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 / 2)
“在下才疏学浅,只能想到不予理会这一个方法。”易殊道。
梁文慎颇为无奈地摇摇头:“就算我能听下你的建议,石将军也咽不下这口气。”
没有人会一直小打小闹,西夏一定在预谋什么更大的阴谋,现在它一定在等着激怒大圌的军队,然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大举入侵。但就算大家都能悟出这个道理,西夏连番挑衅,大圌军队一直受气也终究不是办法。
“倾之年少成名,又在明礼堂随太子殿下读书多年,难道想不到什么其他出路?莫不是在哄我。”梁文慎轻叹了一口气,将探究的目光投向易殊。
绿袍青年好看的落尾眉下意识皱起:“在下久居宫内,军政之道终是浅薄。”他又将目光平静地转向梁文谨,补充道:“名者,父母所赐,更觉自然,大人还是直呼吾名罢。”
梁文谨低头按摩着手腕,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自顾自地道:“如果一直避着对面的戎人,倒也会败了我方士气,有损大圌颜面。”
“……”
“如此说来,大人已经有了应对之法?”易殊兴致缺缺地抬起头来。
梁文慎摩挲着手上的骨戒,倒也没卖关子,回道:“石将军说以牙还牙。我们也派出好几支小部队分散出去,如半路上遇见他们的小部队便打,遇不到便在他们边境游走一圈以起警示。”
他的话倒是说完了,对面的青袍青年也不做声,只是伸手挑了挑灯芯,让光更亮了一点。
没听见回声,梁文谨按了按指节上的骨戒,继续道:“你怎么看?”
“既然已经定下来,梁使官还来找我商议什么?”易殊细细打量着烛火,好像在看什么无价之宝一般。
“易大人此言差矣,”梁文谨依旧笑得很有风度,“大家都是朝廷委派下来协助庆州的,自然都是有关的。”
易殊眯了眯眼睛,直截了当地回复道:“我只是监军,大人很清楚的。”
梁文谨摆摆头:“此言差矣,易兄旷世奇才,怎么能让你只屈于小小监军呢。”
“大人有什么话不妨直说,舟车劳顿,在下已经不甚疲倦了。”又开始了,令人厌烦的官腔。易殊忍不住打断了对方的寒暄。
梁文谨轻笑一声,道:“别的倒是没什么,就是军队的人手确实不够。”
这也与监军无关,最多他在奏章中向朝廷中提及一笔罢了。易殊谨慎地抬眼望了过去。
梁文谨继续道:“每支小队伍总得有主心骨,现在军营里面的人还是太年轻。所以京城中下来的人也得下场带带队。”
见易殊没接话,梁文谨状似惋惜地说:“易监军倒是躲得过,不用去,可惜赵兄年近花甲之年,又是文官,还得上场。”
闻言,易殊嘴角扬起一抹冷笑:“既然梁大人也意识到了派赵安抚使披甲上阵不合适,那为何还要下达这般指令?”
