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2 / 3)
3 .司马迁黄县日记
七月初七晴
潮声激荡,海上的盐田泛着碎银般的光,阿言已经开始运盐了,这些盐就是碎银。我把阿言给的钱算了算,给盐工们发了钱,他们似乎没见过这么多钱,他们就踩着阿言改良的露趾木屐,把裤腿挽到膝盖,比泥还黑的脸上沟壑密布。眼泪顺着缝隙流下,像是雨水落在大地,洗涤完一切的不公与不甘。这片土地仍是土地,仍然温良,仍然质朴。
我突然想起阿言曾经对我说的那句话,司马兄,这天下苍生多艰,自古史册只记得是金碧辉煌的人上人,可这些苍生同样伟大,他们也会有不甘和痛苦,执着与幸福,他们的一生也需要一支笔来倾诉。
司马迁为天下人立传,天下人不在高台,天下人在土地之上。苍生也值得立传。
那样的话,尤在耳畔。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言念君子,为民解苦。
这是我在黄县的最后一天,赵过将接替我。
六月初七雨
阿言又来信了,随之而来的是我的官位。
接到胶东太守任命书那日,我正蹲在盐垛后偷吃失败的盐渍梅。听完圣旨我第一反应是升官太容易了,然后要水,可齁死我了。
然后狂喜。
我从六百石成了二千石,狂喜过后,不真实感笼罩着我。
直到盐田外忽然传来童谣声,七八个总角孩童背着苇编书包蹦跳而过,“盐车隆,盐仓丰,换得新米炊烟浓...”
小孩顶着红润的脸颊向我问好,三日前我依着阿言书中嘱咐主持县学开蒙,他们是第一批学生。
我的学生。
我的心稳下来了。
赵过说的对,天下没有比我与他们更幸运的人了。
因为我们的后盾无比强大。
阿言在,我则安。
我不知道阿言要做什么,但是黄县一点一点变好,我愿意追随他,愿作他的附庸。
外面的雨越来越大,我听着雨声,心中踏实。
哎呀,我该给阿言回信的。
六月初三晴。
盐场东侧新起的市集,咸鱼干与艾草香交织飘荡,夕阳将盐垛染成金红时,十二辆包铁轮盐车驶向码头。二十艘新造的双桅运盐船正在落帆,船身霍字旗高扬。
阿言来了。
海边常有传言,他们分说着管子煮盐的佳话。
现在他们说的是霍子煮盐,他们在一旁问我,司马大人,那个教你方法的人是治黄的霍吗?
我点头。
他们突然对着船跪拜,我回头一问才知道,他们就是因黄河大水迁往的这里。 ↑返回顶部↑
七月初七晴
潮声激荡,海上的盐田泛着碎银般的光,阿言已经开始运盐了,这些盐就是碎银。我把阿言给的钱算了算,给盐工们发了钱,他们似乎没见过这么多钱,他们就踩着阿言改良的露趾木屐,把裤腿挽到膝盖,比泥还黑的脸上沟壑密布。眼泪顺着缝隙流下,像是雨水落在大地,洗涤完一切的不公与不甘。这片土地仍是土地,仍然温良,仍然质朴。
我突然想起阿言曾经对我说的那句话,司马兄,这天下苍生多艰,自古史册只记得是金碧辉煌的人上人,可这些苍生同样伟大,他们也会有不甘和痛苦,执着与幸福,他们的一生也需要一支笔来倾诉。
司马迁为天下人立传,天下人不在高台,天下人在土地之上。苍生也值得立传。
那样的话,尤在耳畔。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言念君子,为民解苦。
这是我在黄县的最后一天,赵过将接替我。
六月初七雨
阿言又来信了,随之而来的是我的官位。
接到胶东太守任命书那日,我正蹲在盐垛后偷吃失败的盐渍梅。听完圣旨我第一反应是升官太容易了,然后要水,可齁死我了。
然后狂喜。
我从六百石成了二千石,狂喜过后,不真实感笼罩着我。
直到盐田外忽然传来童谣声,七八个总角孩童背着苇编书包蹦跳而过,“盐车隆,盐仓丰,换得新米炊烟浓...”
小孩顶着红润的脸颊向我问好,三日前我依着阿言书中嘱咐主持县学开蒙,他们是第一批学生。
我的学生。
我的心稳下来了。
赵过说的对,天下没有比我与他们更幸运的人了。
因为我们的后盾无比强大。
阿言在,我则安。
我不知道阿言要做什么,但是黄县一点一点变好,我愿意追随他,愿作他的附庸。
外面的雨越来越大,我听着雨声,心中踏实。
哎呀,我该给阿言回信的。
六月初三晴。
盐场东侧新起的市集,咸鱼干与艾草香交织飘荡,夕阳将盐垛染成金红时,十二辆包铁轮盐车驶向码头。二十艘新造的双桅运盐船正在落帆,船身霍字旗高扬。
阿言来了。
海边常有传言,他们分说着管子煮盐的佳话。
现在他们说的是霍子煮盐,他们在一旁问我,司马大人,那个教你方法的人是治黄的霍吗?
我点头。
他们突然对着船跪拜,我回头一问才知道,他们就是因黄河大水迁往的这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