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3)
易殊低眉掩饰住慌乱,答道:“哪敢,公公大驾光临,倒是我有失远迎。”
闻喜也皮笑面不笑地道:“那咱家就先送殿下回去了。”
李自安没再说话,点了点头,便起身向外走去,步子像往常一样端庄沉稳,但下一刻就像没看清路一般踏空了一步,吓得闻喜连忙过去搀扶。
易殊向着两人背影躬身相送:“恭送殿下,公公了。”
第38章 及冠5
直至最后一个小太监跨过回廊转角消失不见, 易殊才默默地收回目光,乏力地回到冰冷刺骨的石凳之上。
却闻到空气中一股若有若无的酒香,按理说没有打开酒壶, 并不会飘出来酒气。
他伸出修长的手指拈起李自安用过的青花高足杯, 上面残存着淡淡的酒气,是易殊特意准备的清酒,因为殿下好像不胜酒力,所以不敢拿太烈的酒。
所以当时李自安兀自倒的那杯应当是酒, 只是不知道是夜里看错了还是故意的。
冬日的风不解风情, 咋咋呼呼地穿堂而过,搅得旁人心乱如麻, 徒添忧思。
他端起桌上已经冷下来的茶一饮而尽, 猝不及防的苦涩之味弥漫舌尖,惹得他好看的落尾眉不自觉地皱起。
他轻叹一口气, 今晚怕是难以入眠,还是出去走走散散心。
月光清冷,宫道两旁整齐的绿植表面镀上了一层银霜,在冬风中瑟缩着,朦朦胧胧中汇聚出一张俊朗神逸的脸, 两弯新月眉下一双狭长的丹凤眼,高挺的鼻梁,薄唇微勾, 是他惯常的礼貌而又疏离的笑容。
易殊伸手揉了揉模糊的眼睛, 眼前的光景被揉碎了变回了萎靡不振的路边小草。
自己尚未饮酒, 怎么就醉了。易殊自嘲地勾了勾嘴角。
真正饮酒的人自从灯笼亮起之后便再不曾看向过易殊,躲闪的眼中不是没有回应后的恼怒,也不是难言于口的悲伤, 是恐惧,是明知前方是火还义无反顾扑过去的飞蛾临死前的恐惧,是想听见对方声音却又不敢知道对方回答的恐惧。
这样落寞的神态怎么会出现在那样一个永远挺直着身躯的天之骄子身上。
易殊看见那个孤身玉立的身影强装镇定地起身,然后背过身去不再面对着他,看那个身影尽量稳住脚步却仍然失神落魄地离开。
李自安没有要任何答案,就像是早已经预料到结局。
只是男子和男子如何能在一起,就算大圌民风开发放,易殊也只是听说一些人模狗样的官员背地里猎奇养着几个男宠。
再说起男子结婚,恕他孤陋寡闻,真是闻所未闻。
更何况殿下是太子,怎么可能会喜欢男子。
更何况他与殿下分明只是志同道合的君臣。
这些年来,靠着想要查出家族被灭的真相苟延残喘,从天上掉进泥潭里的人在世人眼中连狗都不如。他的一身傲骨却也容不得别人踩在他身上。
空有一个太子侍读的名头却不得正主正眼相待,但是在宫中侍读的日子恐怕只有暂时借用一下那位太子的庇护了。
那时候殿下也才是十岁出头的样子,比他还小一岁,却整天装作大人的样子同明礼堂的其他官家少年保持着合适的距离。
虚伪又自负,这是易殊当时的想法。他从小看人很准的,一眼就能看出别人层层伪装下的本性,那些想与他来往的世家子弟从骨子里就是利用关系,所以他才会与王延邑这种表里如一傻乎乎的人成为朋友。
这个小太子明明也不过是一个小孩子,整天行事规规矩矩的,脸上又挂着假装温和但其实疏离的微笑,什么事情都要追求最好,根本没有一丝人气儿。
不过这种心气高的人最好拿捏,因为这种人最讨厌欠别人人情。所以只要稍微帮他一下说不定就会让他对自己改观,到时候在明礼堂的日子可就要好过很多了。
不过要做就做狠一点,所以看到那把刀即将砍刀他时,易殊义无反顾地扑了上去。看到那人惊慌失措,脸上半永久的冷静被撕破之时,易殊窝在那个温暖的怀抱里勾了勾嘴角。 ↑返回顶部↑
