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81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么说的话,这个案子是不是可以看作是间谍案了?”紧接着就有人询问。
  “案件的性质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破案,而且是尽可能快的侦破本案。”说话的人不用细说,参与众人也能体会到这个急迫感了。
  设计这么复杂的谋杀,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幕后之人必有所求,但其所求何为?是单单杀死娄院士就能获利,还是通过杀死娄院士,以进一步的达成别的什么目的?
  一名院士并不是单纯的科学家,其涉及到国计民生之处极多。学术上,院士和他的团队所具有的学术话语权,必然具有相当的排他性,著名的如苏联的李森科,拒绝接受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以至于苏联的遗传学、生物学、农学和医学等深受影响。而半个世纪后的美国,拒绝承认进化论的风气也是越刮越猛。
  学术结合舆论,著名的如丁仲礼院士与柴静的访谈,可以看到,即使是所谓的大政方针,一旦涉及到专业领域,一名院士就可以对环保、发展权、碳排放等议题,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相应的政治、经济,或者更具体的产业,院士能够参与的领域就更多了。
  余温书等了一下,见没有人继续发问,再道:“从院士这个角度来考虑,动机比较难以揣测,相对来说,嫌疑人任邝山的动机比较简单,他大概率是体检出了癌症,接着被人盯上的。为此,我们调查了该医院和他们所用的电脑系统,也寻访了任邝山住院时的病友,没有线索。”
  余温书:“资金往来方面,任邝山是把所有钱和房子都留给了妻女。他有一张单独的银行卡,用于货运往来的账款进入的,账目也是清楚的,能用的钱都划出去了,欠款也都还清了。有货主欠了他的款项的,经过我们的询问,任邝山近期最多只讨账过一次,没有结清的,任邝山后面也没有再打过电话了。”
  “这是把身后事都处理清楚了?”葛志兵轻说了一句:“所以,任邝山应该是远走高飞了。”
  余温书点点头:“一个比较好的消息是,我们在调查事故车辆的来源的时候,通过图侦,确定了一名偷车贼。偷车贼是名惯偷,清河市人,有四次入狱的记录,已经委托清河市刑警支队,负责调查寻访了。”
  “这条线索不错。进过四次监狱的惯偷,就算是受雇于人,也一定对雇主有一定了解,才愿意接单和做事的。”柳景辉在江远身边小声嘀咕了一句。他们这边没有开麦,说话并不会影响会议的进程。
  江远微微点头:“任邝山也是个老江湖。”
  “没错,任邝山开了二十年的大车,每天就是跟各种牛鬼蛇神打交道,不懂也看会了。”柳景辉顿了顿:“所以,任邝山在哪里呢。”
  第1170章 不信他们找得到
  任邝山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车,并在东北境内换站,到了延泉县。
  前半程是计划内的,后半程是计划外的。
  计划内,是因为任邝山已经走过一遍这条路了,是的,任邝山为了谋杀后方便逃亡,已经尝试走了一遍这条路。
  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也是因为任邝山开了多年的大车后,积累下来的经验之一。你不要说自己看了多少资料,听前辈讲了多少注意事项,一个地方,你没去过就是没去过,途中会遇到无数的问题。
  开大车的时候,任邝山等闲不接新地方的单子,一定要接,或者某个区域的单子变多的情况下修,他开第一趟的时候也会非常小心,即使如此,头几次跑某地,出点意外是再正常不过了。
  可笑的是,有些人提着脑袋去搞谋杀,竟然不舍得花时间花精力,亲自跑一趟逃亡路线,以至于真到了逃亡的时候,漏洞百出,着实可笑。
  那些在电脑前准备资料,预备杀人的东西,准备一年两年的,都不如特种兵旅行去一趟的。
  即便特种兵旅行一两次,真到了逃亡的时候,依旧会遇到各种问题。
  任邝山对此是有准备的,这就跟他开大车的时候一样,尤其是00年代的时候,不同的省份不同的乡镇,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或者说,都有不同的车匪路霸。
  中途的任何小的变故,都有可能演变成大的事故,或者令人恼火的冲突。
  任邝山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遇到了列车晚点。
  他原本是没准备来延泉的,这是计划外的发展。
  这年月,高铁的准点率极高,绿皮车和它的乘客们一样,是被时代落下的灰尘,永远是最后被想到的车,并自以为好心的让渡了所有权益给那些高级火车。
  今天晚上,任邝山乘坐的绿皮车就晚点了。
  这让他抵达预定车站的时间大为延后,不仅赶不上下一班绿皮车了,而且因为到站时间很可能要晚两三个小时,出站的时候,必然面临更为严格的检查,想偷偷的离开月台也更容易被发现了。
  任邝山当机立断,提前两站下车,依旧是在凌晨5点钟的时间,走出了火车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