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3 / 4)
殿内。
太子由公公引着进入,屋内一片寂静,宫人们都谨慎地控制着脚步声以及动作,静得几乎只剩下呼吸声。
太子候在一旁,恭敬等待,直到圣上放下手中批阅折子用的朱笔,翻开了下一份奏折。
“柔然和亲一事,你怎么看?”
太子微微抬头,宫人们早已屏退出去。
圣上的目光并没有从奏折上挪开,突然的问题也像是临时起意的一问。
但是,天子的问题,从来就没有随意一说。
“赏花宴当日,嘉懿公主当众晕倒,经太医诊断乃是有孕,虽然当时母后当时已经屏退了左右,并严令不得有半分泄露,但是当日人多眼杂,更何况当日百里南也在场,只怕对于此事已经有了猜测。”
太子继续道,“依儿臣之见,柔然和亲应当另择人选。”
圣上不置可否,示意太子继续。
“但是嘉懿公主私自与人越礼乃是事实,尤其是在柔然人尚在盛京,堂堂公主出了这样的丑事,无疑是在柔然人面前给盛京抹黑,若不严惩,盛京王公贵族甚至是父皇还有何颜面面对天下百姓,面对柔然。”
太子顿了顿又道,“嘉懿公主因为有了身孕而不用去往柔然和亲,这样一来,是不是也就相当于,往后抗拒和亲的公主也都可以效仿一二呢!”
圣上眯了眯眸子,神色中看不出喜怒,语气却是冷漠而又森然,“既然身为盛京的公主,就要承担起为了盛京去和亲的责任,嘉懿既然不愿去和亲,那么这个公主也就没有必要做了。”
此言一出。
太子与圣上身边伺候着的李公公俱是一怔。
太子微微抬头,面前的圣上面容冷酷,神态冷漠。
多年前,他闯入这间屋子,替他的老师,也就是被人栽赃陷害的卢太傅求情的时候,那时候的圣上,便是这样的神态,看着他,就像是看着一个毫不相关的人。
他当时跪在地上仰着头,看着他最为尊敬亲近的父皇,面容冰冷地训斥他,不配做盛京的太子,不配做他的儿子。
只不过那个时候,是他受罚,今日,是嘉懿即将受罚。
帝王心到底寒凉。
宫墙之内,向来没有温情。
嘉懿公主自食恶果,太子本乐见其成,但现在,心底不免有些感慨。
“那依你之见,柔然和亲可有合适人选?”
手中的折子被丢在一旁,赤红的朱笔也被放在搁架上,圣上侧头,目光锐利地看过来。
盛京只有三位公主。
皇后嫡女,也就是他的亲皇妹昭平公主,早早就被嫁去西凉了。
现在嘉懿不能嫁去柔然,那便只剩下了宁嫔的女儿安阳公主。
太子想起了那个有些胆小=的小姑娘,每次远远看到他,都会害羞地喊上一声太子哥哥。
太子难得地有些于心不忍,但是柔然和亲势必要有人去,不是嘉懿,便只能是她了。
太子知道圣上在明知故问,“安阳公主虽然年岁小,但已是最合适的人选。” ↑返回顶部↑
太子由公公引着进入,屋内一片寂静,宫人们都谨慎地控制着脚步声以及动作,静得几乎只剩下呼吸声。
太子候在一旁,恭敬等待,直到圣上放下手中批阅折子用的朱笔,翻开了下一份奏折。
“柔然和亲一事,你怎么看?”
太子微微抬头,宫人们早已屏退出去。
圣上的目光并没有从奏折上挪开,突然的问题也像是临时起意的一问。
但是,天子的问题,从来就没有随意一说。
“赏花宴当日,嘉懿公主当众晕倒,经太医诊断乃是有孕,虽然当时母后当时已经屏退了左右,并严令不得有半分泄露,但是当日人多眼杂,更何况当日百里南也在场,只怕对于此事已经有了猜测。”
太子继续道,“依儿臣之见,柔然和亲应当另择人选。”
圣上不置可否,示意太子继续。
“但是嘉懿公主私自与人越礼乃是事实,尤其是在柔然人尚在盛京,堂堂公主出了这样的丑事,无疑是在柔然人面前给盛京抹黑,若不严惩,盛京王公贵族甚至是父皇还有何颜面面对天下百姓,面对柔然。”
太子顿了顿又道,“嘉懿公主因为有了身孕而不用去往柔然和亲,这样一来,是不是也就相当于,往后抗拒和亲的公主也都可以效仿一二呢!”
圣上眯了眯眸子,神色中看不出喜怒,语气却是冷漠而又森然,“既然身为盛京的公主,就要承担起为了盛京去和亲的责任,嘉懿既然不愿去和亲,那么这个公主也就没有必要做了。”
此言一出。
太子与圣上身边伺候着的李公公俱是一怔。
太子微微抬头,面前的圣上面容冷酷,神态冷漠。
多年前,他闯入这间屋子,替他的老师,也就是被人栽赃陷害的卢太傅求情的时候,那时候的圣上,便是这样的神态,看着他,就像是看着一个毫不相关的人。
他当时跪在地上仰着头,看着他最为尊敬亲近的父皇,面容冰冷地训斥他,不配做盛京的太子,不配做他的儿子。
只不过那个时候,是他受罚,今日,是嘉懿即将受罚。
帝王心到底寒凉。
宫墙之内,向来没有温情。
嘉懿公主自食恶果,太子本乐见其成,但现在,心底不免有些感慨。
“那依你之见,柔然和亲可有合适人选?”
手中的折子被丢在一旁,赤红的朱笔也被放在搁架上,圣上侧头,目光锐利地看过来。
盛京只有三位公主。
皇后嫡女,也就是他的亲皇妹昭平公主,早早就被嫁去西凉了。
现在嘉懿不能嫁去柔然,那便只剩下了宁嫔的女儿安阳公主。
太子想起了那个有些胆小=的小姑娘,每次远远看到他,都会害羞地喊上一声太子哥哥。
太子难得地有些于心不忍,但是柔然和亲势必要有人去,不是嘉懿,便只能是她了。
太子知道圣上在明知故问,“安阳公主虽然年岁小,但已是最合适的人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