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3)
春水一身素净颜色衣服低头立在门口台阶下,规规矩矩行礼,半分不见所谓的狐媚模样。
大娘子。
莫书清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这会儿见她老老实实避锋芒,也就没打算听刘妈妈的给她立规矩。
昨日顾舒枫荒唐是顾舒枫自己的选择,她不能尽数推到春水身上。
平静无波的敬茶结束后,莫书清就放春水离开。
您怎么就这么轻易放过她了。刘妈妈满脸遗憾跟可惜,瞧见莫书清换了身紫色春衫出来,随即再次打起精神,立马又道:好在您在正厅的一番话不仅维护住了咱莫家的名声,还得到了部分管家权。
您瞧,东西都送来了。刘妈妈看向院里来的人。
账本是易芸亲自带人送来的。
大娘子,这些是侯府办喜事往外支出的账目,易芸一左一右站着人,各自手中的托盘上都捧着几摞厚厚账册,这边是侯府宾客送的各种贺礼跟入库账本。
易芸双手端在身前,朝莫书清颔首福礼,账目已经全部送到,账房就在院里等您吩咐。我家姑娘说,大娘子要是有为难的地方,尽管去找她。
说罢,福礼退出去。
对方账目给的太干脆利索,顺利到让刘妈妈不敢相信。
莫不是其中有诈吧?她不懂账,只能看向莫书清,不过还好,姑娘您管家素来是把好手,这次最好能从账里反过来发现瑶姑娘的漏洞,狠狠将她一军!
刘妈妈斗志昂扬,趁此机会将管家权全部夺过来!
莫书清看了刘妈妈一眼,拿着账本随意翻看,妈妈不去边疆当元帅真是可惜了,就妈妈这雄心壮志拓展疆土的气势,我们大昭定能万朝来贺。
您怎么还打趣起我了,刘妈妈嗔看莫书清,见她露出笑意,当下也跟着笑道:妈妈我啊虽不懂这些,但妈妈知道怎么给您补身子。
她让清露在莫书清身前伺候研磨,自己去院里的小厨房看看,吩咐下人做些莫书清爱吃的饭菜。
离饭点还有些时辰,莫书清让清露研磨,自己坐在书案边翻看账本。
清露站在桌边,见莫书清没看两页就皱起眉头,不由探头扫了一眼,这密密麻麻的名字跟账目,瞧着怪费神的。亏得咱家刚迁回京城,人少事少,管家理账也没这么劳神。
倒也不是费神的事情,而是有些费解。莫书清拿了两块镇纸分别压在两个账本上,白玉似的修长手指搭在白纸黑字上,点在一处:
这里分明写了荣安伯府送了玉如意两枚,可相对应的,清点入府库的物件账册里,却没有玉如意。
啊,那东西呢?清露语气诧异,研磨动作停下来。
不止一处,莫书清又翻了两页,直接找到另一处,文国公府送了云锦十匹,同样只记在了送礼的礼单上,而入库的单子上却没有。
这意思就是,人家送了东西过来,可只记在了账上,东西不见了。但日后侯府还礼的时候,却要按送礼的礼单来还。
如果只有一处,那可能是纰漏,两处就明显有猫腻。
何况莫书清这才翻了几页就少了两样东西,往后指不定还有多少。
还真是!清露前后对比,眼睛亮亮的看向莫书清,亏得姑娘您过目不忘,不然哪里能这么快就发现猫腻。
莫书清将账房叫了过来,她坐在屋里书案前,清露站在门内,账房一个男子要避嫌只耸肩颔首站在门外回话。
大娘子刚嫁进来可能不清楚,其实往日也有这些情况,毕竟侯府人多,账房说得含蓄模糊,要是碰到趁手的需要的,各房或是大夫人那边可能就留下了。
留下了?清露诧异,这些可都是自家姑娘大婚的贺礼啊,就这么被人顺走了? ↑返回顶部↑
大娘子。
莫书清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这会儿见她老老实实避锋芒,也就没打算听刘妈妈的给她立规矩。
昨日顾舒枫荒唐是顾舒枫自己的选择,她不能尽数推到春水身上。
平静无波的敬茶结束后,莫书清就放春水离开。
您怎么就这么轻易放过她了。刘妈妈满脸遗憾跟可惜,瞧见莫书清换了身紫色春衫出来,随即再次打起精神,立马又道:好在您在正厅的一番话不仅维护住了咱莫家的名声,还得到了部分管家权。
您瞧,东西都送来了。刘妈妈看向院里来的人。
账本是易芸亲自带人送来的。
大娘子,这些是侯府办喜事往外支出的账目,易芸一左一右站着人,各自手中的托盘上都捧着几摞厚厚账册,这边是侯府宾客送的各种贺礼跟入库账本。
易芸双手端在身前,朝莫书清颔首福礼,账目已经全部送到,账房就在院里等您吩咐。我家姑娘说,大娘子要是有为难的地方,尽管去找她。
说罢,福礼退出去。
对方账目给的太干脆利索,顺利到让刘妈妈不敢相信。
莫不是其中有诈吧?她不懂账,只能看向莫书清,不过还好,姑娘您管家素来是把好手,这次最好能从账里反过来发现瑶姑娘的漏洞,狠狠将她一军!
刘妈妈斗志昂扬,趁此机会将管家权全部夺过来!
莫书清看了刘妈妈一眼,拿着账本随意翻看,妈妈不去边疆当元帅真是可惜了,就妈妈这雄心壮志拓展疆土的气势,我们大昭定能万朝来贺。
您怎么还打趣起我了,刘妈妈嗔看莫书清,见她露出笑意,当下也跟着笑道:妈妈我啊虽不懂这些,但妈妈知道怎么给您补身子。
她让清露在莫书清身前伺候研磨,自己去院里的小厨房看看,吩咐下人做些莫书清爱吃的饭菜。
离饭点还有些时辰,莫书清让清露研磨,自己坐在书案边翻看账本。
清露站在桌边,见莫书清没看两页就皱起眉头,不由探头扫了一眼,这密密麻麻的名字跟账目,瞧着怪费神的。亏得咱家刚迁回京城,人少事少,管家理账也没这么劳神。
倒也不是费神的事情,而是有些费解。莫书清拿了两块镇纸分别压在两个账本上,白玉似的修长手指搭在白纸黑字上,点在一处:
这里分明写了荣安伯府送了玉如意两枚,可相对应的,清点入府库的物件账册里,却没有玉如意。
啊,那东西呢?清露语气诧异,研磨动作停下来。
不止一处,莫书清又翻了两页,直接找到另一处,文国公府送了云锦十匹,同样只记在了送礼的礼单上,而入库的单子上却没有。
这意思就是,人家送了东西过来,可只记在了账上,东西不见了。但日后侯府还礼的时候,却要按送礼的礼单来还。
如果只有一处,那可能是纰漏,两处就明显有猫腻。
何况莫书清这才翻了几页就少了两样东西,往后指不定还有多少。
还真是!清露前后对比,眼睛亮亮的看向莫书清,亏得姑娘您过目不忘,不然哪里能这么快就发现猫腻。
莫书清将账房叫了过来,她坐在屋里书案前,清露站在门内,账房一个男子要避嫌只耸肩颔首站在门外回话。
大娘子刚嫁进来可能不清楚,其实往日也有这些情况,毕竟侯府人多,账房说得含蓄模糊,要是碰到趁手的需要的,各房或是大夫人那边可能就留下了。
留下了?清露诧异,这些可都是自家姑娘大婚的贺礼啊,就这么被人顺走了? ↑返回顶部↑