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 / 3)
凿凿有据,铁证如山。
-
濯影司雷厉风行重启调查当年科举弊案,官吏也好,富商也罢,不少人被濯影司传唤问话,几乎都是嘴硬着进去,腿软着出来的,不过半月光景,应天府中已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外边的风雨皆与梨瓷无关,对她而言,近日最大的烦恼便是——又该喝药了。
才用了午膳不过小半个时辰,绣春又端来了一碗汤药,还未进门,梨瓷便已经闻到酸涩的味道了。
她下意识往屋内看了看,只有窗户还开着,也不知逃不逃得出去。
绣春赶紧拦道:“小姐,这病总拖着也不是个事儿不是,再过些时日就好了。您想想,到时候您想吃什么,吃一口糖葫芦,配一碗甜汤如何?”
“那也太甜了,”梨瓷的嘴巴撅得比糖罐子还高,“我觉得以前那样也没什么不好的。”
原先还能隔三差五吃些糕点香香嘴巴,这半个月以来,她每日都被严加管束,除了饭食以外什么也没吃,就连饭食也是清汤寡水的。若她本身口味清淡便也罢了,可她实在不爱吃这些东西,如此一来,用膳也成了一种折磨。
她端着药碗,要喝不喝的样子,有气无力道:“连外祖母吃斋念佛时也不这样吃饭,莫说每日还要喝这样三大碗苦药了,便是种苦瓜也没有这样的种法。”
看着小姐可怜巴巴的样子,绣春也忍不住心软了,后退一步道:“待小姐喝了药,我给您切半片蜜桃来。”
梨瓷立刻开心起来,又撒娇道:“稍微切大一点嘛。”
“好好好,”绣春被她缠得没法,又叮嘱道:“过两日少爷来了,您可不能这样了。”
梨瓷的兄长梨瑄,年幼起便跟随父亲行商,及冠之后便开始独自带领商队贸易往来,近日从海上回来了,便特意绕路来应天看望养病妹妹。
梨瑄对自己这个妹妹一贯宠爱,唯独在吃食一事上是寸步不让,他一来,梨瓷的苦日子恐怕是要更苦了。
她好像知道自己有多可怜,又眨巴着眼睛看着绣春,恳切道:“那再多切一片!”
-
好不容易喝掉了一大碗药,梨瓷吃完两片薄薄的桃肉,实在百无聊赖,又想着去哪里玩才好。
泠表姐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家中这几日皆在为她相看夫婿,滢表姐的父亲则派人带来了家书,要将母女二人接往京城,两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只有梨瓷一个人无所事事,难得生出些许孤寂之感。
好在小椽山上的清风杏开始熟了,书院的学生摘了第一批熟杏送来,梨瓷也分得了一篮。
虽然自己不能吃,但是借花献佛也是好的,正好还可以去问问谢枕川先前提过的赘婿人选接洽得如何了。
知道小姐要将杏子送去方泽院,绣春稍微舒了一口气,不过仍然不大放心,自己提了篮子跟着去了。
城中近来多风雨,方泽院的院门也紧闭谢客,好在南玄瞧见是梨姑娘来访,立刻将她迎了进来,“梨姑娘,世子这会儿不在,可要进来坐会儿?”
听闻谢枕川不在,*梨瓷便只让绣春将手里那一篮杏子递给了他,自己则摇了摇头。
南玄赶紧替世子解释,“梨姑娘也是知道的,最近濯影司事多,近几日提审的都是南直隶里边有头有脸的人物,世子须得亲自坐镇,实在是脱不开身。”
这实在是大快人心,梨瓷虽对南直隶官场并不熟悉,不过有一人的名字还是记得清楚,语带兴奋地问道:“那位南京守备冯睿才呢?”
