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说了,在场诸位大人均都是大宋权利顶峰的弄潮儿,直接言商更是都觉得是在自降身价。
  韩忠彦处于人情给足了赵霁的面子没有反驳,章惇稍微有些摸到了陛下的路数没有表态, 蔡卞老狐狸一个揣着袖子正在观望。
  许将出言反对:“陛下,朝廷直接经商……怕是……”
  赵霁秒懂:“明面上由那位高丽的公主主持一切。”
  许将:“若此等真如陛下所言,是个极其赚钱的营生,她毕竟是‘外人’——”
  又嫌钱脏,还想攥在自己手里。
  许将把文人的清高和管钱的官员的市侩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赵霁:……
  “那依你所见?”
  许将:“先纵她试着做这营生,若是真有效果,陛下须将此女子纳入宫中。”
  赵霁:……
  联姻在古人看来果真是万能的。
  只不过赵霁不愿。
  于是避开这个提议,只道“先将营生做起来罢。如此,诸位对朕的主意还有其他看法?如果没有,就劳烦诸位大人拟旨操办了。”
  赵霁都这么说了,许将也不好再说其他,只能选择沉默。
  只剩曾布,看剩下几个人突然都不说话了,着急起来。“陛下,臣认为此事依旧不可行!且不说现在看来流民只是聚集,没有任何威胁举动。就算是他们成为山寇反贼,直接派兵清剿便是了,何必要直接镇守?”
  就算那群乌合之众聚集在一块真的反了,也成不了气候。大宋的军队难不成还能打不过一帮流民?直接挥师南下分分钟解决问题。他眼里,赵霁的主意分明就是高射炮打蚊子,花最多的钱,做最少的事。
  要么不管,要么放开所有限制无所顾忌。
  这种即要管,又不让动手杀人的命令最劳民且没有人死,无法形成震慑,也最伤财。
  赵霁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朕建议太平王此次南下,所谓目的有三。一则,是送粮而去避免哄抢,救助灾民。二则,是暗自调查南王叛乱之事里面,西南各部是否还有其他未被发现的参与其中的人员。其四,便是打着前两个的幌子寻找西南的矿脉。”
  铜矿集中在东南,但西南的地形奇特复杂,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更容易产生其他稀有矿……
  说是真么说,赵霁其实也只是让自己的行动更加师出有名。他让太平王出手干预,还是想镇压或许可能产生的叛乱,顺便搏个好名声。
  北宋末年可是产生了许多能够动摇北宋根基的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高俅现在还在开封任了个闲职整天溜达呢。高俅在这里,谁敢一定就保证梁山不会蹦跶出来,退一万步,108可以招安,那方腊呢?
  打是可以打,但是真的没必要。
  辽外强中干,过不了几年就得被金起义,从大国舞台上踹下去。
  在来势汹汹的金彻底崛起之前,赵霁一点都不想看到任何一个能够动摇根基的农民起义。
  封建的农民是最好哄的存在,但凡能有一口饱饭,也不会有人愿意干提着脑袋卖命的活路。这次西南的灾民确实不是大问题,但如果他把西南的问题和平解决掉,把名声传播开去,之后的人但凡面对天灾人祸,吃不饱穿不暖就要过不下去了,想要造反之际,脑子里哪怕有那么一瞬,产生‘天子不会见死不救的’这种想法,赵霁就有机会苟。
  如此曲折迂回的想法,赵霁实在是说不出口。
  况且他就算说‘你们别霍霍了。不到四十年,咱们宋就要被打成南宋了。你们能不能心里有点ac数?’他敢说,也没人敢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