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总不会是石忠……”易殊凝神思索着,石忠是庆州的主心骨,绝不可能调回京中。
  “行程奔波劳累,倾之别忧思过度,”李自安抚平最后一缕褶皱,得空看了一眼昏昏欲睡的春桃,问道,“春桃要不要看一看汴京?”
  春桃困得往下啄了一下脑袋,思绪迟缓地道;“我可以看吗?”
  此时天色不明,汴京城内已经开张的铺子也不多,马车内又昏暗,恐怕里面稍微能看到外面,外面难以看清楚里面。
  更何况这么早在街头奔波的人,恐怕没时间停下来看里面,所以易殊倒也不害怕被人看见,便点头道:“现下只能撩开帘子看一看了,等春桃回去好好休整,再带你好好逛汴京。”此时他们已经奔波了好几日,连夜里仍在赶路,实在是没精力下车,更何况现在为时尚早,没什么值得逛的地方。
  春桃得到允许,开心地叫了一声好,活力也恢复了三分,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帘子,望向外面在不明的天色下奔波的人影,零星亮起的店铺。
  另外两人早已熟识汴京的每时每刻,便没探头闲聊。
  想起接下来要说的话,李自安面有愧色:“此次回到启明宫,恐怕倾之暂时不能住进琼瑶宫了。”
  易殊了然地点点头,他出现在皇宫本就是自寻死路。虽然殿下以广纳贤士为由往宫中安排了不少人,但是只怕太后又岂会放下心来,只怕无数双眼睛盯着启明宫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琼瑶宫。
  更何况太子此次私自离宫一晃几个月,只怕太后更加怒火中烧,恨不得将易殊碎尸万段。
  于是他很平静地道:“殿下安排一处容身之所即可,外出我自会带帷帽。”虽然李自安压下了易殊谋反这件事,但不知道消息的只有外面的人。当时汴京城街上可都还有不少人,还有东门的守卫,虽然接到追云的命令稀里糊涂地开门,即便当时只是困惑太子身边的侍读会带领军队,后来的封口也足以他们明白了发生了什么。所以其实整个京城百姓暗地里恐怕早就知道了兵变,只是明面被封了口而已。
  易殊突然想起了什么,云淡风轻地道:“对了殿下,刘叔……刘习现在如何?”
  “……倾之希望他好不好?”李自安沉默了半晌,才斟酌着开口问道。
  绿袍男子长长的睫毛垂下,挡住了眼中细碎的情绪。
  空气像是凝固了半刻,才听得他:“世间的情感,像是缠成一团的麻线,很难归于单一的一种。爱恨怨憎怎会分明。”
  李自安却像是看出来了什么,声音安抚道:“他活得好好的,我也动不得。”
  易殊垂着头,在马车停下来之前,再没开口,只是很久才轻轻叹了一口气。
  第73章 自有到来风
  “倾之想住哪儿?”马车已经驶进宫门, 总得确定一个具体的地点。
  启明宫的布局易殊自然一清二楚,但于他而言在哪儿并无差别,便随口点了一个名字:“就去溪园吧。”
  多年未曾听到这个地名, 李自安愣了愣神。
  那是易殊以侍读的身份首次进宫住的地方。地界偏远, 鲜有人来,倒也适合易殊,毕竟他现在不方便露面。
  只是那里没几件像样的用具,估计要大开库房。左右他留在库房的东西都是等倾之采撷, 李自安垂眸点了点头, 追云便将调转马车往着偏僻小道行了。
  像是过了什么楚河汉界,马车外的风声也大了一些, 连带着车轱辘也转得慢了下来, 压着什么东西发出声响。
  启明宫毕竟也就这么大,马车越行越慢, 最终吱呀一声停了下来。
  “到了。”追云的声音穿透帘子传进车厢内。接着马车哐一声小幅度下陷了一些又抬起,估计是追云从车辕跳了下去了。
  他的声音再响起时,已经不像方才那么清晰:“这儿自从易侍读搬到琼瑶宫去后就没人住了,所以也就没派人打理。”
  易殊率先一步下了车,见追云弯着腰拔着地上的野草。他手脚麻利, 说话间马车附近这一片都被清理干净了,不然根本没有下脚的地儿。
  易殊抬起头一望,眼前这座立于放肆生长的杂草之间的院落便是他当初的居所。
  阔别多年, 故地重游, 倒没激发他半分触景伤怀的情绪:“看来溪园倒是福泽之地, 连杂草也能长得这么旺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