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咻”的一声,响箭一路在空中响起,应声而来的,是薛绍勇带领的数百名金吾卫。
  场上刺客骤然如热锅上的蚂蚁,自乱了阵脚,被挤在了一处。
  李然依施令道:“把为首的抓住,其它的,生死不论。”
  第12章 第 12 章
  李然依:“把为首的抓住,其它的,生死不论。”
  “是!”众兵士齐声高喊。
  叶焕看着眼下这一转攻势的局势,亦显得愕然,他问李然依:“殿下一早就知道今日会有人在此处设伏?”
  李然依浅笑着随性道:“被刺杀得多了也就懂得防患于未然了。”
  从她暗示礼部敲定谒皇陵的那天起,她就安排了一切,这也是她新婚第二日单独召见薛绍勇的原因。
  叶焕看着这满地死伤,又问:“那殿下为何不一开始就让薛将军出来?难道您不怕场面失了控制,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李然依依旧漫不经心:“若一开始就露了底,为首的那人还能出来?抓几个什么都不知道喽啰可没什么用,本宫虽是以身为饵,但自觉还是有把握掌控局势的。”
  说话间,行刺之人已被杀得所剩无几,她抬眸望向被逼得退伍可退的几人,目光冷冽,冰寒刺人:“他们可真是毁了本宫为父皇和母后上陵的良日。”
  李然依对身边禁军道:“传令下去,上陵一事暂止,抓住为首那人后,启程回京。”
  —
  行刺一事李然依虽早做了准备,但事情真发生之后也难免会生怒气,尤其是现下正值与北凉的和谈的关键时期,西顺王又本打算就议和条约一事讨价还价而一直盘踞在京,这般一闹,岂不让他看了个笑话,给了他谈判的底气。
  想到这些,李然依更是恼火,心中暗骂幕后之人不识大局,只知为了私利窝里横。
  刚一回到安京,她便让人将包括彭泽起在内擒获的一干人等关进了禁军监管的天牢内,还专门加派了人手看押。
  叶焕此行虽说也算护了长公主,但彭泽起毕竟与他相识,又因彭泽起秀才出身,恐怕他骨头软,又怕今日之事遭他记恨,一经审问便可能将所有事情都全盘托出,是故,叶焕也管不得太多,务必要赶在李然依开审前将这隐患解除。
  而另一边,安京城内还残存的燕王势力也蠢蠢欲动,但他们的目的与叶焕不同,彭泽起作为安京的燕王党首,此番被捕最是动摇人心,因此,叶焕想除之,而他们却想救之。
  不过好在刚一回京,额森听到李然依遇刺的消息后,便在议和一事上起了刁难,李然依不得已只能先去应付,一时分身乏术竟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
  彼时,前几日李然依曾吩咐给燕王送刀的金吾卫也到了燕州,他将李然依的话一字不落地转述给燕王,燕王听过之后浑身不寒而栗,却道已晚了时辰——
  彭泽起等人恐已按他之前所定的计划有了行动。
  万般担忧之下,他忽地想起京中还有叶焕照应,忙叫人用飞鸽传信,问他对策。
  —
  鸿胪寺里,已经知晓李然依上陵途中被刺杀一事的额森洋洋得意道:“这些天与贵国谈了许多,本王也自觉做出了许多让步,我看长公主殿下还是赶快拿定主意,好让你我两国军士都尽早撤下,免得在前线对峙受苦。”
  他看了眼屋外:“现在虽已是三月,气候有所回暖,但温差却是极大。”
  “这般时节我大凉境内又多有沙尘天气,而贵国的将士又大多出自中原,此前便受了冬寒,再让他们在这般久久等下去,恐怕这地域不适之症就要在军中传开了。”
  说完,他饶有兴致地对上了眼前那位目中隐隐有怒力的宁国公主。
  诚如额森所言,此前一战虽说是北凉败了,但宁军于严寒之地作战也吃了不少苦头,尤其是仗打得越久,宁军内部因水土不服而造成的伤亡便越多,加之他们也算出征作战,这样后方补给也需遭受极大考验。
  也是因此,综合多方因素,大宁朝廷这才同意和谈,而额森本就对北凉战败的结果不服气,便是一直抓住这一点拖延着,想要借此讨些好处回去,所以他也对宁国朝廷提出的诸多要求死死咬着,不松口答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