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 / 3)
在赵霁的寒暄下,王重阳当场就跪了。
赵霁自以为已经和王重阳聊进心里,可以彼此交心互相引为知己的赵霁被王重阳这一跪跪得满脸诧异:……?!!咋了这是!?
跪下的王重阳一脸凝重,语气低沉却分外真诚严肃:“陛下,贫道幼年居于北边,辽年年压境犯我大宋子民。
贫道实在愤慨,确实带着乡邻组成过小支的军队自发抗辽。但所作所为皆是邻里乡亲为了护我大宋边境安宁,绝无逆反之意。
之后贫道离开家乡通过武举时任阵前兵马校尉时,经历过大大小小数百次战役,哪怕敌众我寡也未退一步。
因着某些原因贫道辞官后,所有钱财均是贫道部下和以前邻里筹得。皆因为他们信任贫道,才交于贫道,为的是未雨绸缪,近几年时局不稳,万一再起战争,那些钱财和兵刃可供给前线兄弟。
但纵使如此,贫道也万万没有谋逆之心啊!
贫道前年搬出活死人墓,所有一切财物尽皆留在了活死人墓中。贫道分文未用。陛下自可派人去取。若陛下觉得贫道有罪,所有罪责贫道一人承担,贫道甘愿赴死,只望陛下勿要迁怒于那活死人墓中的住客。”
赵霁听着王重阳的叙述。渐渐就明白王重阳为啥会突然给他跪了。
青年时私自拥兵。
退伍后又筹集大量钱款购置兵器?这不是谋反这是个啥?
大宋重文轻武,说白了就是因为老赵家兵卒起家,实在是害怕了手下的将军们走老赵的老路。所以对于武将的压制是特别大的。刑罚罚起来也很严重。
以上这些罪名,若是真坐实了,按大宋律,王重阳活不了。那些钱全充公不说,恰好住在活死人墓里守着那一堆钱的林朝英也得被抓起来,最轻判个琼面发配。
赵霁看王重阳凝重的表情和决然的眼神。怎么看不出他已经做好了坦然面对死亡的准备?
好奇地拖着下巴:“你当过阵前兵马校尉。年少轻狂私自集结小队可以说是年少轻狂,但当过兵后,既知筹钱屯兵器是杀头死罪,为何还要做?”
王重阳双膝跪地,但脊梁绷得笔直,答出的话字字铿锵:“贫道驻守边疆时,年年军费经过层层盘剥,到了低层士卒手中已所剩无几。七年前燕云失陷,其中确有我方战备不利,但我大宋又何止输在战略?最后那战,贫道和诸位弟兄在临城死守整整七日,后方只送来一车搀着石子的稻米作为军粮!
那战我们输了,临城全面失守。整个驻守临城的兵卒活下来的不足十人。贫道被人救起,醒后去追问上峰此事却被处了军法。再然后,等战事休了,贫道就辞了官衔回乡。
这些年贫道囤积钱财,只为倘若我大宋再起大战,在前线的兄弟们最起码可以吃顿饱饭。可以不用那些木棍都能敲断的兵刃。”
赵霁手指敲着膝盖,面无表情:“大胆!王重阳,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些什么吗?你不怕朕现在就杀了你?”
王重阳豁达地坦然一笑:“贫道没有谋反之心,所作所为亦无愧于天。若陛下降罪,贫道愿以死明志。”
赵霁:“诬陷朝廷命官,构陷朝廷,囤积钱财购置兵器,私自拥兵。你说你没有谋逆之心?”
王重阳道:“贫道既然敢说,自然没有‘构陷’一说。守边的军费到底何如,贫道相信陛下英明自能够查明真相。”
赵霁板着脸追问:“朕听说你武功高强?既然已经做了这么多大逆不道的事情,甚至连面圣都能毫不慌张。那为何不跑?想来若你哪怕跑了,朕这整个皇宫都没有一人拦得住你。你自可逃出皇宫远离开封,回去携带钱财逃往其他国家。或者干脆隐姓埋名继续逍遥。”
王重阳摇头:“贫道自知所做之事皆是大逆不道。但贫道实在是不忍临城之事再次上演。故而囤积了钱财。现如今陛下已全然知晓,若贫道逃了,那自愿给贫道钱财的往日下属,村民,住在活死人墓的友人都会受到牵连。一人做事一人当。”
死战不退,却被自己人在背后捅刀子的经历让王重阳不怎么会死守法度,甚至选择了在违法的边缘左右横跳。
但他终归是宋人。一腔爱国的热血并没有因为那次的失望而被浇灭。
这两种情绪埋在他的心里,造就了现在这个满是矛盾的全真道士。
他能坦然地违法,甚至自己家后院埋了那么多兵器的情况下都能毫无负担地来面圣。
但你说他视法度为无物吧。事发之后,在完全能跑的情况下他却选择留下赴死。
王重阳这人看似矛盾却其实他的为人处世都有着自己的标准和原则。说白了,他爱的是大宋而不是宋朝。他热爱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以说,活在大宋这片天空下的人们俱是他的软肋。 ↑返回顶部↑
赵霁自以为已经和王重阳聊进心里,可以彼此交心互相引为知己的赵霁被王重阳这一跪跪得满脸诧异:……?!!咋了这是!?
