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2)
孙福偷偷低眉看了一眼白纸上的内容,就算他不识字,也不认为向朝中呈递的折子可以是重复的一个字,算了,大人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吧,他也不敢多问。
…………
“对抗西夏的策略有所变动,大人让我来知会您一声。”军中易殊的一个副手躬身进来,冲易殊说道。
孙福一听,连忙放下夹着碳火的火钳,偏过头来,语气不满地道:“现在商量策略都直接略过我们大人了?”
自从追云的探访过后,又已经过了两月有余。这两个月以来一直延续着以前的策略,分成很多小队阻碍西夏的骚扰。但是近来,西夏戎人也意识到了这样不行,总归大圌的军队人数多些,所以近来安生了不少,易殊也轻松了些。不过越是过于安静,越是不知道在谋划什么鬼点子,所以军中反而更加严肃。
副手虽然对易殊没那么排斥了,甚至算得上有一丝好感,但是也见不得孙福这般胳膊肘往外拐,便阴阳怪气道:“今日白日商量的,你们不是伏击那群秃子了吗?”
“那就不能等我们大人回来再商量吗?”孙福抱着手臂昂首回道。有易大人撑腰,他现在说话也硬气了不少。
副手皱着眉道:“这关我什么事,我就是一个传话的……”
在军中待久了,那群士兵到底也不是当年血战的亲历者,对易殊的印象倒也改善不少。又加上李自安送来的粮草,吃人嘴软,军中的氛围好了不少。但是也造就了这般吵吵闹闹,易殊头疼地放下手中的写到一半的军报,制止道:“别说了。阿锦,你先告诉我他们商量出来的策略。”
先叫的是我呢,阿锦得意地挑挑眉,冲孙福哼了一声:“现在商量出来的结果……”
前一段时间,有几个西夏的小队在边境挑衅,偏偏那日石忠心情不错,亲自出手。虽然易殊不喜欢石忠的为人处世,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确实适合当将领。现在西夏面临大圌的六座城池原先都是大圌的,是当年石家军大败被西夏掠夺过去的。
由于这几个月来西夏持续的挑衅,上面也有意将那六座城池打下来。
石忠那日带领的人马就悄无声息地绕过了离边界线最近的雍景城伏击了阳城,大获全胜。阳城的军民紧急往后撤,现在阳城算是半个空城。主要还是因为西夏把重兵都集中在雍景城,谁也没料到大圌这边会绕过重兵把守的雍景城悄悄攻打阳城。
阳城军民后撤以后,石忠把其中的军备粮食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都烧了。就算西夏的人再回到阳城也构不成什么威胁,现在最外的一座雍景城便是孤立无援。
梁文谨的意思,就是让易殊带人去包围雍景城。
“五千人手怎么够?虽然雍景城军队连同民众只有一万人,但是它是边城,石将军打下了阳城,西夏肯定马上增派援军前往雍景城,那我们这边不是成为众矢之的吗?”孙福皱着眉道。
他尚且不会兵法也看出此行绝非易事。
“石大人准备采用围点打援的方法,总要有人先包围雍景城。不过……”阿锦也知道这招是步险棋,他停下来思考了一下,“当时还没想好由谁带兵,是梁大人推荐的您。”
梁文谨?
易殊压下心中的疑虑,望向阿锦,问道:“雍景城内驻守的将军是谁?”
阿锦略微思考了一下,答道:“好像是个叫赏节的,是个七十岁的老人了。但您也知道西夏人善战,即使是七十岁了也并不好对付。”
易殊原先还在犹豫,听完阿锦的话,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立马应允了。
阿锦一退出去,孙福就开口道:“大人,不能去。雍景城重兵把守,易守难攻,且援兵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石大人他们能不能拦截援兵也不知道……”若是他们拦不住援军,那易殊他们就会被内外夹击。
“我明白。”易殊神色自如地回道。即使明白危险重重,他也要去。
这些年来,大圌迟迟收不回当年丢的六座城池就是因为雍景城很难打。但为什么要同意呢?有了殿下的照拂,他非要拒绝也不是不行。
军中的人早就换了一批又一批,对当年石氏灭族一事所知甚少。但是虽然当时大圌的人战死的战死,失踪的失踪,但当年西夏参与攻打大圌军队的人可还活着呢。
而这位上了年纪的赏节,据他所知,也参与了那年的事情。如果抓住了他,当年的事情极有可能摸到一些门路。早日查清楚,真相便可以早一天公之于众,他也可以早一些回京。且他若是攻下来雍景城,这个功劳大头一定会算在殿下身上。
这个险,值得一冒。
“可是……为什么是梁文谨提出的?”易殊垂眸。
孙福也很奇怪,纵使自家大人对梁使官没什么好感,但是他也看得出来梁大人倒是有心拉拢自家大人,为什么他会突然想害易大人? ↑返回顶部↑
…………
“对抗西夏的策略有所变动,大人让我来知会您一声。”军中易殊的一个副手躬身进来,冲易殊说道。
孙福一听,连忙放下夹着碳火的火钳,偏过头来,语气不满地道:“现在商量策略都直接略过我们大人了?”
