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1 / 3)
不过是条狐假虎威、虚张声势的鹰犬罢了。
谢枕川冷哼一声,无意与他浪费时间,径直转身去了御书房。
今科放榜,那内定名册上原有三十六人,三十人之名皆列于榜上,不知应天帝又能想出什么说辞。
【作者有话说】
葡萄苏妲己的梗来源于网络,商朝是没有葡萄的,在此不作深究了。
第88章 殿试
◎这一碗软饭,就不劳你们惦记了。◎
应天帝正伏在案前,执笔在一张绘有高楼的图纸上添出几笔。
这位由先帝过继登基的天子,最忌讳旁人提及他的出身。这“应天”二字的年号便可见一斑,首辅王丘深谙此道,自入阁以来便极力促成其生母追封为后,为此深得应天帝宠信,稳坐首辅之位。
应天帝去年便想在京城内修建一所当今最高的楼阁,供奉历代皇帝灵位,昭告天下君权所在,可直达天听。
如此浩大的工程,自然成了各方势力觊觎的肥肉。工部几番周折定下图纸,户部却以银钱不足为由,一拖再拖,直至上次谢枕川南巡归来,将罚没盐商的巨额银两入了库,才解了燃眉之急。接下来又是钦天监作梗,迟迟定不好动工的吉日,是近来首辅王丘从中斡旋,总算促成了此事。
应天帝并不在*乎其中波折,只看重结果,也深谙“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只要能够达成他的目的,许多事情他都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春闱之事亦是如此。
他见谢枕川踏进了御书房的门,便招手将其叫了过去,笑道:“爱卿来得正好,快来看看朕这通天阁建得如何?”
谢枕川垂眸看了一眼图纸,并未说话。
一旁的近侍担心谢大人坏了天子兴致,连忙道:“皇上自昨夜起,便一直在研究这通天阁建造之事,彻夜未眠,又增设了一座摘星台,这摘星台直指紫微垣,不仅彰显天家气度,我朝威严,更兼有皇上君临天下,恩泽万民之德。”
“微臣愚钝,于此道实在外行,”谢枕川勾了勾唇,眼底却未有什么笑意,“不敢置喙,只是还望圣上多多保重龙体。
应天帝又摆摆手,神采奕奕道:“爱卿不必担忧,朕虽然一夜未眠,但是吃了惠贵妃送来的提神汤,精神头好得很。”
谢枕川面露惑色,“不知是何汤羹,竟有如此效用?”
那近侍又趁机道:“那是惠贵妃近日在一位云游仙人那里得了养生方子,叫做参苓焕神汤,为试药性,娘娘亲自尝了月余呢。”
谢枕川眸中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色,茯苓安神但会令人昏沉,人参提神,却无这般立竿见影的效用,这实在违背医理。
他垂下眼睫,将疑窦掩藏在如墨的凤眸深处。
“难为她这般用心,”应天帝称赞一句,又喝了一口汤,容光焕发道:“恕瑾今日前来,莫不是为了春闱放榜之事?”
谢枕川手持象牙笏板,垂首不语。
既然应天帝主动提及此事,必是心中已有决断。
应天帝神色温和,眉目中隐隐透出一丝威严,“朕知你心存疑虑,不过此次贡士名册是朕亲自把关,也差人问过了,一来这放榜名册与你先前所禀的内定名册有所出入,二来嘛,天下同名同姓如此之多,名录与你那名册偶尔有些雷同,也在所难免。”
谢枕川面色平静,缓缓开口道:“圣上也如此作想?”