跪下的王重阳一脸凝重,语气低沉却分外真诚严肃:“陛下,贫道幼年居于北边,辽年年压境犯我大宋子民。
贫道实在愤慨,确实带着乡邻组成过小支的军队自发抗辽。但所作所为皆是邻里乡亲为了护我大宋边境安宁,绝无逆反之意。
之后贫道离开家乡通过武举时任阵前兵马校尉时,经历过大大小小数百次战役,哪怕敌众我寡也未退一步。
因着某些原因贫道辞官后,所有钱财均是贫道部下和以前邻里筹得。皆因为他们信任贫道,才交于贫道,为的是未雨绸缪,近几年时局不稳,万一再起战争,那些钱财和兵刃可供给前线兄弟。
但纵使如此,贫道也万万没有谋逆之心啊!
贫道前年搬出活死人墓,所有一切财物尽皆留在了活死人墓中。贫道分文未用。陛下自可派人去取。若陛下觉得贫道有罪,所有罪责贫道一人承担,贫道甘愿赴死,只望陛下勿要迁怒于那活死人墓中的住客。”
赵霁听着王重阳的叙述。渐渐就明白王重阳为啥会突然给他跪了。
青年时私自拥兵。
退伍后又筹集大量钱款购置兵器?这不是谋反这是个啥?
大宋重文轻武,说白了就是因为老赵家兵卒起家,实在是害怕了手下的将军们走老赵的老路。所以对于武将的压制是特别大的。刑罚罚起来也很严重。
以上这些罪名,若是真坐实了,按大宋律,王重阳活不了。那些钱全充公不说,恰好住在活死人墓里守着那一堆钱的林朝英也得被抓起来,最轻判个琼面发配。
赵霁看王重阳凝重的表情和决然的眼神。怎么看不出他已经做好了坦然面对死亡的准备?
好奇地拖着下巴:“你当过阵前兵马校尉。年少轻狂私自集结小队可以说是年少轻狂,但当过兵后,既知筹钱屯兵器是杀头死罪,为何还要做?”
王重阳双膝跪地,但脊梁绷得笔直,答出的话字字铿锵:“贫道驻守边疆时,年年军费经过层层盘剥,到了低层士卒手中已所剩无几。七年前燕云失陷,其中确有我方战备不利,但我大宋又何止输在战略?最后那战,贫道和诸位弟兄在临城死守整整七日,后方只送来一车搀着石子的稻米作为军粮!
那战我们输了,临城全面失守。整个驻守临城的兵卒活下来的不足十人。贫道被人救起,醒后去追问上峰此事却被处了军法。再然后,等战事休了,贫道就辞了官衔回乡。
这些年贫道囤积钱财,只为倘若我大宋再起大战,在前线的兄弟们最起码可以吃顿饱饭。可以不用那些木棍都能敲断的兵刃。”
赵霁手指敲着膝盖,面无表情:“大胆!王重阳,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些什么吗?你不怕朕现在就杀了你?”
王重阳豁达地坦然一笑:“贫道没有谋反之心,所作所为亦无愧于天。若陛下降罪,贫道愿以死明志。”
赵霁:“诬陷朝廷命官,构陷朝廷,囤积钱财购置兵器,私自拥兵。你说你没有谋逆之心?”
王重阳道:“贫道既然敢说,自然没有‘构陷’一说。守边的军费到底何如,贫道相信陛下英明自能够查明真相。”
赵霁板着脸追问:“朕听说你武功高强?既然已经做了这么多大逆不道的事情,甚至连面圣都能毫不慌张。那为何不跑?想来若你哪怕跑了,朕这整个皇宫都没有一人拦得住你。你自可逃出皇宫远离开封,回去携带钱财逃往其他国家。或者干脆隐姓埋名继续逍遥。”
王重阳摇头:“贫道自知所做之事皆是大逆不道。但贫道实在是不忍临城之事再次上演。故而囤积了钱财。现如今陛下已全然知晓,若贫道逃了,那自愿给贫道钱财的往日下属,村民,住在活死人墓的友人都会受到牵连。一人做事一人当。”
死战不退,却被自己人在背后捅刀子的经历让王重阳不怎么会死守法度,甚至选择了在违法的边缘左右横跳。
但他终归是宋人。一腔爱国的热血并没有因为那次的失望而被浇灭。
这两种情绪埋在他的心里,造就了现在这个满是矛盾的全真道士。
他能坦然地违法,甚至自己家后院埋了那么多兵器的情况下都能毫无负担地来面圣。
但你说他视法度为无物吧。事发之后,在完全能跑的情况下他却选择留下赴死。
王重阳这人看似矛盾却其实他的为人处世都有着自己的标准和原则。说白了,他爱的是大宋而不是宋朝。他热爱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以说,活在大宋这片天空下的人们俱是他的软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