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唯一的遗憾是没看到有辣椒,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做点卤肉来吃,他记得看过的许多小说里都有做卤肉的情节,虽然这个世界早就有了卤肉这样的东西,他靠这种手艺也不可能像小说里记载的那样去发财,可是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却是足够了。
  所有的东西加起来需要一百零二文,老板笑眯眯的说,“给你抹了一个零头,给我一百文就行了。”
  赵安爽快的拿出一吊钱给了杂货铺的老板,琴童却很心痛,“那两个装酱油和醋的小陶罐做工那么粗糙,肯定是土窑里出来的根本花不了多少钱,那老板竟然也给算了五文钱,就算最后抹零了,也是我们吃亏。”
  赵安只跟杂货铺的老板笑了笑,就拉着琴童走出了店铺,这才对翘着嘴巴生气的琴童说,“我们去买肉来做卤肉吧,想想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卤得又软又香。”
  琴童以前在丞相府的时候也吃过卤肉,而且还是牛肉羊肉这样上档次的肉类,可是最近都没吃上好东西,听到油汪汪的五花肉就忍不住流口水,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少爷我们快去买肉吧。”说完便奔向了肉摊。
  之前他们在城里闲逛的时候,早就已经瞅准了卖肉的地方。琴童背着许多东西,竟也跑得飞快,等到赵安追上去的时候,他早就在肉摊边上望着那几块油汪汪的肥肉不眨眼了。
  赵安过去问了价格之后,就知道这个时代果然还是肥肉的价格比较贵。
  猪板油最贵需要二十五文钱一斤,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便宜点也要二十三文一斤,纯瘦肉却只需要十八文。骨头的价格也比较便宜,除了味道很好的排骨同样需要十八文之外,筒骨五文钱就能买上一整根,只是上面的肉剔得很干净。
  这个时代的柴火也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就算是乡下也不能随意的炖煮东西,所以筒骨这种东西,就算乡下人买回去炖汤也觉得太麻烦,城里人烧的柴火又需要花钱买,所以即便筒骨价格最便宜,也不怎么卖得出去,当肉摊老板听说赵安要买两根筒骨之后,干脆还送了他一根。
  赵安也很领情,他不仅买了那三根筒骨,让老板劈开外,又一口气买了两斤板油,两斤五花肉,一百多文又花了出去,最后就只剩下不到四十文。
  即便还有许多想买的东西,赵安也只能打住了,因为这些钱还要带回去买粮食来吃,乡下的粮食比城里稍微便宜一点,这些钱能买到二十多斤大米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他出城以后还是在城门边上找到了赵家村拉人出来赶集的牛车,给了车夫两文钱,带着琴童一起坐车回去的。
  这辆牛车上除了他们主仆二人之外,还有几个刘姓的村民,他们看到赵安都是一种非常感兴趣,又很害怕他的古怪表情。
  他这段时间最多也就在房前屋后走走,对于这些村民也不怎么熟悉,认识这辆牛车,还是因为早上跟琴童一起上城来的时候,刚好在村口见到他们的原因。那时候赵安就想要搭车了,可是车夫却说车上村民拉到城里面去卖的东西太多,根本拉不下人了,让他回去的时候再搭车,到时候村民们大多把东西卖了,哪怕要买一点东西也不会带太多,所以答应他们回城的时候可以坐车。
  那些即便上城也不得不穿着打补丁衣服的村民,不敢跟光鲜漂亮的赵安说话,可是他们对琴童却有些熟悉,其中有个精神气很足的小伙子等到牛车走起来之后,就开始跟琴童说话。
  那小伙子先是跟琴童两个讨论那里的柴比较好打,那里的猪草比较旺盛。虽然琴童并不负责打猪草,但是他依旧跟人讨论的十分认真,还跟人讲了自己观察出来的几个草多的好地方。
  等到气氛热络起来之后,那人又问他昨天是不是到山上去了,问他山上现在有没有蘑菇,琴童都跟他说了,还说到昨天抓到鱼的事情,只是草莓的事情他一口也没提。
  村民们其实对山上的野味都很感兴趣,可是他们更在乎自己家里的田地收成,因为上山之后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需要吃掉更多的东西补充营养,村里除了几个专业的猎户之外,其他村民都不怎么上山的。
  除了有专业打猎手艺的人,大部分人上山之后的收获根本抵消不了消耗。所以他们只会在秋收之后的空闲时间,才会大规模的人组织上山去采摘一些蘑菇和松子之类的东西山货,当做是秋收之后另类的补充收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