应天帝语气缓和了几分,劝说道:“朕知你一片忠心,对江山社稷殚精竭虑,此次春闱放榜,确有些不妥之处,朕心中有数。”
自从上次谢枕川提前检举春闱舞弊之后,应天帝转头便令人敲打了主考官舒义,此次放榜,虽然只有六名的出入,但京城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便是自己,动起手来也要思量几分,今日这个结果,尚算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见他神色不动,应天帝顿了顿,又叹了一声,作出推心置腹之态,“有些事不能操之过急,你乃朕的左膀右臂,又是梓童亲弟,有些行事,还望你能多体谅朕的难处,不可再一意孤行。”
谢枕川已然知道应天帝的打算,前番江南科举弊案案已折了王党不少羽翼,朝中更有不少摇摆不定之人从皇上长子偏向了嫡子,若再任濯影司彻查,局势必将失衡。 ↑返回顶部↑
谢枕川冷哼一声,无意与他浪费时间,径直转身去了御书房。
今科放榜,那内定名册上原有三十六人,三十人之名皆列于榜上,不知应天帝又能想出什么说辞。
【作者有话说】
葡萄苏妲己的梗来源于网络,商朝是没有葡萄的,在此不作深究了。
第88章 殿试
◎这一碗软饭,就不劳你们惦记了。◎
应天帝正伏在案前,执笔在一张绘有高楼的图纸上添出几笔。
这位由先帝过继登基的天子,最忌讳旁人提及他的出身。这“应天”二字的年号便可见一斑,首辅王丘深谙此道,自入阁以来便极力促成其生母追封为后,为此深得应天帝宠信,稳坐首辅之位。
应天帝去年便想在京城内修建一所当今最高的楼阁,供奉历代皇帝灵位,昭告天下君权所在,可直达天听。
如此浩大的工程,自然成了各方势力觊觎的肥肉。工部几番周折定下图纸,户部却以银钱不足为由,一拖再拖,直至上次谢枕川南巡归来,将罚没盐商的巨额银两入了库,才解了燃眉之急。接下来又是钦天监作梗,迟迟定不好动工的吉日,是近来首辅王丘从中斡旋,总算促成了此事。
应天帝并不在*乎其中波折,只看重结果,也深谙“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只要能够达成他的目的,许多事情他都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春闱之事亦是如此。
他见谢枕川踏进了御书房的门,便招手将其叫了过去,笑道:“爱卿来得正好,快来看看朕这通天阁建得如何?”
谢枕川垂眸看了一眼图纸,并未说话。
一旁的近侍担心谢大人坏了天子兴致,连忙道:“皇上自昨夜起,便一直在研究这通天阁建造之事,彻夜未眠,又增设了一座摘星台,这摘星台直指紫微垣,不仅彰显天家气度,我朝威严,更兼有皇上君临天下,恩泽万民之德。”
“微臣愚钝,于此道实在外行,”谢枕川勾了勾唇,眼底却未有什么笑意,“不敢置喙,只是还望圣上多多保重龙体。
应天帝又摆摆手,神采奕奕道:“爱卿不必担忧,朕虽然一夜未眠,但是吃了惠贵妃送来的提神汤,精神头好得很。”
谢枕川面露惑色,“不知是何汤羹,竟有如此效用?”
那近侍又趁机道:“那是惠贵妃近日在一位云游仙人那里得了养生方子,叫做参苓焕神汤,为试药性,娘娘亲自尝了月余呢。”
谢枕川眸中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色,茯苓安神但会令人昏沉,人参提神,却无这般立竿见影的效用,这实在违背医理。
他垂下眼睫,将疑窦掩藏在如墨的凤眸深处。
“难为她这般用心,”应天帝称赞一句,又喝了一口汤,容光焕发道:“恕瑾今日前来,莫不是为了春闱放榜之事?”
谢枕川手持象牙笏板,垂首不语。
既然应天帝主动提及此事,必是心中已有决断。
应天帝神色温和,眉目中隐隐透出一丝威严,“朕知你心存疑虑,不过此次贡士名册是朕亲自把关,也差人问过了,一来这放榜名册与你先前所禀的内定名册有所出入,二来嘛,天下同名同姓如此之多,名录与你那名册偶尔有些雷同,也在所难免。”
谢枕川面色平静,缓缓开口道:“圣上也如此作想?”
应天帝语气缓和了几分,劝说道:“朕知你一片忠心,对江山社稷殚精竭虑,此次春闱放榜,确有些不妥之处,朕心中有数。”
自从上次谢枕川提前检举春闱舞弊之后,应天帝转头便令人敲打了主考官舒义,此次放榜,虽然只有六名的出入,但京城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便是自己,动起手来也要思量几分,今日这个结果,尚算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见他神色不动,应天帝顿了顿,又叹了一声,作出推心置腹之态,“有些事不能操之过急,你乃朕的左膀右臂,又是梓童亲弟,有些行事,还望你能多体谅朕的难处,不可再一意孤行。”
谢枕川已然知道应天帝的打算,前番江南科举弊案案已折了王党不少羽翼,朝中更有不少摇摆不定之人从皇上长子偏向了嫡子,若再任濯影司彻查,局势必将失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