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行人果真如老夫人所言,顺风顺水,仅七日便抵达京郊的运河。可就在运河处,连日暴雨使水势湍急异常,船夫凭经验决定立即靠岸。
  虽说船夫早已防备,怎奈一阵狂风夹着急雨突袭而来,原本已接近码头的船只猛然摇晃颠簸,使得船夫无法将缆绳抛出。
  此时,定国公世子梁景成正奉命在码头查验由船运至此的军械,待查验无误后,军械便会改走陆路送往边关。
  见眼前风雨交加,再不帮忙,此船便有倾覆的可能。于是梁景成立即命人备好长钩,让船夫尝试再次抛出缆绳。众人合力之下,船只终于稳住,缓缓靠岸。
  风雨愈加猛烈,不容再等,他当即命人放下跳板,将船中人逐一救出。
  “此路水势已乱,不可再行船。”
  梁景成的声音冷峻低沉,让人不容置疑。
  账房先生抱拳代众人谢过后,礼貌打听恩公姓名。却见梁景成大手一挥,没有作答。
  帐房先生也是见惯世面的人,心道必是哪家达官贵人,不愿透露身份。于是再次叩谢后,便转身请示章韵竹是否改走陆路。
  “听先生的。”章韵竹没有异议,方才的惊险仍未散去,娇弱的声音尚带着一丝颤抖。原本准备收兵回营的梁景成,闻声不觉循声望去,只见雨幕之中,一道纤影静立,被雨水打湿的面容好似雨中梨花,在此刻显得清冷而脆弱,与家中娇蛮任性的妹妹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知怎的,他竟管起了这闲事:“此处不宜久留。我军中有马车入京,可护送你们改道陆路。”
  随即,他一声令下,亲卫迅速安排车辆,将章韵竹一行护送往京城。
  第44章 返京
  那边厢,巡查北部粮仓的顾陵川在途中也遭遇了罕见的大雨。可临回京时,暴雨却奇迹般地停了。同行的同僚长舒一口气 ,认为这是个好预兆,笑道 :“鄙人还担忧会否有山石塌方影响归路,万幸,万幸。”
  顾陵川却并未如他们般如释重负。
  他想起数日前,路经一片农田,雨势大的连前路都看不清,可田埂上,竟立着一道佝偻的身影。
  此时离春播还有一段时日,他颇感蹊跷,于是翻身下马,冒雨上前。
  待走近一看,是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农。
  见有人上前,老农仿佛找到倾诉之人,忍不住抱怨起来:“这雨来得邪性,不该下的时候下了这么多,该下的时候怕是就没了!”
  老农的话引起顾陵川的警觉,他向老农请教道:“老人家,依您之见,春日多雨反倒不妥?”
  老农一听,脾气就上来了,哼了一声道:“一看你就没种过地!春日是多雨没错,可你看看,如今雨水多的把我的地都泡了。”
  顾陵川顺着老人家指的方向望去,哪里还有田地的影子,眼前只剩一片汪洋,农田尽数被雨水淹没。
  “种了几十年庄稼,我头一回见这般古怪,怕是灾年要来喽!”
  只见老农,摇头叹气,嘴里还止不住地嘟囔。
  回程的天气与来时完全是两重天,顾陵川与同僚一行顶着烈日,快马加鞭。若不是路上处处可见被日头晒裂的泥块,谁又能想到,前些日子竟是暴雨如注?
  有惊无险抵达京郊地界,原本担心会遭遇塌方的众人终是松了口气。待通过那座架在运河上的官道桥梁后,不出一日便能抵京。众人商议后,决定不作停留,一鼓作气赶路。可谁曾想,前方早已滞留了一批旅人和商队。再近前一看,方知桥基尚稳,可桥面已然坍塌,无法通行。
  正当他们商议从哪儿绕道而行时,一阵马蹄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领头的是定国公世子梁景成,他携着一众部下,运送木梁而来。滞留的人们看到有官兵前来抢险,欢呼声四起。
  梁景成策马穿过人群,忽见顾陵川等人,便挥手示意手下先行,自己则翻身下马,与众人见礼。
  “怀远。”他抱拳,笑意盎然,仿若老友久别重逢:“听闻你上任后,便奉旨巡查,一直未能相见,没能亲自向你恭贺,一是身体大愈,二是升迁大喜。”
  顾陵川神色不变,仍是十分谦让,回礼道:“世子爷言重,您之前派人往府中送的贺礼,我已心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