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3)
太后就是喜欢他,加上她也迫切想要树个典型。
毕竟只有对优秀的人嘉奖越盛,才更能有理由对那些不中用,把自己考‘哈卖皮’了的官员惩罚更严苛。
端坐在垂帘后面,语气中的欣喜慈爱稍稍收敛,语速极慢却正式地道“李探花字俊秀,人更英气,此次官员考核又变现突出,该当嘉奖。”
赵霁听太后的意思知道是时候展现自己真正的技术了。脑子里翻了一遍开封的官员,装模作样应和:“是当嘉奖,朕听说李探花不止文采卓越,武艺也非凡,民间也有李家一门三父子的佳话,不若擢升集英殿修撰,母后看何如?”
向太后:“恩,从五品,也不算辱没了小李探花的文名。”
赵霁拍板:“那儿臣这就差人拟旨。”
把最帅的赏了之后,其他优秀者也挨个拟旨给与了跟他本身成绩齐名的嘉奖。
许是第一次的缘故,向太后偷偷的作弊行为倒真的没有过分,向氏入选嘉奖的只有两人,而且这两人均都是平日里有些真才实学的。这样一份名单放出来,最起码明面上拥有着绝对的公正性。
奖完了,接下来就该磨刀霍霍琢磨一下该怎么罚了。
开封正七品以下的官员比芝麻都多。一个小小的民间集市都恨不得设上个把官员盯着。
而正七品之下,从从七品至从九品,正是没有真才实学混日子的荫官们的重灾区。
这些韭菜,就算是小小地割去一茬,世家也大多懒得动弹懒得管。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美妙的结局——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小官都是水货。
赵霁和章惇暗戳戳亮出了爪子,举起了磨了快一个多月的镰刀。
咔嚓一声之后,开封内一百多份不合格者的试题以及他们的名字被呈了上来。
古代人有些就已经有了‘即使我不会,我也要写满试卷装作我会的样子,或许考官就会给我辛苦分了呢’的想法。
正确答案只有一种,可错误答案却各有各的精彩。
有的试卷放眼望去满眼都是棍刑。
问大宋律偷窃该何如?答曰棍刑
问大宋律杀人该何如?答曰棍刑
有的试卷满眼凌迟。
向太后年纪大了开始花眼,本来就不太爱看字,翻了几下这些试卷,差点被气得心梗病犯了。
谁也没想到大宋境内,九品和从九品的官员之中,白痴的数量竟然如此巨大!
向太后心梗之后,把镰刀交到了赵霁手里。顺水推舟接过镰刀,顶着向太后的名头,放心地抡起镰刀勤勤恳恳地割韭菜。
大部分韭菜不是捐官就是荫官,就算停了他们的俸禄,他们也有的是办法继续出门搜刮民脂民膏。或者换句话说,支撑这些人生活的,从来就不是他们的俸禄,而是他们的‘外快’
赵霁韭菜割得毫不手软,制定了一套直接掐断他们‘外快’的路径。这些不合格者,不止停薪罚奉,还停职,最后还要在皇城外直接张贴皇榜,所有倒数官员统统上榜,这皇榜一贴,和光天化日拉出来游街几乎无异。不合格的人不止丢钱,还丢人。
那些停职的人,职位还是他的,但是就是暂时不让上班了。等什么时候他把大宋律都背熟了,考核合格了再上班。在停职期间,敢出来继续‘工作’的,一律按照大宋律中‘冒充朝廷命官’论处。
考不及格就停职,一直考不及格就一直停职。这些学渣们,要不就受不了这种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辞官,要么就发愤图强去被大宋律。
人犯法是因为不知道律法有多严苛。当这些人把大宋律背得倒背如流,就算身后有后台撑腰,犯法之前也会掂量掂量自己背的那些大宋律。
小朝会很快就散了,割韭菜割得十分舒爽的赵霁甩着手溜溜达达往出走。 ↑返回顶部↑
毕竟只有对优秀的人嘉奖越盛,才更能有理由对那些不中用,把自己考‘哈卖皮’了的官员惩罚更严苛。
端坐在垂帘后面,语气中的欣喜慈爱稍稍收敛,语速极慢却正式地道“李探花字俊秀,人更英气,此次官员考核又变现突出,该当嘉奖。”
赵霁听太后的意思知道是时候展现自己真正的技术了。脑子里翻了一遍开封的官员,装模作样应和:“是当嘉奖,朕听说李探花不止文采卓越,武艺也非凡,民间也有李家一门三父子的佳话,不若擢升集英殿修撰,母后看何如?”
向太后:“恩,从五品,也不算辱没了小李探花的文名。”
赵霁拍板:“那儿臣这就差人拟旨。”
把最帅的赏了之后,其他优秀者也挨个拟旨给与了跟他本身成绩齐名的嘉奖。
许是第一次的缘故,向太后偷偷的作弊行为倒真的没有过分,向氏入选嘉奖的只有两人,而且这两人均都是平日里有些真才实学的。这样一份名单放出来,最起码明面上拥有着绝对的公正性。
奖完了,接下来就该磨刀霍霍琢磨一下该怎么罚了。
开封正七品以下的官员比芝麻都多。一个小小的民间集市都恨不得设上个把官员盯着。
而正七品之下,从从七品至从九品,正是没有真才实学混日子的荫官们的重灾区。
这些韭菜,就算是小小地割去一茬,世家也大多懒得动弹懒得管。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美妙的结局——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小官都是水货。
赵霁和章惇暗戳戳亮出了爪子,举起了磨了快一个多月的镰刀。
咔嚓一声之后,开封内一百多份不合格者的试题以及他们的名字被呈了上来。
古代人有些就已经有了‘即使我不会,我也要写满试卷装作我会的样子,或许考官就会给我辛苦分了呢’的想法。
正确答案只有一种,可错误答案却各有各的精彩。
有的试卷放眼望去满眼都是棍刑。
问大宋律偷窃该何如?答曰棍刑
问大宋律杀人该何如?答曰棍刑
有的试卷满眼凌迟。
向太后年纪大了开始花眼,本来就不太爱看字,翻了几下这些试卷,差点被气得心梗病犯了。
谁也没想到大宋境内,九品和从九品的官员之中,白痴的数量竟然如此巨大!
向太后心梗之后,把镰刀交到了赵霁手里。顺水推舟接过镰刀,顶着向太后的名头,放心地抡起镰刀勤勤恳恳地割韭菜。
大部分韭菜不是捐官就是荫官,就算停了他们的俸禄,他们也有的是办法继续出门搜刮民脂民膏。或者换句话说,支撑这些人生活的,从来就不是他们的俸禄,而是他们的‘外快’
赵霁韭菜割得毫不手软,制定了一套直接掐断他们‘外快’的路径。这些不合格者,不止停薪罚奉,还停职,最后还要在皇城外直接张贴皇榜,所有倒数官员统统上榜,这皇榜一贴,和光天化日拉出来游街几乎无异。不合格的人不止丢钱,还丢人。
那些停职的人,职位还是他的,但是就是暂时不让上班了。等什么时候他把大宋律都背熟了,考核合格了再上班。在停职期间,敢出来继续‘工作’的,一律按照大宋律中‘冒充朝廷命官’论处。
考不及格就停职,一直考不及格就一直停职。这些学渣们,要不就受不了这种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辞官,要么就发愤图强去被大宋律。
人犯法是因为不知道律法有多严苛。当这些人把大宋律背得倒背如流,就算身后有后台撑腰,犯法之前也会掂量掂量自己背的那些大宋律。
小朝会很快就散了,割韭菜割得十分舒爽的赵霁甩着手溜溜达达往出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