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 / 2)
罗氏出自柳江的巨贾之家罗家。当然,这“巨贾”二字在柳江或许算得上,但放在顾家面前就显得不足挂齿了。毕竟,整个省内能与顾家匹敌的也不过一二。
作为罗家的嫡长女,罗氏的出身无可挑剔。可惜,其生母在生下她的弟弟后便撒手人寰,留下了时年七岁的她与尚在襁褓中的弟弟。之后妾室上位,又陆续给罗家添了两男一女。这样的家境若不自强,罗氏早已被人踩在脚下磋磨,更别提后来是她的努力助弟弟掌控了整个罗家生意。
在弟弟牙牙学语之时,她便展露出精明的商业头脑。父亲十分信任她,从她十三岁起便将大部分账目交由她打理。直到弟弟羽翼丰满,她才放手并答应出嫁。
正因为此,她出阁时已满二十,远近能择选的富贵人家的嫡子已然不多。一番精明算计过后,她嫁给了顾家庶子,三房三老爷。
自嫁进三房后,她迅速摸清了三房与其他两房的关系。三房老太爷早逝,老夫人无所出,因此只有两个妾生的亲兄弟顾三与顾四。在她进门没多久,三老夫人也走了。以罗氏的精明能干,很快便掌控了三房的中馈,连顾四及其之后娶进门的夫人也唯她马首是瞻。
尽管三房现状不佳,但罗氏自幼的经历让她懂得,这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算计得当,就没什么不能到手。她有这个自信将手中的一副烂牌打成一手好牌。
这一顿怒抽,持续了十余下,直到气消了一些,她才停下来,叉着腰喘气。
顾陵泊早就摸清了母亲刀子嘴豆腐心的性子,一声不吭地挨抽,见母亲打不动了,便立马起身给她搬了张椅子,让她消气。
罗氏果真对他这一举动十分受用,她坐了下来,将手上的鸡毛掸子扔在一旁,用手指着复又跪在地上的儿子,训道:“不会读书也就算了,家里又不是非得靠功名过活,你善交际,本就是天生打理产业的料儿。如今二房气数已尽,这些大大小小生意迟早都是你的!”
她顿了顿,继续道:“从今日起,你给我打起精神,跟着你父亲和四叔把家里的产业都巡一遍,做到心里有数,确保日后二房交接时,别耍什么心眼,留着一子半子不让我们知晓。”
她的亲弟弟,罗老爷,就是她这么用鸡毛掸子,一抽一抽地教出来的。在她看来,她这善于察言观色的儿子比弟弟小时候伶俐不知多少倍。她相信,不久的将来,顾家的一切都会是他的!
于是,被父亲与四叔带着到处跑了数日的顾陵泊,根本不知道,在他不在的日子里,刘野、程洛与王亭之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日,他刚跟着父亲跑完南边的田庄与桑林,才到家还没喘口气,父子两人就被母亲押着,连同四叔一家,快马加鞭地赶往二房府邸。
马车上,母亲的眼中隐隐透露着兴奋:“听闻顾大海这几日频频出门去请陈大夫,今日更是毫不掩饰,大摇大摆地骑马飞奔而去,连平日的谨慎都抛在了脑后。”
之后,她又语带讥诮地哼了一声:“平日里二房拦着不让看也就罢了,今日闹得这么大,再拦着我们,可就没道理了!不管怎么说,大家终究是一家人,真要出了事,总得让我们知晓。要是藏着掖着,连最后一面都不让人瞧,那可真是说不过去了!”