这话倒是夹枪带棒,但梁文谨也没生气,不紧不慢地道:“人手不够,我也是没其他办法才出此下策。大家都是来庆州为朝廷效力的,又不是享福的。不过易监军在军营中也要注意一些,多出去关心关心士兵,不然一直待在营中,可能本来就不满的士兵会发起暴动呢。”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呢。
“我替赵使官带军。”易殊掀了掀眼皮,面不改色地道。
“可敬可佩,易兄如此大义。”梁文谨语气中颇有敬仰之意。
明明是早就算好了等着易殊跳呢,还要装作意外,一副惺惺作态之样。
易殊冷笑一声,没吭声。
进展顺利,梁文谨放松了不少,神情也变得更松弛:“话又说回来,既然易兄是太子殿下的心腹,那缘何他没派人打点一下?或者直接请他回绝了太后。”
易殊冷冷道:“梁公子莫不是忘了,太后下旨的时候,殿下已经去琼州了。”
梁文谨:“那现下已经过了五六日,殿下消息再迟缓也该知道了,怎么也不派人照拂一下你?” ↑返回顶部↑
梁文慎颇为无奈地摇摇头:“就算我能听下你的建议,石将军也咽不下这口气。”
没有人会一直小打小闹,西夏一定在预谋什么更大的阴谋,现在它一定在等着激怒大圌的军队,然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大举入侵。但就算大家都能悟出这个道理,西夏连番挑衅,大圌军队一直受气也终究不是办法。
“倾之年少成名,又在明礼堂随太子殿下读书多年,难道想不到什么其他出路?莫不是在哄我。”梁文慎轻叹了一口气,将探究的目光投向易殊。
绿袍青年好看的落尾眉下意识皱起:“在下久居宫内,军政之道终是浅薄。”他又将目光平静地转向梁文谨,补充道:“名者,父母所赐,更觉自然,大人还是直呼吾名罢。”
梁文谨低头按摩着手腕,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自顾自地道:“如果一直避着对面的戎人,倒也会败了我方士气,有损大圌颜面。”
“……”
“如此说来,大人已经有了应对之法?”易殊兴致缺缺地抬起头来。
梁文慎摩挲着手上的骨戒,倒也没卖关子,回道:“石将军说以牙还牙。我们也派出好几支小部队分散出去,如半路上遇见他们的小部队便打,遇不到便在他们边境游走一圈以起警示。”
他的话倒是说完了,对面的青袍青年也不做声,只是伸手挑了挑灯芯,让光更亮了一点。
没听见回声,梁文谨按了按指节上的骨戒,继续道:“你怎么看?”
“既然已经定下来,梁使官还来找我商议什么?”易殊细细打量着烛火,好像在看什么无价之宝一般。
“易大人此言差矣,”梁文谨依旧笑得很有风度,“大家都是朝廷委派下来协助庆州的,自然都是有关的。”
易殊眯了眯眼睛,直截了当地回复道:“我只是监军,大人很清楚的。”
梁文谨摆摆头:“此言差矣,易兄旷世奇才,怎么能让你只屈于小小监军呢。”
“大人有什么话不妨直说,舟车劳顿,在下已经不甚疲倦了。”又开始了,令人厌烦的官腔。易殊忍不住打断了对方的寒暄。
梁文谨轻笑一声,道:“别的倒是没什么,就是军队的人手确实不够。”
这也与监军无关,最多他在奏章中向朝廷中提及一笔罢了。易殊谨慎地抬眼望了过去。
梁文谨继续道:“每支小队伍总得有主心骨,现在军营里面的人还是太年轻。所以京城中下来的人也得下场带带队。”
见易殊没接话,梁文谨状似惋惜地说:“易监军倒是躲得过,不用去,可惜赵兄年近花甲之年,又是文官,还得上场。”
闻言,易殊嘴角扬起一抹冷笑:“既然梁大人也意识到了派赵安抚使披甲上阵不合适,那为何还要下达这般指令?”
这话倒是夹枪带棒,但梁文谨也没生气,不紧不慢地道:“人手不够,我也是没其他办法才出此下策。大家都是来庆州为朝廷效力的,又不是享福的。不过易监军在军营中也要注意一些,多出去关心关心士兵,不然一直待在营中,可能本来就不满的士兵会发起暴动呢。”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呢。
“我替赵使官带军。”易殊掀了掀眼皮,面不改色地道。
“可敬可佩,易兄如此大义。”梁文谨语气中颇有敬仰之意。
明明是早就算好了等着易殊跳呢,还要装作意外,一副惺惺作态之样。
易殊冷笑一声,没吭声。
进展顺利,梁文谨放松了不少,神情也变得更松弛:“话又说回来,既然易兄是太子殿下的心腹,那缘何他没派人打点一下?或者直接请他回绝了太后。”
易殊冷冷道:“梁公子莫不是忘了,太后下旨的时候,殿下已经去琼州了。”
梁文谨:“那现下已经过了五六日,殿下消息再迟缓也该知道了,怎么也不派人照拂一下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