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诸天从黄药师开始 第180节(1 / 4)
少女一愣,一五一十的开口:
“奴家本姓宋,年幼时因遭遇战乱,全家只剩下自己一人,由于模样还算周正,就被人买了当丫鬟,不想今日跟主家到龙虎山上香之际遭遇恶匪......”
“庄某没兴趣听你的事,也不是一个喜欢做好人的性子,你的这些话,可以留给喜欢行侠仗义的人听。”
灰衣麻衫少年漫不经心的道:
“我相信就凭你的花容月貌,一定能找到为你声张正义的大侠,乃至会生出恻隐之心,收留或是娶你。”
说罢,毛驴自顾自的继续赶路,少女望着一人一驴远去的身影,俏颜稍露迟疑之色,便即刻追了上去。
大半个时辰后。
灰衣麻衫少年依旧是慵懒的躺在驴背上,而后方则一直跟着默不作声的少女。
“呵呵,你始终跟在我后面是何意,我只有一头小毛驴,穿的又是一身麻衫,实在养不起你这种娇贵的丫鬟。”
“公子,我很好养的,吃的也少......”
庄不染第三次打断少女的开口:
“庄某等了一个多月,没想到却等来北凉的美人计。”
他从驴背上坐起,上下打量着少女体貌:
“面若桃花,肌如凝脂,身上带有先天体香,举止娴雅,的确是难得一见的美人。”
“我若是没有算错,你最初是北莽敦煌城主的侄女,姑姑乃是北莽皇妃,便在少年时以质子的身份进入北凉王府,后成为徐草包的丫鬟红麝。”
“暗地里还是十大杀手之一,代号锦麝,与枪仙之女青鸟一样,成为了所谓的死士。”
红麝瞳孔微缩,神情不复方才的温婉娴雅,冰冷道:
“你是如何发现的?”
“我是一名能掐会算的术士,世上鲜有我不知道的事。”灰衣麻衫少年嘴角上扬:
“徐骁这般擅用让仇敌为自己卖命,庄某近些日子便对洗炼心神之法有了一些研究。”
他指尖闪烁一抹幽蓝之光:
“《天书》中的魔修之法为根基,《痴情咒》为骨架,再以《道心种魔大法》、《黑天书》为血肉。”
红麝神色怔然,双眸浮现幽蓝光芒。
“魔修之法偏激特异,将会强洗你一生记忆,再摄三魂七魄熔炼为一颗厉咒魔种,自此,你虽能得诸般神通,功力大进,但命亦是不再属于你。”
“这般也是如你心意,为奴为婢的侍奉于我。”
灰衣麻衫少年指尖光芒黯然,红麝双眸光芒大盛。
“既有噬忆、烬魂、咒奴、锁心之能,此法不如唤作《无间忘川诀》,当要受此功者,沉沦于无间地狱,永世不得解脱。”
翌日。
世人皆知剑州有江西龙虎,江东轩辕,前者是道教祖庭,与天子同姓的道门赵家已是世袭道统六十余代,奉天承运奕世沿守一千六百年,方圆百里龙虎山是天师教肇基之山。
后者不入仕,乱世任你乱,太平任你平,我自独独修身齐家,岿然不动,乃是传承数百年的武学世家,更因书极丰,别家宗派视作珍宝的秘笈密典,在徽山牯牛大岗的问鼎阁不计其数,论藏书数量,只比北凉武库听潮亭逊色。 ↑返回顶部↑
“奴家本姓宋,年幼时因遭遇战乱,全家只剩下自己一人,由于模样还算周正,就被人买了当丫鬟,不想今日跟主家到龙虎山上香之际遭遇恶匪......”
“庄某没兴趣听你的事,也不是一个喜欢做好人的性子,你的这些话,可以留给喜欢行侠仗义的人听。”
灰衣麻衫少年漫不经心的道:
“我相信就凭你的花容月貌,一定能找到为你声张正义的大侠,乃至会生出恻隐之心,收留或是娶你。”
说罢,毛驴自顾自的继续赶路,少女望着一人一驴远去的身影,俏颜稍露迟疑之色,便即刻追了上去。
大半个时辰后。
灰衣麻衫少年依旧是慵懒的躺在驴背上,而后方则一直跟着默不作声的少女。
“呵呵,你始终跟在我后面是何意,我只有一头小毛驴,穿的又是一身麻衫,实在养不起你这种娇贵的丫鬟。”
“公子,我很好养的,吃的也少......”
庄不染第三次打断少女的开口:
“庄某等了一个多月,没想到却等来北凉的美人计。”
他从驴背上坐起,上下打量着少女体貌:
“面若桃花,肌如凝脂,身上带有先天体香,举止娴雅,的确是难得一见的美人。”
“我若是没有算错,你最初是北莽敦煌城主的侄女,姑姑乃是北莽皇妃,便在少年时以质子的身份进入北凉王府,后成为徐草包的丫鬟红麝。”
“暗地里还是十大杀手之一,代号锦麝,与枪仙之女青鸟一样,成为了所谓的死士。”
红麝瞳孔微缩,神情不复方才的温婉娴雅,冰冷道:
“你是如何发现的?”
“我是一名能掐会算的术士,世上鲜有我不知道的事。”灰衣麻衫少年嘴角上扬:
“徐骁这般擅用让仇敌为自己卖命,庄某近些日子便对洗炼心神之法有了一些研究。”
他指尖闪烁一抹幽蓝之光:
“《天书》中的魔修之法为根基,《痴情咒》为骨架,再以《道心种魔大法》、《黑天书》为血肉。”
红麝神色怔然,双眸浮现幽蓝光芒。
“魔修之法偏激特异,将会强洗你一生记忆,再摄三魂七魄熔炼为一颗厉咒魔种,自此,你虽能得诸般神通,功力大进,但命亦是不再属于你。”
“这般也是如你心意,为奴为婢的侍奉于我。”
灰衣麻衫少年指尖光芒黯然,红麝双眸光芒大盛。
“既有噬忆、烬魂、咒奴、锁心之能,此法不如唤作《无间忘川诀》,当要受此功者,沉沦于无间地狱,永世不得解脱。”
翌日。
世人皆知剑州有江西龙虎,江东轩辕,前者是道教祖庭,与天子同姓的道门赵家已是世袭道统六十余代,奉天承运奕世沿守一千六百年,方圆百里龙虎山是天师教肇基之山。
后者不入仕,乱世任你乱,太平任你平,我自独独修身齐家,岿然不动,乃是传承数百年的武学世家,更因书极丰,别家宗派视作珍宝的秘笈密典,在徽山牯牛大岗的问鼎阁不计其数,论藏书数量,只比北凉武库听潮亭逊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