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2 / 3)
在这种风气之下,大宋倒也不是那么着急找公主。
谁能想到,陛下病好了之后,直接对着最后问公主下落?在陛下生病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等不知道的事情?
天子没家事。
最严重的时期,皇帝在哪个妃子那里多呆几天都会被朝臣上奏。
宋的情况倒是没有这么严重,但是皇宫里的消息大部分群臣还是知道的。
所以才让群臣更惊讶。
至于最后的这个人——
您哪位啊?
包拯站在最后面,是被小同子加塞进来的。一开始大朝会乱糟糟的,而且全开封六品以上全都乌泱泱挤在一起,还真的没什么人注意到他。此时赵霁开口,整个大朝会大殿里几百号人齐刷刷回头看他,那给人的压迫还真不是一般强。
总算这是包拯,是个经过‘三天结案,不结案人头落地’这种风浪的。
众人之间黑脸的中青年脸不红心不跳,向右迈出一步,道:“在行宫,等待陛下下一步安排。”
赵霁隔着百十来号人想喊,但是实在喊不动,就让身边传令的小太监代为转达:“让人把她叫过来,就跟她说,她不是要给朕挣钱吗,朕满足她。”
“陛下?”天子近臣的二府两院终于坐不住了。
章惇左迈一步,走了出来。
科举在即,赵霁寻思科举是不是也能换换血,所以暗示过这老头。故,老头在考试院出题,越出人越精神,仿佛是个虐,待,狂,魔,满朝文武的哀嚎就是他的精神食粮,此时再见,赵霁发现他满面红光,不过过于精神抖擞,说出来的话却不是很‘赵霁派’,一张口就是反对:“臣等虽然不知道您和高丽公主有何协议,但断然不可让一个高丽女子干涉朝政。”
章惇大人被无数人当枪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也实在太适合抗雷了。自己都没权利了,还一张口就顶撞了唯一的靠山赵霁。
在他看来幕后先不说宋朝没有女人为官的先例,就算是有,也轮不到让个其他国家的人来干涉大宋的财政。
赵霁对章惇有极大容忍度,或者说,他接下来的话本就是说给所有反对意见的人的:“她不干涉朝政,朕和她有君子协定,不纳她入后宫,她只负责挣钱而已。她会许多奇思妙想,具体操作刘大人陈大人,待早朝结束,你们留下来商议细节,诸位只要相信她定能把流入辽的铜挣回来便罢了。”
试问哪个穿越女不会挣钱?
都不要说她现在搞出来的香水什么的已经造成了小范围的爆款,就说什么香皂沐浴乳,玻璃水晶杯,这些东西赵霁为了不崩人设,不能开口,解树这种送上门的工具人不用白不用。
不找借口把解树推到台前给他挣钱,难不成还真养在后院?
赵霁打定主意,不管有多少人反对,他都得借这次机会把解树给成功推出来。
细细想来,宋本来对辽输出的就都是奢侈品。什么茶叶,瓷器之类的。
辽国力强盛,但是贵族之中有很浓的学习宋朝的风潮。过日子也非常奢侈。
只要辽还是大宋的跟,风,狗,就不愁解树弄出来的东西挣不了钱。
后续包括肥皂,玻璃,化妆品……等等这种穿越标配,就算解树不太清楚具体操作,赵霁也有把握让她‘学会’这些东西。
奢侈品的品类增加,多种前所未有的东西出现,必然相应辽的皇室内就会产生巨大的需求缺口。铜这东西,能被辽骗过去,也能被宋骗回来。
要问如何长久从他们身上薅羊毛,这还需要诸位大臣从长计议,但是趁着物以稀为贵的时候,挣一波快钱的难度不大。
朝臣议论纷纷,但碍于赵霁已经发话一锤定音,就算有巨大反弹和不满,也都是之后上折子陈情的任务了。
就算朝臣能放过赵霁,天天吃饱了没事干的言官队伍也不允许。 ↑返回顶部↑
谁能想到,陛下病好了之后,直接对着最后问公主下落?在陛下生病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等不知道的事情?