南玄摇了摇头,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这才悄声提点道:“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毕竟是一方大员,在京中还有着贵妃娘娘的关系,若要动他,还得回京禀明圣上,不过也是迟早的事儿,这位冯大人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在他心里,这位梨姑娘迟早是要和世子回京的,有些事还是早知道的好。
梨瓷对这些弯弯绕绕一脸茫然,但知道冯睿才总归要倒大霉,立刻就想鼓掌叫好。
“奴才听世子提过,这次查案,梨姑娘可是立了大功,他还不知怎么谢梨姑娘的好,”南玄又自作主张地打听道:“梨姑娘可有什么想要……” ↑返回顶部↑
-
濯影司雷厉风行重启调查当年科举弊案,官吏也好,富商也罢,不少人被濯影司传唤问话,几乎都是嘴硬着进去,腿软着出来的,不过半月光景,应天府中已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外边的风雨皆与梨瓷无关,对她而言,近日最大的烦恼便是——又该喝药了。
才用了午膳不过小半个时辰,绣春又端来了一碗汤药,还未进门,梨瓷便已经闻到酸涩的味道了。
她下意识往屋内看了看,只有窗户还开着,也不知逃不逃得出去。
绣春赶紧拦道:“小姐,这病总拖着也不是个事儿不是,再过些时日就好了。您想想,到时候您想吃什么,吃一口糖葫芦,配一碗甜汤如何?”
“那也太甜了,”梨瓷的嘴巴撅得比糖罐子还高,“我觉得以前那样也没什么不好的。”
原先还能隔三差五吃些糕点香香嘴巴,这半个月以来,她每日都被严加管束,除了饭食以外什么也没吃,就连饭食也是清汤寡水的。若她本身口味清淡便也罢了,可她实在不爱吃这些东西,如此一来,用膳也成了一种折磨。
她端着药碗,要喝不喝的样子,有气无力道:“连外祖母吃斋念佛时也不这样吃饭,莫说每日还要喝这样三大碗苦药了,便是种苦瓜也没有这样的种法。”
看着小姐可怜巴巴的样子,绣春也忍不住心软了,后退一步道:“待小姐喝了药,我给您切半片蜜桃来。”
梨瓷立刻开心起来,又撒娇道:“稍微切大一点嘛。”
“好好好,”绣春被她缠得没法,又叮嘱道:“过两日少爷来了,您可不能这样了。”
梨瓷的兄长梨瑄,年幼起便跟随父亲行商,及冠之后便开始独自带领商队贸易往来,近日从海上回来了,便特意绕路来应天看望养病妹妹。
梨瑄对自己这个妹妹一贯宠爱,唯独在吃食一事上是寸步不让,他一来,梨瓷的苦日子恐怕是要更苦了。
她好像知道自己有多可怜,又眨巴着眼睛看着绣春,恳切道:“那再多切一片!”
-
好不容易喝掉了一大碗药,梨瓷吃完两片薄薄的桃肉,实在百无聊赖,又想着去哪里玩才好。
泠表姐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家中这几日皆在为她相看夫婿,滢表姐的父亲则派人带来了家书,要将母女二人接往京城,两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只有梨瓷一个人无所事事,难得生出些许孤寂之感。
好在小椽山上的清风杏开始熟了,书院的学生摘了第一批熟杏送来,梨瓷也分得了一篮。
虽然自己不能吃,但是借花献佛也是好的,正好还可以去问问谢枕川先前提过的赘婿人选接洽得如何了。
知道小姐要将杏子送去方泽院,绣春稍微舒了一口气,不过仍然不大放心,自己提了篮子跟着去了。
城中近来多风雨,方泽院的院门也紧闭谢客,好在南玄瞧见是梨姑娘来访,立刻将她迎了进来,“梨姑娘,世子这会儿不在,可要进来坐会儿?”
听闻谢枕川不在,*梨瓷便只让绣春将手里那一篮杏子递给了他,自己则摇了摇头。
南玄赶紧替世子解释,“梨姑娘也是知道的,最近濯影司事多,近几日提审的都是南直隶里边有头有脸的人物,世子须得亲自坐镇,实在是脱不开身。”
这实在是大快人心,梨瓷虽对南直隶官场并不熟悉,不过有一人的名字还是记得清楚,语带兴奋地问道:“那位南京守备冯睿才呢?”
南玄摇了摇头,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这才悄声提点道:“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毕竟是一方大员,在京中还有着贵妃娘娘的关系,若要动他,还得回京禀明圣上,不过也是迟早的事儿,这位冯大人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在他心里,这位梨姑娘迟早是要和世子回京的,有些事还是早知道的好。
梨瓷对这些弯弯绕绕一脸茫然,但知道冯睿才总归要倒大霉,立刻就想鼓掌叫好。
“奴才听世子提过,这次查案,梨姑娘可是立了大功,他还不知怎么谢梨姑娘的好,”南玄又自作主张地打听道:“梨姑娘可有什么想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