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于王皇后那,内心抗拒的赵霁是能躲就躲,生怕王皇后发现他是个冒牌货。结果躲着躲着,也这么给自己躲出事来了。
  对于后宫发生的事毫不知情的赵霁晚上看了半宿怜花宝鉴,又练了会儿武功,最后坐在床上盘腿修炼内力。
  等天亮,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琢磨着怎么招个道士进宫。
  他觉得他每日在后宫转悠的日子差不多也该结束了。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找个道士进来,塑造一下他沉迷道法的人设。好正大光明地不去后宫。
  等他在各种水银朱砂里面泡的‘神功大成’了之后,就加深修仙人设,顺便遣散一下后宫,把后宫不想守活寡的那群女人送出宫去,给她们一笔钱叫她们再换个身份改嫁。
  第44章
  不出赵霁所料, 第二天专属内阁的小会变成了新皇批判大会。
  宰相和宰辅二府四个老头缩在后面遥控指挥,几个一品老头在前面冲锋陷阵跟赵霁讨价还价。
  赵霁的罪己诏也果然如他预料中那般没什么软用。除了应对天狗食日时候的英明神武给他加了点分,其他地方都被批得一无是处。赵霁被几个逼逼机围着逼逼了一早上,被迫签订了许许多多的‘丧权辱皇’条约。
  条约一:赵霁必须在择定吉日率群臣主持祭天。祭天的地点在皇城外的小山上, 赵霁必须徒步爬山以示诚意。虽然爬楼梯很累, 但赵霁咬咬牙表示——没关系, 朕有有诚意,朕爬!
  条约二:减少文官月考次数,由半月考改为一月半一考。出这主意的老头梗着脖子非说是因为考试频繁,致使官员处理事务时间减少,效率降低。如此以往将民不聊生。赵霁就没弄明白这个十万八千里转折的‘所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赵霁没懂,其他人却看起来懂了的样子嗯嗯啊啊地附和着有道理。
  赵霁只能讨价还价, 以让礼部工部和考试院联合给武将出题,并且一周内准备好这第一次的武将考核,且劝说武将同意参加考试为交换,允许了减少考试频率的提议。
  条约三:下诏纳谏。
  纵使平时的时候,那群言官也没闲着。赵霁一旦下诏纳谏了,这就相当于给了言官们一把尚方宝剑。赵霁甚至能够想象的到将来的日子里雪花一样飞进皇宫落在他书桌上的各种谏言折子。
  言官队伍干啥啥不行,告状第一名。放在现代, 那就是一群群老师的贴心小棉袄, 一群群无所事事的告状精。
  赵霁以前端王的时候,言官们告他状的折子一天三顿饭地往他哥书桌上递。等他一开这个纳谏口子, 小告状精和老告状精们相当于找到新的宣泄口肆意告状。
  但就算赵霁再不愿意也没辙, 前脚向太后刚放权,后脚就天狗食日了。他只能用这些条约来证明他不是个瘟神。
  三条条约,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就这么定了。
  明日的大朝会上赵霁就得下旨宣布。
  好不容易熬到小会散场,赵霁趁没人注意到他, 往皇椅上一出溜葛优瘫。没等多休息几秒呢,小太监来报,说是宋慈被带到了。
  这么快!!
  赵霁连忙坐正,嘱咐小同子把宋慈带进来的同时,交代另外一个小太监要他快去传召诸葛正我入宫。
  洛阳到开封,直线距离193公里,中间隔着个巨大山脉。传令官带着文文弱弱的宋慈宋大人,在跑死了两匹马后,奇迹般地,竟然在一天之内回了开封。
  就是苦了宋慈。
  接了个圣旨就即刻上路,一路上风尘仆仆不说,甚至是连夜赶路连眼睛都没有合一下。
  也是小同子的传令有误,他没搞懂怎么能‘快马加鞭以最快的速度把人带来’的情况下兼具‘好好照顾宋大人’。于是原话给了传令官。
  传令官扣头想了半晌,觉得既然快马加鞭在前面,那肯定是时间上要紧些。
  于是随身携带了七八个棉花垫子出发了。
  宋慈骑着垫在马鞍上的七八个棉花垫子日夜兼程来到开封。大腿内侧托了棉花垫子的福没有磨破,但也是因为棉花垫子的存在,搞得宋慈下地之后觉得□□怪怪地,走起路都不由自主开始罗圈腿。
  赵霁召了宋慈进来之后,看到文化瑰宝宋大人不止罗圈腿,黑眼圈,一脸疲态和狼狈,干净的下巴上还露出一小撮胡子茬。连忙让人准备了椅子,好方便宋慈在诸葛正我进宫之前先稍微休息一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