闻喜也皮笑面不笑地道:“那咱家就先送殿下回去了。”
李自安没再说话,点了点头,便起身向外走去,步子像往常一样端庄沉稳,但下一刻就像没看清路一般踏空了一步,吓得闻喜连忙过去搀扶。
易殊向着两人背影躬身相送:“恭送殿下,公公了。”
第38章 及冠5
直至最后一个小太监跨过回廊转角消失不见, 易殊才默默地收回目光,乏力地回到冰冷刺骨的石凳之上。
却闻到空气中一股若有若无的酒香,按理说没有打开酒壶, 并不会飘出来酒气。
他伸出修长的手指拈起李自安用过的青花高足杯, 上面残存着淡淡的酒气,是易殊特意准备的清酒,因为殿下好像不胜酒力,所以不敢拿太烈的酒。
所以当时李自安兀自倒的那杯应当是酒, 只是不知道是夜里看错了还是故意的。
冬日的风不解风情, 咋咋呼呼地穿堂而过,搅得旁人心乱如麻, 徒添忧思。
他端起桌上已经冷下来的茶一饮而尽, 猝不及防的苦涩之味弥漫舌尖,惹得他好看的落尾眉不自觉地皱起。
他轻叹一口气, 今晚怕是难以入眠,还是出去走走散散心。
月光清冷,宫道两旁整齐的绿植表面镀上了一层银霜,在冬风中瑟缩着,朦朦胧胧中汇聚出一张俊朗神逸的脸, 两弯新月眉下一双狭长的丹凤眼,高挺的鼻梁,薄唇微勾, 是他惯常的礼貌而又疏离的笑容。
易殊伸手揉了揉模糊的眼睛, 眼前的光景被揉碎了变回了萎靡不振的路边小草。
自己尚未饮酒, 怎么就醉了。易殊自嘲地勾了勾嘴角。
真正饮酒的人自从灯笼亮起之后便再不曾看向过易殊,躲闪的眼中不是没有回应后的恼怒,也不是难言于口的悲伤, 是恐惧,是明知前方是火还义无反顾扑过去的飞蛾临死前的恐惧,是想听见对方声音却又不敢知道对方回答的恐惧。
这样落寞的神态怎么会出现在那样一个永远挺直着身躯的天之骄子身上。
易殊看见那个孤身玉立的身影强装镇定地起身,然后背过身去不再面对着他,看那个身影尽量稳住脚步却仍然失神落魄地离开。
李自安没有要任何答案,就像是早已经预料到结局。
只是男子和男子如何能在一起,就算大圌民风开发放,易殊也只是听说一些人模狗样的官员背地里猎奇养着几个男宠。
再说起男子结婚,恕他孤陋寡闻,真是闻所未闻。
更何况殿下是太子,怎么可能会喜欢男子。
更何况他与殿下分明只是志同道合的君臣。
这些年来,靠着想要查出家族被灭的真相苟延残喘,从天上掉进泥潭里的人在世人眼中连狗都不如。他的一身傲骨却也容不得别人踩在他身上。
空有一个太子侍读的名头却不得正主正眼相待,但是在宫中侍读的日子恐怕只有暂时借用一下那位太子的庇护了。
那时候殿下也才是十岁出头的样子,比他还小一岁,却整天装作大人的样子同明礼堂的其他官家少年保持着合适的距离。
虚伪又自负,这是易殊当时的想法。他从小看人很准的,一眼就能看出别人层层伪装下的本性,那些想与他来往的世家子弟从骨子里就是利用关系,所以他才会与王延邑这种表里如一傻乎乎的人成为朋友。
这个小太子明明也不过是一个小孩子,整天行事规规矩矩的,脸上又挂着假装温和但其实疏离的微笑,什么事情都要追求最好,根本没有一丝人气儿。
不过这种心气高的人最好拿捏,因为这种人最讨厌欠别人人情。所以只要稍微帮他一下说不定就会让他对自己改观,到时候在明礼堂的日子可就要好过很多了。
不过要做就做狠一点,所以看到那把刀即将砍刀他时,易殊义无反顾地扑了上去。看到那人惊慌失措,脸上半永久的冷静被撕破之时,易殊窝在那个温暖的怀抱里勾了勾嘴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