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到底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让你们这么为难我。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赵霁在心里比比,内心的白眼翻出天际。
  赵霁心里难受,对方地心里也未必见得就好受了。
  幕僚一开始觉得赵霁的问题比简王多,所以故意出了两个非常困难的难题。就是为了为难赵霁。
  摆明了要他知道【您的小心思已经被我们发现了,请您收起您的心思,不要嘴上答应我们,内心os说什么‘饶你精似鬼,照样要喝老娘的洗脚水。’】
  这两个问题。
  写檄文这件事放在王爷身上,可是比信物更加麻烦的事情。
  檄文算是明文证据证明是在造反的实锤,而其他信物和私底下做的事情只要不被查证告发,是非常难找到证据的。
  后一条,有眼睛的都看到赵霁和包拯关系过密,他们确实是有对包拯斩草除根的想法,但是却绝对没有借赵霁之手的意思。
  就算赵霁敢答应,他们都不敢用赵霁。
  本来是下马威的两个投名状。
  人人都以为赵霁会犹豫犹豫。
  却没想到一个问题赵霁一个‘可’。
  这种事,你怎么可能答应地这么痛快?你凭什么答应地这么痛快?
  世子感觉到了来自赵霁地蔑视。
  尽管他并不是诚信求合作,可好歹还会做些表面文章,却没想到赵霁的表面文章都懒得做。
  他恶向胆边生,向左走了一步,摸到了约定好的机关,使劲儿摇动。
  机关触发之下,象征着信号的铃声传到了原随云的耳中。于是才有了小红娘和公孙策之后的那番对话。
  世子手上动作不停,嘴巴上却也没有停歇。
  “包拯?王爷真的愿意引他前来?”世子觉得身前这王爷肯定是假装顺从,背地里偷偷通风报信。
  赵霁:“是。包拯是个人才,本王非常爱重他。但是一个人才和天下比起来,无足轻重。”赵霁敢直接答应,肯定想得出理由让自己逻辑自洽。
  世子:……真的是非常有道理了。
  世子拼命摇铃的手因为这个听起来合情合理的理由停顿了一下。
  便听到赵霁继续道“至于檄文,既然已经决定了的事情,我们就算是一条船了。万一真的东窗事发,一旦最坏的结果发生了。那么写檄文和调兵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确实!
  世子有些后悔摇铃了。
  赵霁两句话把世子忽悠瘸了,继续发挥:“檄文本王写得,杀人本王干得。不若你把本王的护卫叫进来,本王劝劝王弟。若是王弟不答应,本王也有办法让王弟答应。”
  “赵俣!!”赵似就在一边,一开始还能静静听着。
  听到赵霁最后一句话之后,心里的惊诧翻江倒海。
  小舅舅联系反贼要造反,把他骗到了这里。
  在这里碰到了王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