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62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初招工的时候,江夏就特别交待过何杏环哪几个亲戚不能招。
  不能将人招到自己的工厂,但是给点建议,江夏可以做到。
  有时候亲戚过得好了,也是给自己减少麻烦。
  所以江夏从不吝啬给对方赚钱的法子。
  田采花是非常相信江夏的:“租别人的干啥?那不是便宜别人?当然是租我的!我回去就和他们说!”
  这些江夏就不管了:“也行。”
  田采花只是不好意思不帮自家大哥,但是要她出钱帮,又怕自己吃亏。
  毕竟已经吃过亏。
  田采花又道:“你这法子好!”
  江夏想的法子总是合她心意!
  摊位租出去了,自己能赚钱,然后又帮了自己的大哥。
  至于他们租了摊位赚不赚钱那就不关她事了,反正她只是收租金,便宜一点,她就算是帮了。
  现在周承森在镇上有间房子收租,每个月都有十块租金,她都不知道多羡慕。
  十块钱够他们一家六口一个月的生活费了,赚的钱就可以全部存起来。
  因为粮食和蔬菜是自己种的,肉也不用买,吃海鲜就行。
  平时只要买些盐,酱油,化肥还有其它生活用品就行。
  基本自给自足。
  田采花很节俭,一个月十块钱生活费都能省五块!
  这一点江夏是真的佩服她。
  田采花的凉鞋,拖鞋,穿到断掉了,她从孩子们不再合脚的凉鞋上剪一块胶下来,补上去继续穿!
  而且补鞋的手法娴熟,将铁钳烧热,放在断口处,然后将剪下来的那块胶压上去,揪出铁钳,就好了!
  大房一家穿的拖鞋,凉鞋,水鞋就没有一双是好的。
  那些鞋子不是补到不能再补绝对不会丢!
  不对,补到不能再补也不会丢,还留着做下次的补鞋材料。
  幸好出门逛街、走亲戚的时候,田采花会拿出“新鞋”给一家人穿。
  *
  第二天,启智路通车仪式,同时也是麦姗中学奠基仪式。
  江父,市其他领导、镇领导、周承森,麦老,村长等人一起剪彩。
  市日报也派了记者来采访。
  周父拿着相机站在市日报记者旁边使劲的拍照,完了他还对那记者道:“同志,你那些相片洗出来给我寄两张?我给你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