一旁的顾三老爷可没这么大的胆子,他一想起二房老夫人平日里雷厉风行的样子,心里就蔫了,于是劝道:“都不知道是什么事,你就想着是最后一面,或许只是病情加重了而已。”
罗氏最看不惯他的就是这副窝囊样儿,她瞪了他一眼,立即反驳道:“你懂什么,京城御医都治不好,才送回家的。陈大夫再神,有那御医神?二房,尤其是那老太太,嘴巴硬,不认命!” ↑返回顶部↑
作为罗家的嫡长女,罗氏的出身无可挑剔。可惜,其生母在生下她的弟弟后便撒手人寰,留下了时年七岁的她与尚在襁褓中的弟弟。之后妾室上位,又陆续给罗家添了两男一女。这样的家境若不自强,罗氏早已被人踩在脚下磋磨,更别提后来是她的努力助弟弟掌控了整个罗家生意。
在弟弟牙牙学语之时,她便展露出精明的商业头脑。父亲十分信任她,从她十三岁起便将大部分账目交由她打理。直到弟弟羽翼丰满,她才放手并答应出嫁。
正因为此,她出阁时已满二十,远近能择选的富贵人家的嫡子已然不多。一番精明算计过后,她嫁给了顾家庶子,三房三老爷。
自嫁进三房后,她迅速摸清了三房与其他两房的关系。三房老太爷早逝,老夫人无所出,因此只有两个妾生的亲兄弟顾三与顾四。在她进门没多久,三老夫人也走了。以罗氏的精明能干,很快便掌控了三房的中馈,连顾四及其之后娶进门的夫人也唯她马首是瞻。
尽管三房现状不佳,但罗氏自幼的经历让她懂得,这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算计得当,就没什么不能到手。她有这个自信将手中的一副烂牌打成一手好牌。
这一顿怒抽,持续了十余下,直到气消了一些,她才停下来,叉着腰喘气。
顾陵泊早就摸清了母亲刀子嘴豆腐心的性子,一声不吭地挨抽,见母亲打不动了,便立马起身给她搬了张椅子,让她消气。
罗氏果真对他这一举动十分受用,她坐了下来,将手上的鸡毛掸子扔在一旁,用手指着复又跪在地上的儿子,训道:“不会读书也就算了,家里又不是非得靠功名过活,你善交际,本就是天生打理产业的料儿。如今二房气数已尽,这些大大小小生意迟早都是你的!”
她顿了顿,继续道:“从今日起,你给我打起精神,跟着你父亲和四叔把家里的产业都巡一遍,做到心里有数,确保日后二房交接时,别耍什么心眼,留着一子半子不让我们知晓。”
她的亲弟弟,罗老爷,就是她这么用鸡毛掸子,一抽一抽地教出来的。在她看来,她这善于察言观色的儿子比弟弟小时候伶俐不知多少倍。她相信,不久的将来,顾家的一切都会是他的!
于是,被父亲与四叔带着到处跑了数日的顾陵泊,根本不知道,在他不在的日子里,刘野、程洛与王亭之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日,他刚跟着父亲跑完南边的田庄与桑林,才到家还没喘口气,父子两人就被母亲押着,连同四叔一家,快马加鞭地赶往二房府邸。
马车上,母亲的眼中隐隐透露着兴奋:“听闻顾大海这几日频频出门去请陈大夫,今日更是毫不掩饰,大摇大摆地骑马飞奔而去,连平日的谨慎都抛在了脑后。”
之后,她又语带讥诮地哼了一声:“平日里二房拦着不让看也就罢了,今日闹得这么大,再拦着我们,可就没道理了!不管怎么说,大家终究是一家人,真要出了事,总得让我们知晓。要是藏着掖着,连最后一面都不让人瞧,那可真是说不过去了!”
一旁的顾三老爷可没这么大的胆子,他一想起二房老夫人平日里雷厉风行的样子,心里就蔫了,于是劝道:“都不知道是什么事,你就想着是最后一面,或许只是病情加重了而已。”
罗氏最看不惯他的就是这副窝囊样儿,她瞪了他一眼,立即反驳道:“你懂什么,京城御医都治不好,才送回家的。陈大夫再神,有那御医神?二房,尤其是那老太太,嘴巴硬,不认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