天子没家事。
最严重的时期,皇帝在哪个妃子那里多呆几天都会被朝臣上奏。
宋的情况倒是没有这么严重,但是皇宫里的消息大部分群臣还是知道的。
所以才让群臣更惊讶。
至于最后的这个人——
您哪位啊?
包拯站在最后面,是被小同子加塞进来的。一开始大朝会乱糟糟的,而且全开封六品以上全都乌泱泱挤在一起,还真的没什么人注意到他。此时赵霁开口,整个大朝会大殿里几百号人齐刷刷回头看他,那给人的压迫还真不是一般强。
总算这是包拯,是个经过‘三天结案,不结案人头落地’这种风浪的。
众人之间黑脸的中青年脸不红心不跳,向右迈出一步,道:“在行宫,等待陛下下一步安排。”
赵霁隔着百十来号人想喊,但是实在喊不动,就让身边传令的小太监代为转达:“让人把她叫过来,就跟她说,她不是要给朕挣钱吗,朕满足她。”
“陛下?”天子近臣的二府两院终于坐不住了。
章惇左迈一步,走了出来。
科举在即,赵霁寻思科举是不是也能换换血,所以暗示过这老头。故,老头在考试院出题,越出人越精神,仿佛是个虐,待,狂,魔,满朝文武的哀嚎就是他的精神食粮,此时再见,赵霁发现他满面红光,不过过于精神抖擞,说出来的话却不是很‘赵霁派’,一张口就是反对:“臣等虽然不知道您和高丽公主有何协议,但断然不可让一个高丽女子干涉朝政。”
章惇大人被无数人当枪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也实在太适合抗雷了。自己都没权利了,还一张口就顶撞了唯一的靠山赵霁。
在他看来幕后先不说宋朝没有女人为官的先例,就算是有,也轮不到让个其他国家的人来干涉大宋的财政。
赵霁对章惇有极大容忍度,或者说,他接下来的话本就是说给所有反对意见的人的:“她不干涉朝政,朕和她有君子协定,不纳她入后宫,她只负责挣钱而已。她会许多奇思妙想,具体操作刘大人陈大人,待早朝结束,你们留下来商议细节,诸位只要相信她定能把流入辽的铜挣回来便罢了。”
试问哪个穿越女不会挣钱?
都不要说她现在搞出来的香水什么的已经造成了小范围的爆款,就说什么香皂沐浴乳,玻璃水晶杯,这些东西赵霁为了不崩人设,不能开口,解树这种送上门的工具人不用白不用。
不找借口把解树推到台前给他挣钱,难不成还真养在后院?
赵霁打定主意,不管有多少人反对,他都得借这次机会把解树给成功推出来。
细细想来,宋本来对辽输出的就都是奢侈品。什么茶叶,瓷器之类的。
辽国力强盛,但是贵族之中有很浓的学习宋朝的风潮。过日子也非常奢侈。
只要辽还是大宋的跟,风,狗,就不愁解树弄出来的东西挣不了钱。
后续包括肥皂,玻璃,化妆品……等等这种穿越标配,就算解树不太清楚具体操作,赵霁也有把握让她‘学会’这些东西。
奢侈品的品类增加,多种前所未有的东西出现,必然相应辽的皇室内就会产生巨大的需求缺口。铜这东西,能被辽骗过去,也能被宋骗回来。
要问如何长久从他们身上薅羊毛,这还需要诸位大臣从长计议,但是趁着物以稀为贵的时候,挣一波快钱的难度不大。
朝臣议论纷纷,但碍于赵霁已经发话一锤定音,就算有巨大反弹和不满,也都是之后上折子陈情的任务了。
就算朝臣能放过赵霁,天天吃饱了没事干的言官队伍也不允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