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2)
他也不再跟赵安闲扯,“我已经派人去找了烧窑的张家和王家他们两家的库存加起来也不够八百个花盆。就算重新开窑,起码也要五天才能烧好。”
赵安皱眉问道,“去隔壁县城或者府城买,需要几天时间。”
冯少平却摇头说,“我们常溪县北城的张家和王家就是整个州府烧陶窑最多的两户人家了,其他的比如府窑只烧名贵的瓷器,各村镇里的土窑也都只是在烧些下等的砖瓦。”
“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赵安虽然在询问,其实也在思考,要不要干脆自己弄一个简陋的窑炉来烧些花盆,毕竟只是陶器并不需要太高的工艺。
然而冯少平却笑着说,“只是要等五天时间而已,你何必着急,我爹能够伺候好徐公公,让他乐不思蜀的。”
“啊~”赵安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在看冯少平脸上无奈的表情,这才发现好像从始至终他一直都没有着急过。他突然发现古代人的时间观念,跟他的时间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就算是国家最紧急的战报在路上耽搁十天半个月,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移植以草莓苗需要耽误五天的时间,好像也并不算什么,才怪呢。
赵安回家之后死活睡不着觉,迷迷糊糊的睡了两个小时,天还没亮就从床上爬了起来。然后跑去刘浣家里把他叫起来说,“你觉不觉得这次咱们要给卖花盆的,付几百两银子很不划算。”
刘浣深以为然的点头,虽然这一次草莓苗能变成贡品,让全村人大发一笔横财,也让一直关注着这件事情的刘浣喜不自胜,可是回家之后想到要给卖花盆的付几百两银子,他也觉得很肉疼。
于是赵安拍着刘浣的肩膀说,“要不然咱们村自己来开窑吧。”
然而赵安这一巴掌好像就把刘浣给拍醒了,他有些迟疑的说,“可是我们村根本没人会烧窑,必须去外面请师傅,每年光是工钱都需要大几十两银子,何况刚开始砌窑的时候需要花的钱。就算每年都需要烧花盆,好像也不合算。”
赵安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说,“不用担心,我会烧窑。”
好吧,他也只是会一些理论上的知识而已。这些知识有些来源于小说,更多的是来源于您去复苏时代以前的一些纪录片,在缺乏娱乐的时代,就连那些讲述手工艺的纪录片都会被人翻来覆去的观看。
在穿越小说里面主角最爱干的三件事情,大概就是烧水泥,烧玻璃和烧做肥皂了。而他仅仅是想要烧一些陶器做的花盆而已,根本不算难题,因为他以前看过的一部关于长窑的纪录片,这种依山而建又被称作龙窑的窑炉,最高烧结温度可以达到一千三度,用来烧制瓷器都不成问题,利用烟道的温度可以一次性烧出上万件的陶瓷制品。 ↑返回顶部↑
赵安皱眉问道,“去隔壁县城或者府城买,需要几天时间。”
冯少平却摇头说,“我们常溪县北城的张家和王家就是整个州府烧陶窑最多的两户人家了,其他的比如府窑只烧名贵的瓷器,各村镇里的土窑也都只是在烧些下等的砖瓦。”
“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赵安虽然在询问,其实也在思考,要不要干脆自己弄一个简陋的窑炉来烧些花盆,毕竟只是陶器并不需要太高的工艺。
然而冯少平却笑着说,“只是要等五天时间而已,你何必着急,我爹能够伺候好徐公公,让他乐不思蜀的。”
“啊~”赵安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在看冯少平脸上无奈的表情,这才发现好像从始至终他一直都没有着急过。他突然发现古代人的时间观念,跟他的时间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就算是国家最紧急的战报在路上耽搁十天半个月,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移植以草莓苗需要耽误五天的时间,好像也并不算什么,才怪呢。
赵安回家之后死活睡不着觉,迷迷糊糊的睡了两个小时,天还没亮就从床上爬了起来。然后跑去刘浣家里把他叫起来说,“你觉不觉得这次咱们要给卖花盆的,付几百两银子很不划算。”
刘浣深以为然的点头,虽然这一次草莓苗能变成贡品,让全村人大发一笔横财,也让一直关注着这件事情的刘浣喜不自胜,可是回家之后想到要给卖花盆的付几百两银子,他也觉得很肉疼。
于是赵安拍着刘浣的肩膀说,“要不然咱们村自己来开窑吧。”
然而赵安这一巴掌好像就把刘浣给拍醒了,他有些迟疑的说,“可是我们村根本没人会烧窑,必须去外面请师傅,每年光是工钱都需要大几十两银子,何况刚开始砌窑的时候需要花的钱。就算每年都需要烧花盆,好像也不合算。”
赵安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说,“不用担心,我会烧窑。”
好吧,他也只是会一些理论上的知识而已。这些知识有些来源于小说,更多的是来源于您去复苏时代以前的一些纪录片,在缺乏娱乐的时代,就连那些讲述手工艺的纪录片都会被人翻来覆去的观看。
在穿越小说里面主角最爱干的三件事情,大概就是烧水泥,烧玻璃和烧做肥皂了。而他仅仅是想要烧一些陶器做的花盆而已,根本不算难题,因为他以前看过的一部关于长窑的纪录片,这种依山而建又被称作龙窑的窑炉,最高烧结温度可以达到一千三度,用来烧制瓷器都不成问题,利用烟道的温度可以一次性烧出上万件的陶瓷制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