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83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酒吧里的母婴室?”
  刘文凯撇撇嘴:“人家两间母婴室呢,挺抢手的。”
  “这酒吧的负责人得抓起来。”
  “这个回头让检察官考虑。”黄强民插了一句,将话题转回到侦查里来。
  江远继续翻看纸条,一会就翻了十几条过去,且边看边评价:
  “法医植物学可行。这个放后面考虑,比较费时。你们掌握基本方法就行了。”
  “串并案的思路可行。嗯,搞迷奸的经常是倾向于多次的,这个方案可以用起来。”
  “嗯,这里说找纤维的。这个思路好,我们一会可以重点聊这个……”
  礼堂里的一众民警,渐渐感觉兴奋起来了。
  来参加培训的都是社会人,没什么羞涩不好意思的,所以,许多人都愿意写纸条上来。也有的人是几个人合写一个思路送上来的。
  而江远一条条的念下来,许多人的思路都是类同的,江远一轮念下来,肯定的居多,许多人立即就有了参与感。
  当然,更有敏锐的很快发现,并喊了出来:“说来说去,感觉哪个方案都能破案似的。”
  “本来,不就应该是这样吗?”江远的语气反而有点奇怪了。
  第1202章 因为已经……
  江远的理所当然,带来了一阵沉默。
  两三百人的大礼堂,默契的陷入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呐喊。
  在座的都已经开始工作了,时间长的如庞继东这样的,再干几年都该退休了,时间短的也得有两三年的经验了,再年轻的都不会派过来参加培训了。
  其实只需要一点点的刑警经验,参与侦办几起案件的,就知道江远说的话有多离谱了。
  无论选哪一条路线都能破案,听着好像条条大路通罗马似的,真做事的时候才知道,找一条路有多难,建一条路有多累,想走通一条路要遇到多少座山雕。
  那些大案重案的专案组,同时经营好几条侦破路线的,那是因为没有明确方向,再者,就是因为这几条侦办路线,办来办去,很可能就办成一条了。
  剩下的,都在路中央写着此路不通。
  至于说小案子,其实小案子不见得就比大案子容易破。
  警察相对容易侦破的小案子,大部分时候,是源于作案人本身。要么是作案人本身不严谨,要么就是作案人本身是“道上人”,不小心就被人点了,再或者,就是作案人连续作案,造成的串并案,给侦办方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最后,很多小案子还因为作案人的抵抗力较弱。国内虽然说,不像是大美丽卡那样,可以做辩诉交易,但不论是在审讯室,还是送检以后,铁栅栏林另一边的人,都会通过各种手段施压。
  犯下重案的嫌疑人,往往抵抗力比较强,知道自己交代了是有可能死的。而做小案子的,尤其是面对交代了可以缓,等判就实刑的选择,再坚持就不容易了。
  像是“阳光超市”的案子,作案的那个小老板基本每样都能粘点,可即使如此,没有一定量的投入,这种案子也不见得就一定能侦破了。
  至于迷奸案,这种其实已经算是比较大的案子了,难度比“阳光超市”的盗窃案必然是要高不少的。
  那相对来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难度自然更高。
  但是,满场两三百号人,有人不相信江远吗?有人敢不相信吗?有人愿意不相信吗?
  可要说相信,稍微有点头脑的,脑海中首先飘起来的都是“捧杀”之类的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