种血缘关系在作怪。不是亲生的,眼瞅着,稀罕不起来。相反,有血缘关系者,往往一见面,就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说不清道不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