自从追云的探访过后,又已经过了两月有余。这两个月以来一直延续着以前的策略,分成很多小队阻碍西夏的骚扰。但是近来,西夏戎人也意识到了这样不行,总归大圌的军队人数多些,所以近来安生了不少,易殊也轻松了些。不过越是过于安静,越是不知道在谋划什么鬼点子,所以军中反而更加严肃。
副手虽然对易殊没那么排斥了,甚至算得上有一丝好感,但是也见不得孙福这般胳膊肘往外拐,便阴阳怪气道:“今日白日商量的,你们不是伏击那群秃子了吗?”
“那就不能等我们大人回来再商量吗?”孙福抱着手臂昂首回道。有易大人撑腰,他现在说话也硬气了不少。
副手皱着眉道:“这关我什么事,我就是一个传话的……”
在军中待久了,那群士兵到底也不是当年血战的亲历者,对易殊的印象倒也改善不少。又加上李自安送来的粮草,吃人嘴软,军中的氛围好了不少。但是也造就了这般吵吵闹闹,易殊头疼地放下手中的写到一半的军报,制止道:“别说了。阿锦,你先告诉我他们商量出来的策略。”
先叫的是我呢,阿锦得意地挑挑眉,冲孙福哼了一声:“现在商量出来的结果……”
前一段时间,有几个西夏的小队在边境挑衅,偏偏那日石忠心情不错,亲自出手。虽然易殊不喜欢石忠的为人处世,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确实适合当将领。现在西夏面临大圌的六座城池原先都是大圌的,是当年石家军大败被西夏掠夺过去的。
由于这几个月来西夏持续的挑衅,上面也有意将那六座城池打下来。
石忠那日带领的人马就悄无声息地绕过了离边界线最近的雍景城伏击了阳城,大获全胜。阳城的军民紧急往后撤,现在阳城算是半个空城。主要还是因为西夏把重兵都集中在雍景城,谁也没料到大圌这边会绕过重兵把守的雍景城悄悄攻打阳城。
阳城军民后撤以后,石忠把其中的军备粮食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都烧了。就算西夏的人再回到阳城也构不成什么威胁,现在最外的一座雍景城便是孤立无援。
梁文谨的意思,就是让易殊带人去包围雍景城。
“五千人手怎么够?虽然雍景城军队连同民众只有一万人,但是它是边城,石将军打下了阳城,西夏肯定马上增派援军前往雍景城,那我们这边不是成为众矢之的吗?”孙福皱着眉道。
他尚且不会兵法也看出此行绝非易事。
“石大人准备采用围点打援的方法,总要有人先包围雍景城。不过……”阿锦也知道这招是步险棋,他停下来思考了一下,“当时还没想好由谁带兵,是梁大人推荐的您。”
梁文谨?
易殊压下心中的疑虑,望向阿锦,问道:“雍景城内驻守的将军是谁?”
阿锦略微思考了一下,答道:“好像是个叫赏节的,是个七十岁的老人了。但您也知道西夏人善战,即使是七十岁了也并不好对付。”
易殊原先还在犹豫,听完阿锦的话,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立马应允了。
阿锦一退出去,孙福就开口道:“大人,不能去。雍景城重兵把守,易守难攻,且援兵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石大人他们能不能拦截援兵也不知道……”若是他们拦不住援军,那易殊他们就会被内外夹击。
“我明白。”易殊神色自如地回道。即使明白危险重重,他也要去。
这些年来,大圌迟迟收不回当年丢的六座城池就是因为雍景城很难打。但为什么要同意呢?有了殿下的照拂,他非要拒绝也不是不行。
军中的人早就换了一批又一批,对当年石氏灭族一事所知甚少。但是虽然当时大圌的人战死的战死,失踪的失踪,但当年西夏参与攻打大圌军队的人可还活着呢。
而这位上了年纪的赏节,据他所知,也参与了那年的事情。如果抓住了他,当年的事情极有可能摸到一些门路。早日查清楚,真相便可以早一天公之于众,他也可以早一些回京。且他若是攻下来雍景城,这个功劳大头一定会算在殿下身上。
这个险,值得一冒。
“可是……为什么是梁文谨提出的?”易殊垂眸。
孙福也很奇怪,纵使自家大人对梁使官没什么好感,但是他也看得出来梁大人倒是有心拉拢自家大人,为什么他会突然想害易大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